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理查德•洛夫在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的主题演讲_林间最后的小孩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林间最后的小孩 > 作者理查德•洛夫在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的主题演讲
forkidsforus 林间最后的小孩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9-28 12:09:48

作者理查德•洛夫在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的主题演讲

自然滋养生命——自然缺失症和美国新自然运动

本文根据《林间最后的小孩》作者、美国儿童与自然网络发起人理查德•洛夫先生在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中的大会主题发言整理。

首先,祝贺大家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第一届自然教育论坛)。一场连接儿童与自然,事实上,连接我们所有人与自然的运动正在形成。这次会议就证明了这一点。你们在中国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在这段视频结束后我们有机会讨论,我希望能更好得了解你们的伟大成就。

几年前,当我采访圣地亚哥一所学校的孩子们时,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告诉我:我喜欢在室内活动,因为那里有电源插座。我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说法,不管走到哪儿,遇见什么人,在什么场合,都是如此。渐渐地,我在世界各地都听到了这种声音— “孩子们已经与自然疏离了”。我们很多人曾认为想当然的关系,如今却在消逝。现在挽回还来得及。不需要看具体数据,我们就知道,孩子与自然之间的巨大裂痕已由来已久,有些国家情况比其他国家更为糟糕。二者间的隔阂正变得越发明显。这种裂痕产生的原因不一而足:在生活中过度依赖科技,畏惧陌生人和大自然,轻视自然教育(至少在美国如此),以及不尽如人意的城市设计和城市化进程。正如我在结尾将要提到的那样,城市并不一定就是敌人。我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定义了“自然缺失症”,这不是一个医学诊断,而是一个有用的词汇,我用这样的一个隐喻来形容我们很多人相信的、人类要为与自然疏离所付出的代价。

最近的研究指出,这些代价包括:感官使用减少,注意力集中困难,生理、心理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近视率、儿童及成人的肥胖症、维他命D缺失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增加。与自然的疏离,与两个趋势有关系。一个趋势是孩子们不再独自玩耍,这与两种状态息息相关:心理学家所说的“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即自控能力,和医学专家现在所说的“缺乏运动流行病(the pandemic of inactivity)”,这也是导致儿童肥胖日趋严重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趋势是,研究也表明,那些真心关注未来和环境的人,往往在孩提时代都在大自然中有过难忘的体验。如果当下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不再亲近自然,那么未来自然的保护者从何而来?如今,这一连接儿童与自然的运动,把各个政派、宗教、国别的人团结到一起。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最后一代人,从此以后,孩子们走出去,躺在地上看云,真正认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不应该做的。

希望在你们的国家,在连接儿童与自然方面也将会取得重大的进展。

萨姆索尼娅杂志和其他的出版物日前报道称:“中国在这个课题上做的第一项研究将会给我们一些启发,这些因素决定着一个孩子日后究竟是会保护和珍惜自然,还是忽视甚至剥削自然。”研究者写道,“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这样一个看法:人类与自然界互动的减少,也就是Robert Michael Pyle所说的‘经验灭绝(the extinction of experience)’,会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萨马索里亚杂志还报道,在中国,与城市中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与自然接触更多。研究表明,孩子们在户外的时间越多,对待动物就越友善。那些热爱动物的孩子也更愿意帮助和保护动物。这项研究中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发现,比如,和男孩相比,女孩对生物和自然更胆怯,这主要是由社会和社交压力造成的。

一个好消息是,随着我们逐渐了解孩子与自然之间的裂痕,在过去几年中,有关儿童与自然亲近的益处的研究大大增加。因为研究者们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很多证据只说明了关联性,而非因果关系。但似乎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方向。一批证据出现,而且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是非常少见的——说明这些证据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这些证据所指向的方向是:在自然界中的体验,对儿童和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学习能力都大有裨益。研究指出:与自然相处,可以帮助很多孩子学习建立自信心、减少注意力缺失症症状,变得安静下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当学校提供在自然中玩耍和学习的场地时,孩子们的学业表现也更好。

