读书笔记_有效沟通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有效沟通 > 读书笔记
zhudouhaipa 有效沟通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5-22 08:05:57

读书笔记

我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小的时候我不喜欢讲话,性格内向,父母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培养锻炼,但是长大后由于工作岗位的需要,就必须大量的沟通。沟通并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也就是说,沟通不是人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出来的。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我们本来具备沟通的潜在能力,但因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原因,这种潜在能力被压抑住了。所以,如果人一生当中想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学会沟通。
很多人都以为,沟通是一种讲话的技巧,其实这样说是不对的。一个人的心态不对,他的嘴就是像弹簧一样也没有用,所以沟通的基本问题其实是心态的问题。
我们可用人体的三个器官来形象说明这三种不同的方向:
往上沟通没有胆。碰到领导没有那个胆子,这个胆就是胆识。
往下沟通没有心。这个心叫做心情,没有那个心情。
水平沟通没有肺。这个肺叫做肺腑。
下面,我们来讲讲沟通的三个方向:
(1)往上沟通。
(2)往下沟通。
(3)水平沟通。
虽然这看似是按职场来划分,但人世间的沟通用这三种划分足以。
(一)往上沟通。
1:尽量不要给上司出问答题,尽量给他选择题。
不要对领导出问答题,而应该出选择题。出问答题,领导常常是三心二意,心不在焉,这不能怪他,他太忙了!
2:任何地点
与领导沟通不一定非要在他的房间,更不是非要到会议室去。相反,在领导的房间和会议室与他沟通效果最差,因为那里气氛太严肃了。
3:一定要准备答案
没有准备好答案,只有两个后果:第一,领导会在心里说,我要你这个脓包干吗?什么答案都要我来想?第二,领导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答案,因为他的智商跟我们也差不多,他怎么会有更精彩的答案给你呢?与其让他想半天也想不出来,还不如干脆给他答案
给老板的答案最少一个以上,因为只给老板一个答案,就是“将军”,好像你非同意不可,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给老板两个以上的答案,最好是三四个。做领导的永远有一个特权,就是在下属呈交的答案里面选一个。还要注意的是,你自己在上面注明一下,我个人倾向于第二个方案,否则你又会落下一个把柄在领导手中:你当一个专业主管,当一个职业经理人,你难道没有意见、没有想法吗?
4:要主动报告
说上司不重用我们时,要扪心自问一下,你会主动地报告你的工作进度吗?
(二)往下沟通
1:多了解状况
领导经常由于职务需要,经常换职位。作为“空降兵”,自己以前并不是做这一行的,有这么个建议:多学习,多了解,多询问,多做功课。
不了解状况就发表言论会显得外行,只有了解状况后,你才可以掌握主动权。可以这样对他说:“你说呢?我现在听听你的意见。”不了解的事情你跟他说做得不好,下属就会“将你军”地反问你:“领导,如果你觉得我做得不好,那么你做给我看。”你马上就很尴尬。很多领导都说底下的人不听话,其实他不想听是因为你说不出什么。  
2:提供方法,紧盯过程。做人家的领导,就是要给人家方法。沟通就是为了要获得方法,你既然比他有经验,就把你的方法提供出来。但是人总有一种惰性,为了防止有人偷懒,方法提供出来后,还要紧盯过程。
(三)水平沟通
这里指的是没有上下级关系的部门之间的沟通。因部门和平级之间沟通经常缺乏真心,没有肺腑之言,没有服务及积极配合意识,所以水平沟通存在很多障碍,最常见的就是“踢皮球”了。
我觉得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双赢。可以这样来设想:如果你与别人沟通的时候,你对他说这东西对他很有帮助,人家会笑:对我有帮助?人不自私天诛地灭,不会吧?所以“对你有帮助”这句话最好不要讲,因为太虚假。另外有一句话也不要讲——“这个东西对你很重要。”应该说“WINWIN”,即两边都有好处。
其次主动,谦让,体谅,协作四点也不可少。
作为一个领导者,讲话要有公信力,如果讲话没有公信力,就很难想像这个话要相信呢还是不相信。所以,总经理要记住,你的话一讲出去就要有很高的可信度,如果常常讲一些很虚的东西,久而久之底下的人就没有兴趣了。其次,要学会控制情绪。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问题不在情绪本身,而是情绪本身及其表现方法是否适当。”
其三、利用反馈
如果要求别人做事情,那么你必须要让他养成一个习惯——“回报”。这个“回报”不是指报答,是回头报告的意思。凡是你要求过的事情,不管是你的下属,还是你的平行单位,把你今天要求的事情统统写到一张纸上,然后摆到你的桌上。第二天早晨上班时,如果有人没有回报的习惯,这时可将他们一一叫过来,威严地说:“以后凡事要养成好习惯。我要求的事情你不要忘记!”这可以为以后省去很多心思。
四、善用比喻
即使很复杂的问题,也可以用简单的比喻讲出来。所谓善用比喻,就是举例子给人家听,例子因为生动,真实可信,非常容易让人家触动,使听众一听就明白了。
与对方沟通的时候,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去澄清你的想法。记住,大部分的问题都是“纸老虎”,越问越狭窄,越问越无处藏身,问题的答案就自然而然浮现出来了。据研究,别人在讲话的时候,如果你常常提问题,会让他认为你在注意听他讲话,觉得话题非常有兴趣。人讲话时最害怕的是对方一点声音都没有,弄得自己都不知道别人对这个话题有没有兴趣。所以与人沟通时,不要只会听,不时地提问一两句,这样他会非常愿意一直往下讲,而且会讲出你想知道的内容。

展开全文
有用 19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读书笔记”的回应

zhudouhaipa 2010-05-22 13:28:45

杜拉拉是打着“成功学”口号的娱乐片

xie123456789 2010-05-22 11:52:52

感觉有点像杜拉拉里面的某个法则,写的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