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随意找儿童教育心理辅导方面书,意外的看到“自然缺失症”关键字眼,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最近在关注的吗?————自然教育!只是随意翻着这本书,因为大概也知道书的内容——现代化、城市化,小孩子越来越远离自然,缺少对自然的了解、探索、保护意识、联结。
我又在网上搜索一些自然教育课程的东西,看到自然教育论坛的视频中有讲者提及此书,不禁一震,原来我无意中找到的书竟是一本好书!!!(毕竟图书馆书那么多,其中有一些质量堪忧)。那必须要认真翻阅了。其实翻到最后一页,我才发现我并没有看进去书!我大概是那类已经离开林间的退行的小孩,因为长期玩手机、电脑,脑子生锈好久,注意力泛散,思考的能力渐渐丧失,只能在别人的各种评论后才能得出自己的观点。为此,我感到忧虑,是时候改变了!为此,第二天我计划去海珠湖玩一圈,去感受自然,然而下雨,作罢。不过我还是出门去了省博,算是跨出门“不做宅女”的一小步。
关于自然缺失,我还好,毕竟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初中以前,我还是一个满山跑的野孩子,没有社会性别的概念。上初中后,太忙,太怕浪费时间,所以很少出门,很少去河边和山上;高中后更甚;大学及研究生后,我回家的活动场所只有家和亲戚家。今年过年,看到我姐兴高采烈的拉着老公去河边玩,我其实有点羡慕,也有点后悔,当时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我为什么要那么宅?是啊,我早已经远离自然,远离“故土”,变得不那么亲近自然!其实最好的游玩地方是家乡的山山水水,不是吗?怀念那座小山,怀念那条小河。
我的成长与城市、农村的成长同步,我们都在逐渐接受“现代化”的知识和眼界,逐渐的失去“乡土”,也随之失去了天真烂漫、自然的亲近感。所以城市和农村都在遗弃自然,或者重新建造仿真的失去本真的自然,我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远离了庄稼,远离了稻田和麦粒,远离了家乡。现在我想找回自然,却只能在城市的绿化带中惆怅,受到想在漂亮的人工草坪上打滚都会被驱赶的尴尬。
起码,我有过自然,还记得漫山遍野跑的欢腾,那些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小孩呢,他们的自然是否只有公园、白云山、绿化带?所以以后的城市都是由这些,我们这些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小孩管理,就像中山大学现在由患有世界一流大学缺失症的罗校长管理,我们没有自然感,自然不会对自然产生敬畏、爱护之心,与我们生命联结的自然,是否终有一天残败不堪?
幸好,幸好,有自然教育,有一群在做环保事业的同志,幸好幸好,我看到一些公司和机构在推动儿童关注自然。然而,我们这群90后,很多人中却是自然缺失的一代,当社会由我们主导时,自然的安身之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