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了解日本的“食育”精神_大自然中的美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大自然中的美食 > 带孩子了解日本的“食育”精神
慕蓉九儿 大自然中的美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5-08 22:05:26

带孩子了解日本的“食育”精神

前几年开始了解到日本的“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也就是从幼儿期,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观培养上。这些年,“食育”这种精神也传到中国,我们中国的家长和孩子也能够在一些书籍和活动中看到这种方法。“食育”这种方法最可贵的是希望通过对食物营养、食物安全的认识,以及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对食物产生感恩之心,进而培养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

不过相比日本处处体现出来的食育精神,中国还欠缺不少,特别是中国的孩子对于食物的来源和制作缺乏了解,也没有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们参与到食物的制作当中,体会不到制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其实我们这一代大人就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有很多食物方面的常识我们也不太了解。比如曾经我们几个同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突然聊到了黄豆,有一个年长一些的同事就问我们,“你们知道黄豆在刚结出来果实的时候是咱们平时吃的什么东西吗?”基本上90后的同事都在摇头,我们稍微年长一些的都暗自偷笑,因为我们知道黄豆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毛豆。为什么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根源就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食物的制作过程中,也没有途径摄取这方面的知识。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多了解食物,在城市中的我只能抽时间带孩子去野外采摘,或者多带孩子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最近看的一套书《大自然中的美食》,其实不看作者我也能猜到作者们一定是日本人,因为从这几本书中就能明显体会到日本的“食育”精神。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阅读这套书籍,我和孩子不仅仅是从头到尾进行阅读,仔细的观看每张图片,最关键的是结合每本书我们都进行了额外的操作。我相信作者们也绝不是让小读者阅读完就完事,而会希望小读者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了解这些食物。

第一册《大米哪里来》是按照大米的成长日期来描述的,在这本书的开始就告诉孩子们把稻种放到盐水里,沉下去的就是好稻种,并且稻种不是直接种到田里,而是从4月份开始育苗,经过一个月之后才可以移栽到田里。这本书把大米从种子到最后的打磨出来的“精米“的过程用照片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水稻从绿色到黄色是如何演变的每一次细小的变化都没有落下。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女儿用自己的画笔重新画了一张图,梳理了这本书的脉络,更好的理解了大米是怎么来的。

带孩子了解日本的“食育”精神1

展开全文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带孩子了解日本的“食育”精神”的回应

沙与墨 2016-05-08 23:26:35

你写的好用心,特别是你和女儿一起画思维导图,好用心的妈妈,学习了

沙与墨 2016-05-08 23:22:54

好,这本书我也看了,确实物超所值

慕蓉九儿 2016-05-08 22:45:24

这套书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