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协奏曲_心智、语言和机器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算法 > 心智、语言和机器 > “人工”“智能”协奏曲
Steppenhund 心智、语言和机器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2-13 01:02:44

“人工”“智能”协奏曲


      2015年1月22日,微软在其总部举行新一版操作系统win10发布会,发布会的一大亮点就是内置于win10系统中的新一代智能语音操作系统Cortana(中文名:小娜),Cortana系统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用户的语音指令,而且能够基于云计算、搜索引擎和“非结构化数据”分析,主动读取、“理解”并“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储存数据,来理解用户当下的语义和语境,从而能够进行个性化的人机交流,手机越来越像一位真正的朋友。正在走进我们日常生活,以Cortana、ios系统的Siri和Android系统的Google now为代表的智能软件,以及在各种领域中更加智能的软件甚至更加智能的机器不断面世,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更智能的时代的到来,我们甚至早就已经在想象着每个人都拥有一台机器助手的世界了,在家有机器人仆人为你端茶倒水,工作中有机器人助手听候差遣,战场上有机器人战士赴汤蹈火……然而这些看似美好的现实、想象和蓝图,却不得不首先面对一个看起来略显尴尬的首要问题:“人工智能可能吗?”此书作为人工智能哲学的专著,所要处理的核心也就是这个问题。
       这本书可能是我目前为止读过的“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本书。大量的图表,复杂的计算公式,一大堆统计学和科学专业术语,再加上本书所涉及的是对我来说几乎一无所知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领域,这对于一个文科生绝对是一个“噩梦”,用“望而生畏”来形容绝不夸张。我觉得要不是作业要求,否则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碰一本这类书。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依托于较强的逻辑性和徐老师一贯清晰的语言表达,此书的可读性实际上是比较高的。
由于此书所涉及的内容对我来说实在太过陌生,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听说,研究水平也远超出我的现有能力,对书的大部分内容只能说是可以理解而已,实在没有能力对此书的内容进行讨论,也就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我经常说,我到目前为止读书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德尔菲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有了一点真正的觉悟,“认识你自己”真正成为了我最切身的问题,是我所面对的首要的,也是根本的问题。哲学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认识自己”,甚至人类一切知识,一切活动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认识自己”。不论在什么时代,哪一个种族,对于自己的惊讶永远是人在面对这个世界时最源初的惊讶,因此哲学和科学都是西方世界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中的产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使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以及各个文明之间,在面对“认识自己”这个终极使命的时并没有根本上的不同,都是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这也就决定了所有的文明成果都是可以相通的,其间也并没有任何高下之分,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各种文明轨迹顶多只能说暂时方向不同而已,而方向的多样性恰恰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而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人工智能似乎为对人类文明进行整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切入点,或者说人工智能本身就在呼唤着这中整合。人工智能,通俗来说就是一种彻底的人造人① ,而且这种“造”并不只是造物理身体,而是更侧重于被认为是人之为人的心智的制造。那么要人工制造人,我们就得首先要搞清楚“人是什么?”,也就是我们首先要认识我们自己。人类在认识自己的努力中创造出的所有文明无疑是我们所仅有的,同时也是巨大的资源,深植于人工智能之中的这个任务也要求我们对人类文明进行“认识自己”视野下的深度综合,整本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对这种整合的尝试。
      也许我们在探讨“人工智能是否可能”的时候,首先应该问一下“我们制造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光从字面上看,“人工智能”就已经是个十足的怪胎,“人工”和“智能”看上去完全是水火不相容的一组词,“人工”意味着被动,“智能”则意味着主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造这么一个怪胎呢?在我看来,如果将人工智能看做人的仿生学产品,那么根据人的智能在机器上的实现程度,人工智能可以划分为许多等级。从一个简单的计算器、一个生产线上的自动手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设备,到高精尖的大型智能系统,当然也包括想象中的未来机器人,在我看来都可以叫做人工智能系统,其人工智能水平也是从弱到强。人工智能系统的强弱主要体现在系统运行对于人的依赖程度,智能越低的系统依赖性,对于人力的节省效果也就越差,所以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就是对于人的最小依赖,甚至是自出厂之后就可以完全脱离对于人的依赖。较弱的人工智能已经得到实现,并已经深入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强人工智能却依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还都只是停留在科幻电影的胶片上(页30)。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第一台智能设备——由美国军方研制的“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就是为了代替人工计算,以便更高效、准确地计算出炮弹弹道,由此看来,人工智能的滥觞无非是试图将人心智的逻辑运算能力进行有限的机器化。然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面世就仿佛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只是这次盒子里面装的不是灾难,而恰恰是希望,这希望就是对强人工智能的希望,将人的心智中的更大能力进行机械化的希望,不论是图灵,还是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都是对强人工智能期望的表现。所以,上面的问题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强人工智能是否可行?” ②而历史表明,强人工智能起初仅仅是个美好的假象而已,甚至连理论预设都算不上。所以,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一开始并且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况,虽然人工智能科学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对于“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这个问题却从来没有达成统一,不同流派对于人工智能的整体理论架构也是大不相同,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就可以看做是对“人工智能系统是否可能”的研究,而这个问题答案看上去只能是在未来。而且这个问题看上去只有一个肯定的回答,也就是当我们造出一个我们认为足够智能的机器的时候。只要这一天没有到来,那么这个问题始终存在,而且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对这个问题的否定是否存在,除非我们彻底丧失了对于强人工智能的希望。
