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看写作,越看越明白_讲理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讲理 > 过来人看写作,越看越明白
吉吉范特西 讲理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1-17 16:01:08

过来人看写作,越看越明白

写的是台湾教学的事,说的是全国写作的理。

现在笔者在念大学,念的还是工科学校,语文也就两三年没摸了,记得大一选修了《大学语文》,但讲课老师一表达力实在够呛,讲话音调区域太窄,老让我抓不住重点;二则是讲的内容也只限知识填充记忆,实无思索之兴趣。后来竟至于对语文产生曲解,觉得那就是害人的东西,没有数理来得实在,来得实效,来得实用。
于是乎,自己就快要沦为苦逼的典型工科男,戴眼镜、解方程式、做实验等,身上从小积累的文学气息几乎殆尽。

不过,还好,笔者依旧爱读。大一沉醉于情感文学,各种小说、散文、传记,甚至还看过一些诗集(泰戈尔的,至今未看懂);到了大二、大三转战到说理文学上,看的就比较杂了,杂在于阅读数量,自己又是重阅读质量之人,没有笔不读书,指指画画是必须的事。数量和质量一路累积,在无形中就产生了自己朦胧的价值观,再加上自己爱闯爱玩爱体验生活的个性,对世界也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认识的地基上,又不断有新的高楼树起。
于是乎,自己身上的文学种子又萌芽舒展起来,在理学科技与文学艺术中畅游。

这不,爱读的习惯又使我读到了《讲理》这本好书,一本教你写议论文的好书。

首先,不得不说,要会议论文写作,得先有积累,我之前的讲述就是我生命中的积累。读到的书也好,走过的路也好,认识的人也好,这都是你可以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寄存在大脑中,随时供你调遣使用。没有尝试去积累,又或是与本应有的积累相比有限,再或是尝试积累,但所有宝贵的体会or经验都付之流水,左耳进右耳出。这些都不能为写作提供素材,也就不能写出较好的文章。因为《讲理》告诉我们,没有理由没有论据的是非句,是不值得随意信任的。

其次,反思小学初中高中时代,自己思维很局限,认为知识是学一门用一门,并没有去尝试联想和并行运用,自己把课外和课内区分得很开。老师也并没能以合情合理的教学方式,让我明白写作其实是需要大量用课外知识来使文章更生动有理的。自然,对于议论文的写作,自己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现在看完王鼎钧写的《讲理》一书,不仅是赞叹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以小说的方式来启人思考而又不失写作教学知识,更是他把写议论文的方法论讲得很清楚很明朗,把课内外知识融于一体,令人文思如泉涌,顿时就理解,原来写好议论文竟是如此简单。

本来,好的作者就是能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理性逻辑的知识贯穿于幽默生动形象的文字中,使人不仅得到知识上的满足,更是得到心灵上的启迪,读者也只有达到这种领悟,才能真正去落实知识的实践。若只能得到前者,那无疑消化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负担,读者只会嫌累,嫌作者水平不佳,因为人性使然,肯定先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出出气。

再看《讲理》亮点,本书最重要的当属写议论文的方法论,一套引人深思的逻辑思考方式。把复杂难搞的议论文写作化繁为简,让人一看即明议论之奥义。我想,不仅是写好议论文值得我们学,能把事情从复杂变到简单更值得我们学。在当今信息爆炸,纷繁芜杂的社会中、若能抽茧剥丝,理清事物逻辑,简化出实在可行的道理or理论,是大有前景的。

最后,书中的“杨老师”更是给人一种温馨和蔼的感觉,让我很是感动,因为,大学长期疏远的师生关系,让我自己学习的动力下降许多。我本就觉得人与人接触产生的价值远比知识本身重要,小学到高中有些知识虽然没消化,但是因为喜欢老师的缘故,都愿意认真去学。到了大学,对老师没有喜欢,甚至有些埋怨,再也没有心情去努力学难啃的知识了。

或许,对别人的依赖,表明我还未成熟,还在理想的真善美中迷失。

展开全文
有用 1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过来人看写作,越看越明白”的回应

吉吉范特西 2015-02-05 19:47:13

艺术的确需要极高的“悟”性,我认同,尤其在看过吴军老师(工科男的偶像)在《文明之光》第三册里写自己花20年时间领悟毕加索画作时。
而我是学工科的,自然把很多东西都当做“技能”学(重方法),而不是“意境”去学(轻体会),这可能是你我思维不太一致的分歧点。
但是,按理来说,文艺类的东西不是更需要一代接一代地“师承”么?换而言之,应该更需要与优秀的人接触啊,这个不比工科里的看实验“数据”即可,我们基本上和机器沟通。
至于我说的与人接触,可能更多的偏重在于你说的“少走弯路”,在理工科较为强调对错的思维里,“少走弯路”就意味着在漫无边际的可能中大大增加了接近最佳方案的可能。
不知道你说的“走弯路”能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人指点出来了,不应该更好些么?

