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活着(by云无心)_肠子,脑子,厨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肠子,脑子,厨子 > 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活着(by云无心)
odette|阿黛 肠子,脑子,厨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9-12 11:09:42

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活着(by云无心)

人们经常用“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来表达人与动物的不同。这固然没错。不过,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获取足够的食物对于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问题。吃饭,也就不仅仅是为了活着,它还承载着社交、享受、文化等等方面的功能。
“为了活着”的功能,取决于两个纯粹的科学因素:安全与营养。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关于食物的研究,都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如何方便高效地获得足够的食品,如何保障食品的安全与营养,贯穿了人类历史从古至今的发展。现代科学里的农业、食品、营养等等学科,也都是为此而生。
虽然世界上仍然还有缺衣少食的人,但总体而言,“吃饱”的问题对大多数人并不存在。于是,在追求“吃得更好”的同时,吃饭的其他功能也就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
吃饭的社交功能在中国大概是无与伦比地重要。据说通常谈判中的重要协议都是在酒桌上达成的,而坐到谈判桌上其实已经只是过场。把这一观念发挥到了极致的成都人,干脆把谈判、沟通、妥协、阴谋之类的意思都用“勾兑”这个酿酒术语来表达。
而这一功能又必然以感官享受为基础。除了极个别的“特立独行”,大概“忆苦思甜饭”是不能用来进行社交的。而“饮食文化”,就更是以“美味”为基础。
所谓“美食文化”,至关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独特性。所有人都吃的东西,就无法成为文化。而只在一个地方盛行,在其他地方少见甚至引人反感的东西,才能成为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比如北京的豆汁,据说绝大多数的外地人都无法接受,所以能够成为“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
但是除了饮食文化的差异,人类的饮食偏好还有许多共性。有科学调查发现,不管是在哪个大洲、哪个人种中,大家喜欢的口味都有一定的共性。尤其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还没有充分体现的儿童时代,这种“人类的共性”就更加明显。比如喜欢甜食,喜欢油炸食品,喜欢“鲜香”的食物,而对于苦的、涩的、酸的等等,就“不约而同”地反应为排斥。
饮食的偏好是在漫长的人类演化中形成的。在远古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很难有交流,也就不可能通过“互动”来互相影响。
换句话说,他们是各自“独立”地演化出了相同的偏好。那,为什么会这样?
这本《肠子,脑子,厨子》就探讨了这种演化过程。比如对于“酥脆”食物的喜好,作者讲到的第一种原因是跟远古时代吃昆虫有关,当然,“究竟是因为昆虫酥脆所以我们才吃它,还是因为酥脆的昆虫是我们祖先进食的一种选择,所以我们才会喜爱酥脆的食物?”作者并没有找到答案,但这个疑问本身,就已经足够有趣了。他提到的第二种原因,是“酥脆”代表着蔬菜的新鲜——放陈了的蔬菜,就不再酥脆了。我不得不承认,习惯了经过了现代食品产销链的蔬菜,我已经差不多忘了真正“新鲜”的蔬菜所具有的“酥脆”口感。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会烹饪无疑是人类远祖学会的一大技能。那时的“烹饪”只是简单的烧烤。烧烤食物伴随着美食中至关重要的“美拉德反应”——糖与氨基酸在高温下发生反应,产生了自然界所没有的丰富的香味。有了烹饪,“美食”才真正产生。而美拉德反应发生之前,表皮需要先失去水分,所以这一反应产生香气的同时也伴随着“酥脆”的形成。
有趣的不仅如此。人类如何感知酥脆?这得从神经生物学领域来解释。人在咬酥脆食物的时候,发出的声音经过神经系统的处理,最终在大脑产生“愉悦”之感。这看起来像是科学家们闲极无聊的游戏。
不过,如果人类对某一问题的认知足够深入,就有可能产生改善生活的产品。让我接触“如何让食物的酥脆更加诱人”的,居然是一个食品公司提议的研究项目。当时有一个大食品公司,想要改进他们的酥脆小零食,但是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就找到了学校和教授合作。经过查阅文献与一些预实验,形成了研究的思路。首先是收集一些不同“酥脆程度”的食品,一片一片放在实验台上用仪器压碎。食品旁边,放着高灵敏度的麦克风,把压碎过程中的声音转化为音频信号。把音频信号的各种特征列出来之后,再与人们“主观感知”出来的酥脆程度相比较,识别出决定人们喜好的关键指标。确定了指标,再寻找食物的材质和几何形状与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然后,就可以按照所需要的“酥脆程度”去改进食品的材质和几何形状了。