      本书首先过去已有的对于人工智能可能性探讨的路向进行总结,并分析指出其各自具有的局限性。总体来看,人工智能的可行路向无非有两条:以“符号物理主义”为代表的“自上而下”路径和以“联结主义”为代表的“自下而上”路径。然而这两条路径都存在着同样的局限性:智能系统的局限性首先体现在智能系统相对于世界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进而由于系统主动学习能力的缺失变成封闭性。在这种智能系统中所体现的智能,要不断完善这种有限性,智能依靠人工将人类经验不断地输入智能系统,这也就是说,其所具有的智能归根究底仅仅是人赋予其的智能,甚至只是程序编写员的智能而已。那么人工智能是不是就不可能?当然不是,就像上面说的,这个问题是没有否定答案的。这些局限只能说明按照这些路径,或者以人类的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是不可能实现人工智能的。我们是不可能实现人工智能,那除了这两条路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路走?当然有,否则这本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要想找其他的人工智能出路,我们得看一下这些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否有可能避免这些问题,怎么才能避免这些问题。首先要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两条思路?为什么是这两条进路而不是其他的思路首先被我们想到?根据上面所说的“认识自己”在人工智能中的基础地位,之所以会有这么两条进路,和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探究是分不开的。具体来说,我们对于自己本质的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近现代哲学,尤其是其中对于认识论的哲学讨论决定的。在认识论中,大陆理性主义开辟出“自上而下”的解释路径,而英国经验主义则坚持“自下而上”的知识构造体系,虽然两者都不是其各自思维方式的开创者,但是毫无疑问他们都将这两种体系发展为十分精致的理论体系。而我们对于我们自身的认识就被决定只能在这个路向之间做出选择。同时也可以看到,不论是“自上而下”的理性主义,还是“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他们所构建出来的认识体系都是有限的,或者我需要一个无限者来保证认识理论的有效性,后者我们干脆承认我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认识论中的有限性和人工智能理论中的有限性可以说是同一层面的有限性。而且在认识论的思维路径,基于我们认识的必然有限性,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也必然是有限的,我们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自己如何运行的蓝图,没有办法为人工智能提供清晰地设计方案。而且在认识论话语体系中,我们自身本身就是有限的。那么这也就根本上决定了在认识论的框架下我们不可能解决人工智能的有限性,因为作为有限的人类,我们是无法制造出无限的机器的。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超越依托于主客二分、内外符合的认识论思维框架,寻找新的认识自己的路径。而这也正是作为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对于本书的存在价值和存在意义。也就是超越认识论开辟的思维领地,以“找到是的我们的世界得以隆隆运作的真实程序”(页126,但我将原文的自然语言机制改为世界)。维特根斯坦,尤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完全超越了认识论的思想藩篱,其所描绘出的由多种多样的生活形式构成的“生活世界”中,消除了认识论中有限性和真理性的绝对对立,在有限中保证了确定性,我们的世界从来都是有限的,却又是确定的。这无疑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思想维度。
      有限性并不能单面构成对于人工智能的否定,因为我们人从来都是有限的,但是重要的是我们人是具有学习能力的,我们总是在不断缩小我们的有限性,所以即使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但是这并不能决定我们不具有智能,某种意义上看,智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具有缩小自身有限性的能力。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具有有限性并不可怕,但是如果没有学习能力,那么就决定了其所具有的智能只是假智能而已,所以必须要让人工智能系统具有学习的能力。此书之所以引进纳思系统,也正是试图通过纳思系统来赋予人工智能系统学习的能力。
       整本书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徐老师对哲学思想在人工智能哲学视域中的解读,不论是对近代哲学家,还是对维特根斯坦,甚至是对孔子的解读,都是非常精彩和有趣的,这为如何赋予哲学思想以新的生命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方向。但是我也在想,这种解读方式是否已经发掘出了这些哲学思想中最大的思想潜力。也就是说,假设这些哲学家在现在还活着,他们对于人工智能,或者其他问题也好,到底会怎么想。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在论坛中看到有人发帖问,“如果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能够听到摇滚乐,他们对摇滚乐会有什么态度?”,下面跟帖的有斩钉截铁说肯定不喜欢,甚至厌恶的;有的主张当然会喜欢,而且可能还会创造出一大批高水平的摇滚乐。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摇滚乐,而在于音乐本身。我想他们对于电子乐器自然不会排斥,自然也会用这些乐器进行创作,但是他们所创作出来的音乐是否是现在所谓的摇滚乐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或者即使叫摇滚乐,可能也和现在的摇滚乐完全不一样,唯一可以保证的是音乐水平绝对依旧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级别的。在我看来,哲学也是如此,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他们的哲学学说,只是他们对于当时他们所面对的具体问题的具体思考,即使他们当时所思考的问题和现在的问题相类似,但是如果做直接的类比推理,是否会导致对于哲学思想的简单化解释?是否相较于浮在水面上的哲学资源,还有更大的哲学宝藏深藏在水下?作为人类思维领域的拓疆者,相较于他们的学说,更重要的是探究他们所开拓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而之所以探究这些,重要并不是去模仿,而是尝试去超越。


 ① 在我看来,即使是克隆技术也达不到如此彻底的人造程度,因为克隆技术仍然有自然繁殖色彩,只是把人天生的有性繁殖转变为无性繁殖,其最初材料也是取自人的天然成分,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人造人,只能是人工繁殖人。
 ② 所以下文只要没有特殊标注,人工智能就是指强人工智能。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