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心不改_好吃的哲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好吃的哲学 > 吃心不改
大石落地 好吃的哲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3-12 11:03:09

吃心不改

一个出身法律世家的年轻人,先进议会,又成为市长,然后被通缉,远逃国外,颠沛流离,到41岁的时候回国,一直担任法官直到去世。
很戏剧性是不是?可在法国十八十九世纪那个大时代里看又过分平常,之后一百多年过去了,各种传奇此起彼伏,谁又料到,当年的那个法学青年,大革命的幸存者,法国老派公务员却留给世界的一份极为特别的遗产,却是一本无关法律,无关革命,无关流浪,仅关于吃的书——《厨房里的哲学家》。这个人叫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一个被上帝关门开窗的法国佬。
世界吃文化,西看法国,东观中国,老饕盛行,各个爱吃爱说。而一般谈吃喝,形容总是很香艳,作者横竖要有一副有心得的样子,做法产地,品时天气,加一点典故,基本食话就出炉了。重感性不重分析,嚼的是味道,品的是意境。可萨瓦兰老先生却真真把吃当成一门学问来写的,说他是厨房里的哲学家,那真是屈才,《厨房里的哲学家》基本是本着建立美食学科,树立美食家的学术地位的目的进行写作的,成书结构传承西方博物学传统,从人的感觉味觉说起,先论了论食欲、食物、美食主义,它们的文化依据、历史延续、化学成分,然后谈针对肥胖、消瘦、疲劳要如何利用饮食调养,夹杂其间还有世界末日、死亡、梦等等终极议题,大半本的美食冥想,成功地把吃食上升到学理高度。可偏偏中间作者又把自己化身为俏皮教授,在传道授业中还夹杂着很多段子来表现其理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例如他如何帮助一位想用夜夜奋战表现自己对妻子忠贞不二的绅士恢复健康,西方的博物学传统在这本书的“美食学冥想”一部分被展示得淋漓尽致又生香活色。于是从大仲马到钱钟书,从M.F.K.费雪到殳俏、韩良忆,文人食客,快意阅读者前赴后继。
到了后半本书,笔锋一转,萨瓦兰笑眯眯拿下自己教授的面具,开始盘盘见肉地谈起自己吃的经验来,如何骗人肉汤,在流亡国外的时候遇到的节食者,独家食谱,还有古典晚餐的神奇功效……老先生一下从他爱美食的理论回到了他爱美食的感性中去,他的生活层层叠叠地从哪些羊肉、龙须菜、白兰地、火腿蛋、面包的典范后面浮了起来,那是颠沛流离又依然保有热情的他的生活,对照着今时今日稳定安定又淡漠的我们的生活,不禁让人有点黯然:与一百多年前的法国相比,现在我们想吃到一顿不差劲的饭菜,要付出的代价还真不小。
他们乡野间蓬勃的食欲,原生态的食材,对于美妙悠长的滋味的爱恋而衍生的科学精神,都消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萨瓦兰先生呲之以鼻的消瘦身型,和各种快速而且粗糙的吃食,与之相反的是各种美食书籍的广受欢迎。
好好吃的时代似乎已经快步走远了,留下我们这样一群人吃心不改。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吃心不改”的回应

catherine 2013-05-03 10:42:32

是我初中时给自己取的笔名,呵呵

大石落地 2013-04-19 16:39:50

@雅慧 这个……是你学名咩

catherine 2013-04-19 16:10:18

感慨,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快餐时代,加上食品安全隐患、空气污染、水污染,要想做到好好吃,真心滴不容易啊

卢迦 2013-03-13 10:48:23

冒个头衷心滴表示,每次看你写的东东都会有意外之喜,觉得语言的手艺真是细致滴很,而且节制,长句纸也是从容的。献花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