关于创造力的研究表明:在自然或自然化的环境中玩耍的孩子,更容易发明自己的游戏,团队合作意识也更强。在自然中玩耍也能缓解儿童体重超标,同时还能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在自然中玩当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但它很有帮助,尤其对于那些承受自己无法控制的外在环境压力的孩子而言,尤其有效。父母、祖父母、教育者,以及其他很多鼓励孩子体验自然的人,可以开启孩子们的感官,尤其是他们的好奇心。

为什么自然体验可以给我们这么多帮助呢?一种理论是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提出的“亲生命假说(biophilia hypothesis)”。他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就与其他生命体有着紧密的情感纽带,一旦我们与其他生命失去接触,我们就会出现问题。我们仍然是猎人和采撷者。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我们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受威尔森的理论启发,过去几十年的许多研究表明:人类有机体需要与自然直接接触,人类生活的周围需要特定种类的景观。

另一个理论,我想以非正式的方式提出来:自然能够激发我们的感官。研究人类感官的科学家们,如今已不再谈五种感官了,保守一点的科学家们说有十种,他们中间更多人则认为人类有三十多种感官,并且他们都已命名。比如,我们有一些像蝙蝠一样的生态定位的能力,去“看”。一些失明的人就利用了这种感官,学习使用它。

最近,我常常在想:我们在学校和家里营造的环境意味着什么?如今我们创造了这样一种环境:在家里和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孩子们都盯着屏幕,花很多力气关闭感官,以便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屏幕上。这意味着重新定义缺乏活力。我们中有谁希望自己的孩子死气沉沉呢?有哪个老师希望学生了无生机?我并不反对科技,那绝非我的立场,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平衡好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在我的新书《自然法则》中有一句话,我在这本书中不断地提到,它算是一个公式吧,“我们的生活越高科技化,我们就越需要自然。”我们可以将之应用到学校、工作和生活中。
在《自然法则》中,我提到了一个观点,我称作“混合思维(the hybrid mind)”。对其最好的解释来自我遇见的一位朋友,他负责训练轮船驾驶员。他说他有两类学生。一类学生在户外长大,更多运用各种感官。另一类学生基本在室内成长,终日坐在沙发上玩电子游戏,摆弄电脑。他说在沙发上长大的孩子玩游戏很在行,他们有他所需要的天分。他们了解电子产品,精通其中的各种门道。他们船上就有很多电子设备。他说,在户外长大的孩子也有他所需要的技巧和天赋,也许因为他们开发了自己的感官吧,他们可以依靠感官判断出轮船的位置。他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想哗众取宠。他是认真的。他说他们拥有在空间里感知船舶的能力。他认为,理想的学生是同时具备这两种感知能力的学生,不仅有虚拟世界中的能力,而且拥有来自自然的能力。

在我看来,这就是混合思维。我想这应当成为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培养年轻人拥有混合思维。教育理应发挥带头作用,但我们也需要家庭自然俱乐部的草根行动,把成千上万的家庭凝聚在一起。这正在美国发生。我们希望未来的中国也能如此。成群结队的家庭出现在公园里,同意在周六上午一起徒步远行。这可以减少人们的恐惧感,尤其是对陌生人的恐惧。即使是在自然中,这种恐惧感还在增加。因为去的人数多了,人们就有了安全感。他们不用等待大额的基金会资助。想做到这一点,他们可以自己努力,可以从现在开始。他们可以从“儿童与自然”网络的网站上,下载免费的工具包,这个工具包也有中文版。“儿童与自然”网络是因为《林间最后的小孩》出版而逐渐形成的一个非盈利机构。那个网站里有海量的信息,还有免费的“工具箱”。任何人,下载了“工具箱”,都可以发起自己的家庭自然俱乐部。现如今,美国有超过200个这样的家庭自然俱乐部。有的家庭自然俱乐部拥有数百家庭会员。在我所居住的圣地亚哥,家庭自然俱乐部已经拥有了1000多个家庭。试想一下,五年以后有五千、一万、两万个家庭自然俱乐部,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到那时,所发生的就是深层次的文化变革了。

