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骆驼的“修行”_工作DNA:骆驼卷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工作DNA:骆驼卷 > 关于工作——骆驼的“修行”
颜小婧 工作DNA:骆驼卷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3-06 17:03:12

关于工作——骆驼的“修行”

你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能力,是可以被依赖的中坚干部。 你像一只骆驼,只能在茫茫的沙漠中默默地行走。 上司像是头顶的烈日,下属像是脚下火烫的沙子。 但你却是荒沙大漠中最令人心安的身影。 骆驼需要专业与稳定。

郝明义在《工作DNA》的开篇这样介绍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路途的风险在于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漫漫黄沙一望无际。 你被托付的重任,所以一切都理所应当,甚至加在你身上的重担太多,根本就连你的声音也被淹没。 你不但是一只骆驼,还是一只被遗忘的骆驼。 偶尔在夜里匐地休息的时候,你望着天边的流星,会许一个愿,希望摆脱这个宿命。

而为什么要将中层管理者描述为骆驼呢? 从下面的文字可以略窥一二:

工作了一段时间成为公司或组织里的中坚干部。 因此你的公司你的上司愿意信任你或者使用你,沉重的工作负担交付下来让你承担。 你的生活中大致已经成了家,或者为人父或者为人母,有你的家庭责任要尽。 你已经不像小鸟那样可以任意飞翔,甚至有变动的机会给你,也已经不习惯轻易尝试。 你像一只骆驼,骆驼只能在茫茫的沙漠中行走。

最近自己思维有些受限的发散,在尽力调整自己心态的同时,想要寻找一些灵感。 我上周去图书馆想借一些业务相关的书,看看能否有些启发。 在书架的一个角落看到了这本书,立即就被上述的文字吸引。 花了两个清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合上书,阳光正好从我的背后洒向封面,又细细读了封面上的这段话,忽然想到两个字“修行”。

骆驼的修行部分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心态、观念、方法。

心态

在成长的过程中,朋友一直是我最重要的滋养。 青少年时期朋友,帮助我形成了一个健康的人生观。 出了社会之后,我有许多又是同事又是朋友的伙伴,在工作上相互激励。 当然我必须还要感谢一些人,在一些关键时刻,他们往往拿出一种比我自己对自己还要强烈的信心,还要宽容的支持来陪我走过风风雨雨。 ——《工作DNA》

骆驼在修行的路上有伙伴,有对手。

我们需要朋友,我们也需要对手,朋友可以从感情上带来最好的鼓励,对手则可以从理智上带来最深的刺激。

曾经听过一句话,不要害怕失败,真正要害怕的是从未失败。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武侠的世界中为什么会有人”求败“。 其实并不只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寂,更多的是在于“无法提升”的苦恼。

越是敌人和仇人,可学的越多。 对方要消灭你一定是倾巢而出,精锐必至。 在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也就是传授你最多招数时候。 最好的学习永远来自你和他的交手被他击中的那一刻。

你只有通过和对手的交锋,从失败中才能发现自己的真实弱点,才能成长,获得能力。

讲到能力,这个词其实有两个方面。 能:讲究能量的强弱。 力:讲究力量的稳定。

能力要强更要稳定,否则再强的能也很难发挥出来实际的功力。

但是要怎样维持稳定的力量呢? 说简单也简单。 稻盛和夫在《干法》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专注自己的工作,不断的思考。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受到的干扰太多。 而如果你没有一颗抗干扰的心,就很难做到维持稳定的力量。

去年听樊登的一次读书时,有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 当你觉得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做好眼下的工作。 要以成事的心态去做事,而不要以完事的心态去做事。 别小看任何一件工作,如果能将小事做到精益求精,相信你就能获得稳定而强大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又是重中之重。 我们总是疲于奔命的做的太多,而思考的太少,或者想法太多。 有好些人抱怨自己运气没有别人好,做的比别人多,但是就是没有遇到“伯乐”把他这匹“千里马”给牵出来。

工作的时候我们的思考越强烈,就会传播越强烈的电波,电波越强烈越一致,就会吸引越多共同频率的人。

这些相同频率的人当中,总有人会对你产生一些决定性的帮助,这种人也就是所谓的贵人。 所以在等待贵人的时候,千万不要看到某人碰上了什么贵人,就自怨自哀,为什么你碰不上这样的人。 他是那样思考活动,所以就会碰上那样的贵人。 你不那样思考不那样活动,所以就不会碰上那样的贵人。 但是你一定可以碰上和你思路相同,电波相同的贵人。 只要你思考的积极,电波散发的足够强烈,并且长期持续。 注意:光是强烈还不够,还一定要长期持续,前后一致,否则人家不容易找上你的频率。

观念

今天是一个讲求专业的时代,大家追求的不只是一技之长,还要有多技之长。 但是真正受到大家注意的,在工作上表现杰出的人,其实另有关键因素。 那就是与专业无关的一些基本功。 这些基本功包括:

情绪

永远要练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可能是压垮骆驼上的一根草的重量,也可能是突然从天而降的一颗陨石的重量。

古人说“心如止水”,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情绪控制的功力。 一颗石头丢到水里,不能没有反应,也不能反应过度。 这就是“心如止水”的功力。

承诺

任何工作中的人,重视自己的承诺,都是最最重要的基本功。 练习这个基本功,就得从不轻易承诺开始。 要练习不轻易承诺,就得从不轻易从自己口中吐出“行”、“可以”、“没问题”这些字眼开始。

