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扎》的记忆_十九札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十九札 > 《十九扎》的记忆
ARTO | 凹凸 十九札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6-11-21 16:11:26

《十九扎》的记忆

读这本小札记是5年前的事了,
那是在杭州的风入松书店,
一个很小很安静的角落,发现这本小书,
兀自静静地被置于书架的台面。

翻看时不自知时间的停滞,一口气几乎看完,深有感触,遂买下。

后来,也因此看了《没有人是艺术家,没有人不是艺术家》等朱青生的著作,然而,觉得还是这本《十九扎》显得亲切自然,贴近阅读,或者感性的阅读遇上理性的解答的确是愉快地吧。

朱青生的信,在于把对学生困惑的回应
            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表达,
      然而,并不仅仅是理性的外在,
      重要的是溢于纸面的热忱和耐心。

5年来,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推荐给学生,
主要是我自知写不来这样的信;
而这样的信是要更广泛的传播
才能真正达到某种持续影响的。

或者,《十九扎》会在时间的缓慢流淌中呈现持久地价值...

展开全文
有用 7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十九扎》的记忆”的回应

ARTO | 凹凸 2007-11-21 00:58:19

身在校园否,或许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大学经验持久地重构了我们关于人生的看法吧……

何足道 2007-08-26 12:36:46

我最早看的是打印版。第一章关于大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让我觉得现在我也没离开学校。

ARTO | 凹凸 2006-12-03 23:51:41

个人以为,经历似乎更具有力量的,单纯的技术描述不是这种文体的风格吧?

无机客 2006-11-22 16:09:26

我读的时候,因为是别人的书,就翻看了下“谈翻译”的章节,感觉朱教授是叙述经历多于介绍经验。感觉没期待中那么好。

O 2006-11-21 21:21:08

这本书读完感觉非常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