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不掉的甜蜜,甩不掉的幸福_嗜:戒不掉的甜蜜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嗜:戒不掉的甜蜜 > 戒不掉的甜蜜,甩不掉的幸福
盛夏光年 嗜:戒不掉的甜蜜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9-18 10:09:08

戒不掉的甜蜜,甩不掉的幸福

蜜蜂是怎么把花粉变成黏黏甜甜的蜂蜜的?
枫糖真的和枫树有什么关系吗?
双歧因子是怎样一种高大上的存在?
水里搅出的泡泡很快就会消失,牛奶里的泡泡为什么会保持那么久?

那些关于甜甜的东西的,你想知道的,或者你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原来有很多很多。

一. 如今的美食背后,有千千万万前辈的辛勤捣鼓

之前看过一篇帖子,讲的是古时候的人们吃的东西少得可怜。食材少就算了,烹饪方式也单一,调味料更是基本等于零。我大概想象了一锅没油没盐,只用水煮的一锅冬寒菜……天……那不是孕妇也会吃吐的东西么……

放在糖上面也是一个道理。刚发现可可豆时捣鼓捣鼓就将就着吃的“古代巧克力”,从高粱饴到各种水果软糖,从甘蔗汁到晶晶亮的白糖……中间跨度不是一点半点,更别说各种合成的“甜蜜”。要知道,蔗糖素,也就是三氯蔗糖,是用剧毒物质硫酰氯和糖混合来制造杀虫剂时造出来的。也不知道这位科学家为什么会那么不怕死地伸手去蘸这玩意儿来吃……

二. 每一款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吃到嘴里之前都经历了漫长的蜕变

无论是制作过程,还是进化过程,每一次都是羽化成蝶的蜕变,让人不得不感慨汗滴禾下土诚不我欺。

蜂蜜,从花粉"酿造"而来,作为天然的甜蜜,它算是最不需要人类照料的。但小小蜜蜂们吃了吐,吐了吃,吃了再吐,用自己的"身体"来酿造它,搬运它,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巧克力,太妃糖,牛轧糖,蜜饯这些家伙需要经过层层加工,猜都猜得出来,可是这些加工中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身",你知道吗?焦化反应?美拉德反应?这些历史悠久的家伙是如何一步步进化为今天这幅讨喜样子的?且听博物学家为你娓娓道来。

最值得一提的大概要算蔗糖。它从甘蔗变身而来不假,可是它的制作工艺刚从古印度传到天朝来时,那可离"白"糖远得很。说起来,天朝人民热爱吃吃吃这一点真是自古未变啊。传进来没到几十年,就从简单熬煮后得到的暗黑色团块,进化到了提炼浓缩后的"白糖"。那时候,远在欧洲的伙伴根本就还不知道糖是个什么玩意儿。难怪现在这么拼命地鼓捣甜味剂。

三. 严肃正经的博物科普背后挡不住一颗闷骚与小清新同在的内心

作为一本从封面开始就清新可人的小书,它从排版、插图、小装饰到文字、语言,全部完美地统一到了一起。连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都透着一种逗趣甜蜜的滋味,更别说一本正经地介绍蜂蜜、巧克力各种等级的品种、特征、味道时,勾得人恨不得马上开启某宝剁手。

总的来说,吃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读罢全书,有一种比看how it‘s made更畅爽的快感,开心。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戒不掉的甜蜜,甩不掉的幸福”的回应

困打个盹儿 2016-01-08 10:21:13

最喜欢带皮啃甘蔗了 写的我都想买这本书去探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