[已注销] 2015-02-05 18:19:14

嗯,我也承认方法论是个好东西,并且我也认为《讲理》这本书有它的妙处。就我所知,王鼎钧同代的许多作家、学者都很擅长将相对枯燥的知识用较为浅显易懂的方式讲出来,同时他们身上普遍具有的责任意识教他们写出了相当多类似的书籍、课本。
市面上的那些作文书啊,我没怎么看过,也就不好评论。但是我个人不排斥抽象的概念、知识(一部分原因在于我没有觉得理解起来有多么的困难)。
我也不认为教方法会把人教“傻”。不过以我的经验看来,很多老师会拿学生当“傻的”来教,他们会主观地认为,学生不能理解到怎样怎样的程度。这大概也是做老师的难处吧,毕竟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也因此才会有“因材施教”这样的主张。
悲剧在于,作家并不能选择自己的读者,同样老师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学生。不过我确信真正优秀的作家或老师还是有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比如我自己非常欣赏的木心。对木心先生来说,陈丹青等诸多学生在听他的讲课之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但从《文学回忆录》来看,他依然很轻松地讲解着那些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常识”,平等地对待古今中外的大师与读者。这也是木心之所以是木心的缘由吧。
ps. 在我看来,有些知识是需要与人接触才能领会,比如为人处世的道理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增长这方面的知识自然需要到人群中去。不过就我个人来说,因为学习的是美术类专业,很多东西是“悟”来的,“悟”的过程难免会走弯路,但是比起前人总结的方法甚至捷径,走弯路得来的教训自有它的好处。

吉吉范特西 2015-02-05 17:46:02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吧,可以互相体谅。
我说说我的观点:方法论是个好东西。
首先,我觉得现在的社会规则已不是处在那个单靠悟性、积累、体会就能pass掉的时代,你能“悟”出来写作之道 or 其他方法固然挺好,但是大多数人是体会不到的,想必你我身边可以找到有很多不会写作的同学。所以,有人传授方法论上的东西,能缩短学习一项技能的时间,自然很乐于接受它。
其次,我猜sherling(:-D)可能觉得教方法会把人教“傻”,就像各种出版的杂乱无章的“写作宝典、作文素材、满分作文......”,那些书我可不承认是什么好书,它们都是脱离生活实际抽象而来的虚无理论,看起来自然让人鄙夷,但是《讲理》没这么做,他是很生动形象的,并没有教“傻”的嫌疑。
最后嘛,有的书的确需要背景知识才能体会它的奇妙,我以前也看不太懂某些名作,就比如网络上很火的《暗时间》,但后来我慢慢积累,细细观察生活,时时反思自己,聆听大家讨论,又觉得它很神奇起来,相信你也会有这么一段时期。
另:单知识本身是线性增长的,与人接触后的知识是指数增长的。这句话不知你能否体会得到?

[已注销] 2015-02-05 17:14:21

唔,因为环境还是很不一样的,比如他在自己所处的背景下举了“红楼梦是本坏书”“男女合校”这样的例子,比如杨先生思考的“要不要把面面俱到的观点教给学生”这样的问题,因为对台湾当时的社会背景不甚了了,读起来会感到隔阂。
至于教写作的方法,我是不太赞同把文章作法教给学生的。我倾向于认为,写作者的修养是通过阅读得来的,写作的素材是通过生活、实践积累得来的。不过需要承认的是,书中的杨先生的教学方法要比我所接触到的语文老师的授课好得多。
当然,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与楼主不同,我是近乎先天性地不喜欢老师,从小学到高中同老师的关系都相当疏远,因而会把知识看得比人际更为重要。

吉吉范特西 2015-02-05 15:28:46

为什么抵触呢?换做是你,怎么教写作的方式最好呢?我只是觉得好奇。另:我也觉得国中和内地初中差不多,不追究细节。

[已注销] 2015-02-05 11:27:32

高中还没毕业,读到这本书想来是件幸事。不过说起来,我倒是对以国文课作切入点这种写法很是抵触。/望天 国中貌似是和内地初中差不多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