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_十九札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十九札 > 关于本书
后浪 十九札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9-05 11:09:51

关于本书

      这本书针对大学生关于治学问道方面的疑问做出解答,是一位先生学者对后辈的无私指导,饱含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期盼,在这个意义上,践行着自己的作为大学教师的职守。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对旧版内容进行了一定修改,如《自我检讨》一信中,“一次讲座之后,有位中文系的女生向我道歉,问其故,她说我随她班上听倪承恩先生的乐府研究,她误以为我是外校的进修生,曾颐指气使。”,在编辑过程发现倪承恩为北大西语系副教授而不是中文系,经过和作者查证得知为倪其心教授,这个错误在旧版中未能发现,新版予以更正。
   本书出版以后,颇受好评。同为北大教授的孔庆东就表示与此书“相见恨晚”。感慨“当时若有老朱这样系统的指导,该省去多少宝贵的时光。所以我说老朱这本小册子可谓‘功德无量’,它能够使多少莘莘学子摆脱‘刀耕火种’的蒙昧治学方式,迅速站在前人的肩头,顺利走上学术正轨。”并认为“北大不乏各领风骚的优秀教师,但能够将自己成功的经验以可传授、可操作的方法这样教给学生的,朱青生可以说是做得最好的之一。”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问题重重,大学的培养机制和教师的素养都受到外界的广泛质疑。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专心研究教学的大学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关爱,对学术的严谨,思想的自由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大学中仍然有不少坚守教师职守的符合我们心目中形象的教师存在。从朱青生老师对学术规范和方法的讲解入手,相信很多大学生能够打开真正的大学之门,走进人类理性科学的殿堂,为人类理性科学事业的发展的提供新生力量。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是一本具有指导意义的大学入门书,值得每一位对大学、学术怀有严肃认真的态度的学生阅读和学习。
    书信中透露出的师生之间温馨的情谊具有感染力,而作者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思想也在简要叙述中不时闪现出亮点,这些对好学深思的学生有着吸引力。例如,作者对印度思想的认识,对中国学者概念的理解等,这些都可以扩展读者思想视野,引发思考。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