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思考契机,让思考的过程有章可循。_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 > 创造思考契机,让思考的过程有章可循。
Vianjane. 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18 08:08:38

创造思考契机,让思考的过程有章可循。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虽然我一直在吐槽日本人在书写的时候的事无巨细,但每年都还是会定期看几本创意思考、整理术或者手帐术(笔记术)相关的书。
因为在这种事无巨细的书写之中,你会更了解一个人的脑子究竟是怎么运转的。他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因为思考而促使了行动的维持。

刘未鹏在《暗时间》里写道:别人在告诉你一个道理时只能告诉你怎么做,难以说清楚为什么做,更少说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
而这一类关于创意思考或者笔记术的书虽然看起来叙述繁琐而累赘,但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作者100%的真诚。在这种真诚中,除了能够收获到what和how, 也有一定机会捕捉到作者的“why”。
这也是为什么我每次吐槽完都还在继续看的原因。

小西利行的这本《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也不例外。

在没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单凭书名以为会类似于美崎荣一郎《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或者奥野宣之《活用一辈子的笔记术》,更专注和侧重于介绍一些具体的笔记术和相对完整的笔记体系。
然而开始看了之后发现并不完全如此。作者更像是在通过一些简单的,我们大多很熟悉的笔记术分享他工作以来的心路历程(当然也不乏朴实地包装自己)。分享哪些看似简单的笔记习惯帮助了他,在习惯之中成就了他成为今天的样子。就像作者所说的,他认为这是一本关于“笔记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创意策略的方法 ”的书。
而读完之后,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本能够简单启发思考的书。它提供了一些基础的技巧,让你在开始一个新的主题或项目的时候,有一张网,有所罗列,不至于一无所得。
所以这本书或许更适合初入职场,或者在工作中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让自己变得有条理起来的人。当然,也适合一些想要获得一些思考和学习技巧(但不是想要知道如何系统思考和学习)的人。
但如果想要获得一个完整的笔记体系的学习,可能就没那么合适。

组成作者所推崇的“未来笔记”的三大笔记(“整理笔记”、“创意笔记”、“传达笔记”)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认为的笔记的三大作用:通过笔记术达成收集和整理信息,将思考的过程记录和保存下来,激发思考和创意,并将想法生动地表达并被阅读者接受。
而关于书中所提及的14个“核心笔记术”,看书中最后的2页图表索引就可以获得最精华的信息。这些简单的笔记术的作用是,让我们在看到笔记时能找到思考的关键点,迅速着手该做的事情。
一份能够展示这些作用的笔记,就像作者所说的,会有让人两眼放光的心情。这也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但与此同时,方法总是不缺的,如何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且持之以恒地持续地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和思考的。

这本书最启发于我的部分或许就在于这14个核心笔记术背后所传达的作者的几个核心信念。
比如作者在引言中点名的笔记是有“保质期”的。如果只是“记”笔记而不“使用”笔记,在没有方法的情况下,笔记很容易就“腐烂”——被我们遗忘。
所以在写笔记的时候,除了记录,也需要考虑到如何让我们所写的笔记最大化地被记住。同时,如何整理笔记让它们在回顾阅读时不会太陌生也是另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前者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索引来达成,后者可以通过一些标记和特殊符号、以及将笔记图表化达成。
“记忆+笔记” 在记录的同时关注记忆,让笔记从简单的记录,到能够保持高价值信息的使用和提取,并提供思考的契机,开启创意的可能性。

对我自己来说, 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整本书对我有启发的部分有两点:
1、建立电子笔记检索。
一直以来这一块自己都做得不是很好。
EVERNOTE用了很久,对我来说,感觉更像是一个存放资料的仓库,而不是信息的提取库。
虽然尝试了建立不同的笔记本,但一来感觉笔记本的类别太琐碎,在归类的时候就不太方便;二来即便归类了,在想要提取信息的时候,总不容易找到想要的信息。
一直以来也想要对这个部分进行调整,但总感觉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想太多,化简为繁的人(笑),而检索是一个需要“化繁为简”的工作。
作者在建立电子笔记检索中所提及的“预测将来自己检索时,可能会输入的关键词”的方法,刚好为我提供了一个“化繁为简”的方向。
而其中的精妙之处是,可以规定一些最常用的“固定标签”:比如在重要的笔记标题上直接写上“重要”,或者在觉得不错的idea的笔记标题上直接写上“idea”,要展开写作的笔记标题上直接写上“写作”。举个例子,如果我临时冒出了一个观点觉得不错,然后想要把这个观点拓展成一篇文章的话,可能我会将笔记的标题建立为“xxxx idea 写作”,这样当我有时间可以思考和写作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搜索“写作”的标签,就可以开始选妃书写了。
——这里的诀窍就是不要将这些“标签关键词”设定得太复杂,分得太细。用自己习惯的字词简单设定就好。

2、在笔记中更多地使用符号和一些简易的图形。
虽然不会像作者一样,在笔记中加入漫画的元素,但是符号的使用和简易图形(比如对话框)的加入也是接下来打算尝试的。
自己虽然一直也有在笔记中使用简单的符号,但并没有达成一种“醒目”的效果,而这是作者在书中所达成和展示的。
特别是书中所提及的黑白三角笔记和由箭头简单构成的关联笔记,以及符号使用的灵活性,对我来说,都很有启发。
重要的是,这些简单的符号和图形的使用,除了能够让信息更生动和清晰之外,也能够让我不因为思考而偏离主题。

最后,冲着第四章对于伊坂幸太郎老师的采访,我愿意给这本书增加1颗星凑足4星。毕竟它满足了我窥视我喜欢的人的手帐的欲望啊!
而且没有什么比知道背后的来龙去脉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原来是这样呀,原来是这样!
或许这也是笔记的乐趣——将思考的时间与过程呈现出来,有章可循。

展开全文
有用 7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