可惜这个项目到我离开学校的时候都没有进行,也不知道最后进行了没有。这么一个类似于“如何做好饭”的问题,竟牵扯出如此复杂的研究,让人不得不赞叹现代科学的无孔不入。
人类饮食习惯的形成根本上说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作者说“养成一种新的饮食习惯与学习第二语言很相似”,实在让我击节赞叹——学外语并非不能实现,但很难,年龄越大就越难。不过,如果从小就接触那种语言,那么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会。饮食习惯也是如此,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培养是最容易的。几年前,我自己深入地去了解如何解决孩子的偏食问题,读了很多资料,还写了一篇《当爱上一个吃臭豆腐的人》,简洁版如下: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一些人的美食在另一些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比如臭豆腐,有的人视如美味,而有的人退避三舍。如果一个从来不吃臭豆腐的人爱上了一个迷恋臭豆腐的人,日子可咋过?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饮食的偏好?科学家从认知、营养和食品科学等等不同的角度去探讨,目前比较广泛的看法就是——你不喜欢一种食品,是因为你尝试得不够多。
认知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说,动物对陌生的食物有两种反应:好奇和害怕。好奇会促使它们去尝试,而害怕促使它们拒绝。两种矛盾的态度导致了它们对于陌生食物的反应:如果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而没有不良后果出现,相反还很美妙,它们就会喜欢这种食物。
小孩子的行为还是保留着不少动物的特性,所以当科学家们想要验证他们的理论的时候,总喜欢用小朋友来做实验。曾有科学家找了150个2~6岁的小朋友,第一次家访的时候给每个小朋友六种蔬菜,让他们按照喜欢程度排序,然后挑了“中等不喜欢”的一种作为实验目标,并且记录下他们的食用量。这些小朋友被分成三组,第一组小朋友的父母每天给他们一点这种蔬菜尝尝,第二组小朋友每天接受健康饮食的建议和一张纸条解释每天吃蔬菜水果的重要性,而第三组小朋友则什么也不做。两个星期之后重复第一次的测试,结果第一组的小朋友对目标蔬菜的喜欢程度和食用量都明显增加,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看起来,小朋友们对于思想工作没有反应,还是直接吃来得有效。
对于那些挑食的孩子,科学家们认为很多情况下,是父母们没有尝试足够的次数,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而放弃了。
那么,要尝试多少次才能改变对某种食物的“偏见”呢?科学家们认为,我们对陌生食物的“害怕”在婴儿时期是很弱的,到两岁的时候增强,一直到上小学,然后逐渐减轻。相应地,婴儿期最容易接受陌生食物,有研究显示甚至只要尝试一次,婴儿就可以大大增加接受程度;而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则困难一些,即使多次尝试接受了一种新食物,遇到另一种新食物还是不会轻易接受。
所以,如果一个不吃臭豆腐的人爱上了一个迷恋臭豆腐的人,请和对方一起,尝试、尝试、再尝试,虽然我们不像婴儿那么容易接纳新食物,但只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很可能会喜欢上臭豆腐的。甚至,即使因为其他的原因爱已褪色,对臭豆腐却还是“豆腐恒久远,一爱永不变”。

这是一本关于“吃”的书。但是,它不教你如何吃得安全,不教你如何吃得健康,也不教你如何吃得美味——讲这些内容的书,书店里从来不缺,足以看得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本《肠子,脑子,厨子》告诉你的,是“人类为什么喜欢这样吃”。不明白这些,并不会影响你享受美味。但明白了这些,可以让你谈起吃来与众不同——比如说,饭桌上说起朋友间的口味偏好,你用人类演化和神经生物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有人是“超级味觉者”有人却是“苦盲”,是不是顿时在吃货中上升了几个等级?

文/云无心(食品工程博士,“《吃的真相》系列”作者)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活着(by云无心)”的回应

Stella_仓鼠 2013-09-12 22:41:18

我还是认为,不爱吃某种食物,要么是因为过去的经历中这个食物和某种不愉快的体验发生了沾染,要么是因为给你做菜的人技术都太糟糕做得太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