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感情,在饭菜香里总可以找到下落_寻味中国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寻味中国 > 各种感情,在饭菜香里总可以找到下落
大石落地 寻味中国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5-19 13:05:21

各种感情,在饭菜香里总可以找到下落

可能几年前的中国,惊人的购买力还没在世界井喷,最广为西方世界知道的,除了中国功夫以外,约莫就是那几场政治运动,以及中国菜了吧。
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中国家庭对于吃的执念还是挺深的:下顿吃什么基本从上一顿结束就在父母辈的脑海里打转了,而家常手制和外出就餐常常在进行暗自较量,要吃工作餐在他们眼里更是将就生活的代表。无论你身居何位月入多少。随着事业发展应酬增多,外出就餐基本等于不健康生活,饭店的制作在他们眼里也常常代表各种不讲究,家常手制才是健康认真生活的王道。但如果你追求什么有机茹素健康饮食,或者昂贵的地道菜肴,他们的态度又会倾斜回来,很扎实地从经济学角度算账给你,并且讲诉自家方法的得体性价比。
虽然摊开来讲别别扭扭,但这是寻常中国家庭一个理所当然的循环,喂哺的原始情感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往前追溯常常会发现他们年少时期的匮乏感。所以制作出来的菜肴绝对是超越食材本身的一种复杂交流。但于他人看来,这天经地义的日常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

因此看《寻味中国》,好似从一面不甚平整的镜面照应这种日常。作者林留清怡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清楚的认识——一个要寻根的美国人,无论身处中国她多么不易被辨别,归根结底她是一个美国人,所以看似所见完整映现,但总会让人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点被放大:味精在中国菜肴里和味精厂在当地经济里一样复杂的存在;认真的面摊师傅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创业史;自负的高档酒店创始人对于原创和抄袭的微妙态度;辛苦的乡村耕作与繁茂的农家乐旅游文化……
巨变的时代,如果想要携纲提领来概括,常常要面临翘压不平的理论边角,况且当下的时代远没有历史那么好概括。但《寻味》这样的镜面存在却以食物这个百味杂陈的切入点,让所有的时代故事氤氲着一股饭菜香气,而显得不是那么难以下咽。看似没有主题但很有意义的记录,在她克制又亲切的文字里,呈现了一个我并没有完全见过的中国,有一些陈词滥调,但她并没用自己的情感把它填满,反而多了一种轻巧的身临其境感。
作者还用自己的爱情点缀了整个故事的结尾,王主任张师傅小秦梁子庚切面一样的人生就顿点在这里,不管多么失意得意跌宕起伏,缀上这样的尾巴都显得温情脉脉起来,像往嘴里填了一口冰沙,当你想咬扎实这口味道的时候,它早已经从舌尖齿缝溜走,留下余味淡然。
所以我很容易就喜欢上这本书,出于这种刚刚好的轻巧感,况且比起中文端庄大气的书名,我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Serve the people。在中国这个以食为天的泱泱大国里,把民生根本埋进“你懂得”的政治正确的口号里,总觉得很有点狡黠地幽默感。
各种感情,在饭菜香里总可以找到下落。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