一旦承诺就要全力以赴,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让自己的承诺兑现。 即使是新人,也永远不要因为自己的职位和资历而小看自己的承诺。 小看自己的承诺就是小看自己。

纪律

这里说的纪律是自我要求的纪律,你也可以理解为“自律”。 自律就是不让任何外在或内在因素干扰到自己,让自己维持一定的工作节奏。

起初我们会通过纪律来掌握节奏,接着我们也会通过节奏来维持纪律。

自律能够让我们许多基本工作能力可以自动地发挥出来。 并且由于许多基本工作能力可以自动地发挥出来,所以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够用,会有更多的脑力和时间,可以用来做更高级更有创意挑战的工作。

诚实

诚实有两点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不要不懂装懂,不懂不问。 二 不要掩饰问题。

诚实可以节省你撒谎的时间与精力,要知道圆谎是一件非常耗心劳力的活儿。 而撒谎最麻烦的是为了说服一个最知道真相的人,也就是你自己,继续自我催眠或者自我逃避。 一旦自我逃避真相,你就没有机会真正的看清自己犯下的错误以及如何补救,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方法

郝明义在书中给出了立场、方向、方法的释图。

立场

作为骆驼,你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动摇。 这里的立场是你做人行事的底线和初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掌握立场最难,就是个别事情上虽然有很多变化的立场,但是又不能违背自己的身份和信念。 掌握立场最容易,就是不论个别事情上有多少变化的立场可以选择,但是一定不能违背自己的身份和信念。

抓得住立场,不保证抓得住接下来要处理事情的方向和方法,但起码我们可以对得住自己。

方向

本来有了立场,方向是自然展现的,立场掌握的越清楚,方向也就看得越清楚,一脉相连。

但是,时间跨越时间长,参与人数和变量多的事情上方向很容易混沌不明。

方向会混沌不明,是因为每个人有各自的立场,因此也就各有不同的方向。 各种方向交错参差影响,当然头绪就会不清楚。

一旦别人在他的方向上加重推介的力量,而我们自己却把持不住自己的方向,就很容易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方向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还是得回头和立场一起思考,好比在浓雾中的森林,最好还是掏出罗盘来看看。

方法

本来有了立场和方向之后,方法是自然配合出来的。 立场和方向掌握得清楚,方法也就会出现的明白。

立场是点,必须坚守,因此没有变化的弹性。 方向是由点引申出来的线,只要目标清晰、明确,可以有些迂回的调整。 而方法则是由线而延伸出来的面,需要面面俱到,也需要八面玲珑。

也许有人会说,方法应该只挑有用的来用,但什么才是有用的方法呢?

每一种方法的使用都和当事人的立场方向有关,都和当时的时间空间以及对象有别。

万一只顾得去追寻所谓的有效方法,就算是对另一个人是百试百灵的方法,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却有可能是百事不灵。 因此谈方法,绝不能硬要去一味模仿。 方法必须是自己想出来的,体会出来的,摸索出来的。

另外,方法一定要和立场及方向相呼应。 方法不是单独存在的,方法是由立场和方向而引申出来的。 我们不能为了要面面俱到或八面玲珑而违背了原来的点和线所设定的方向。

第三个关于方法要注意的就是,多算胜,少算输。 对事情的了解越全面越深入,方法也就会越来越多。

最后,不要怕历练不足,而要怕没有历练。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修行,骆驼才不至于在茫茫的沙漠中迷失方向,精竭力殚,才能够做到专业、稳定

在《工作DNA》的最后,郝明义给大家讲了一些骆驼的故事,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仔细看一下。 对于这个部分我就不详细介绍了。

最后想要分享的一个部分是关于骆驼的工作与家庭如何兼顾的问题。

这个部分其实可以另外开一篇来写,但是既然是针对骆驼的,就提纲挈领的在此做一个说明吧!

工作和家庭如何兼顾?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要想才能,不想是不能的。

有本书中提到一个“微型人生”的观念有点意思。

一般的人生规划好像是一条逻辑的横线。 工作,这一段就是从小公司到中公司到大公司,到更好的品牌更高的位阶,然后再来就是退休旅游。 可是我后来就颠覆这个想法,我希望把这个横线的线,变成垂直的。 最好我每一天的时间,都有很好的工作感觉,很好的工作的过程,很好的工作结果的呈现,有我要服务的客户。 之外,我还有生活的感觉,我还有生活的内容。 如果一天时间实在容纳不了这么多内容,那就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吧。 如果这五天不行,另外两天我一定要去过一点日子。

相对于漫漫的历史长河,人的一生是相当短暂的。 把你的一生想象成一整天。 你会在清晨与家人共度早餐,会在白天努力的工作,会在晚上和家人一起娱乐……

如果你觉得一天实在难以安排,那就把一周当做一生。 总要留那么一些时间,全情投入的和家人在一起。

特别是当你有了宝宝,父母年纪又渐渐大了,更加需要珍惜一起的时光。

写在最后:

郝明义在书中的很多观点是在他修佛的过程中参悟的。 刚好最近在看这些方面的书籍,所以也有些感想。

不知不觉中写了这么多,希望能给同样身为骆驼的你带来些思考。

对于刚进入社会的鸟儿或已经成为高管的鲸们,郝明义还有另外的两卷《工作DNA》,大家可以参详。

如果你有什么思考也欢迎留言讨论。

这是小婧今年读的第10本书,分享给大家。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产品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我同行,就请关注我吧!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