我们也可以重新考量我们的城市。我们可以不把它们当成自然的敌人,而是潜在的生物多样性孵化器。截止至2008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这意味着两件事:要么人类会渐渐与自然失去联系,要么一种新型城市将要兴起,这是一种充满自然气息的城市,稍后我还会谈到这一点。

我们也看到亲生命建筑(biophilic architecture),或者说亲生命设计、城市规划,取得了进步。它们真得将自然融入现代城市,融入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亲生命设计将自然编织到不仅仅建筑外部,还编织到建筑里面。在工作的地方,比如我所研究过的用亲生命设计方法设计的学校,人们工作起来会更有高效,请病假率降低,出勤率提高。所以,这不仅仅是关于节能的问题。这是关于通过自然来产生人的能量的问题。

在健康领域也有了许多进展。公共卫生领域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儿科医生开始采用自然疗法。在华盛顿,有一个医生组织了很多医生,制作了华盛顿公园地图,他们给病人开的药方就是让他们走进公园,走到户外去,到自然中去。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也开始流行。儿科医生与当地公园合作,用自然做药方。当病人回到家时,公园的工作人员会打电话给他们的家人,说“我们可以为您做些事情,来公园走走吧,多做做绿色运动。”然后他们可以签字,过一段时间再回到儿科医生那里,医生就可以研究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我们看到有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掌控自己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仅仅等待专家。比如说,有一个想法是受了一个叫做道格•托勒尼(Doug Tallamy)的人的启发,他来自特拉华州。他提到了自家国家公园(homegrown national park)。现在我正在看着我自己的院子。这个后院曾经是标准的草坪,铺满了肯塔基蓝草。我们雇了人帮助我们整顿后院,种上了本土物种,全是南加利福尼亚州的本土物种。我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蝴蝶,当地的蝴蝶种类。我们看到,我们生活里,我们院子里的生物多样性在增加。如果不仅仅是发生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呢,如果傍边一家,再旁边一家,再再旁边一家也是如此呢?如果我们城市的私人土地上都有野生动物的通道,它们连接成片,最终我们可以称之为自家国家公园。我近日在多伦多演讲时,大卫•铃木采用了这个点子,就是铃木基金会。他们决定要在多伦多建造第一个自家国家公园。为什么我们要止步于此呢?为什么不创造一个遍及全球的自家国家公园呢?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以及其他国家的人民一同努力,确保我们未来的环境贴近自然,充满生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人认为我们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才能让孩子和我们自己亲近自然,我认为这是老掉牙的想法。我们需要把自然请到家里来。

仅仅保护自然远远不够。事实上,我们需要创造自然,(虽然这听着有点别扭),通过创造这些新型城市创造自然。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此,我多少有些了解,但还不够。我希望,如我前面所说,我们之后可以多谈谈。但是“自然之友”已经做了很多很棒的工作,绿色希望行动,以及《卫报》近日报道的“羚羊车”项目。北京天下溪教育中心在湿地自然保护区附近教育孩子们的项目也非常棒。我也逐渐了解到,中国也有了把自然带到家里,把自然带到城市里的想法。这个想法日渐流行。我认为,除了在城市之外保护自然,把孩子带到户外体验自然,我们还应该改变自己居住、工作、学习和娱乐的环境。我想请大家再次关注到“儿童与自然网络”的网站。在这里,你们可以找到我们和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一起完成的一项全球范围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出版了这份报告,所以你们可以免费下载。那里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在“儿童与自然网络”的网站上,有中文繁体和简体的出版物,自然俱乐部和家庭都可以使用的工具包。《同在自然里》这份出色的报纸是关于家庭纽带的,它告诉我们自然如何加深家庭成员间的纽带。

我也想提一下我写的两本书。一本已经翻译成中文(《林间最后的小孩》),简体、繁体两个版本都有。我非常希望《林间最后的小孩》,也许未来《自然法则》也会翻译成中文,可以成为你们在中国开展自然教育运动的有用的工具。
我们看到了很强的责任感和有效的行动。我们看到在主要地区、省市都在涌现连接儿童与自然的活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我们也看到这件事情是怎样把人们联系起来,超越了政治、宗教、年龄和国别的界限。但是孩子和自然之间的障碍仍然充满挑战。多年来,我一直在倡导,提倡在新的背景下审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类、尤其是儿童与大自然的亲密连结是一项基本的权利。
这对于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至关重要。

2013年9月,通过儿童与自然网络等各方的努力,IUCN世界代表大会聚集了一万多人,他们分别代表150多个国家和1000多个非政府保护组织。他们通过了一项决议,名为“儿童拥有亲近自然获得健康环境的权利”。它要求IUCN的成员国将这项儿童权利纳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之中。《决议》声明:“儿童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不仅有权利享受健康的环境,而且有权亲近自然以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除非他们拥有以上权利,否则他们没有义务对自然和环境负责。”这项权利使人感觉自己属于自然,也拥有自然。人与自然亲密无间。这是保护措施的重大举措。我相信仅仅从象征意义说,这项决议已经代表了巨大的进步,正如今天在中国的这次会议一样,正如你们大家所做的一切努力一样。

最后,我想说说我认为至少在我们国家中最大的心理健康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看待未来。我相信大多数人,至少在我们国家如此,当他们在脑海中构想未来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末日般的世界,在那里,自然与人性都与人类生活隔绝殆尽。当下美国写给年轻人看的一类最畅销的小说,叫做“反面乌托邦小说”,它讲述的不是反面乌托邦(地狱般的处境),而是一个末日般的世界。如果这是盘旋占据在我们脑海中的图像,如果年轻人的眼前也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那么我们就不能感受到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个未来不仅是可持续的,不仅是能源充足的,也不仅仅是人类可以生存的,而是一个自然富足的未来,一个伟大的、欣欣向荣的未来。我们是否能想象到,是否能在脑海中看到它?在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多次说过也展示过,如果一项运动或一种文化不能描绘出人们向往的生活,就一定会失败。我们是否在描绘这幅图呢?我们是否在描绘一个自然富足的世界?

最近,有一个高中生请我描述一下我心中的图景。他说,“洛夫先生,你曾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话,那你心中的图像是什么样子呢?”我说我写了两本书。
她说“不用我读您的书,请描画一下吧,告诉我,就现在。”所以我试了试。我把我向往的未来图景拼凑在了一起,一个意识流版的。

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想象这样一个世界:所有孩子在成长途中,都深深理解周围的生命,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动物和植物属于我们的后院,我们的生活越是高科技化,我们就越需要体验自然,我们充分开启自己的感官,包括羞耻感,我们活的更加充满活力。我们向往这样一个新世界:在那里,后院和空地上长满了了当地的物种,鸟类迁徙的路线在人们的关爱下获得恢复,野生动物的通道处处可见,每个城市都担当着生命主干道的角色。在这里,公共区域和私人领域一样都自发的接受改变,一个后院接着一个后院,我们会看见蝴蝶的专属区域,跨越每一个国家的自家国家公园,然后连绵成世界范围的自家国家公园。

在这里,城市变成了生物多样性的摇篮,医院提供治疗用的花园,儿科医生和其他健康专家采用自然疗法,儿童和成年人因为在自然中玩耍,而降低了肥胖症的比率。全世界的开发者们,不仅建造了新的小区连接自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重新将自然融入到城市、社区、城郊,以及大量的老旧的购物广场。

在这里,城市变成了生态村落,不仅提供自然栖息地、绿道、公园和野生动物通道,而且摩天大楼成了充满麻雀和玫瑰园的立体农庄,可以生产食物、减轻压力。在这里,郊区不再被城墙环绕把人抵挡在外,而是被果园簇拥,让孩子们享受收获。在这里,小城镇无一例外在保护和建造一种新型农场,用网路与生态村落相连,周边尽是有机农场、草原和美景。溪流、城市和农村都被重新恢复,自然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被重新寻回。

在这个新世界里,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与填鸭,而是借助自然的力量提高我们的能力,帮助我们学习和创造。在这里,人们培养混合思维,最大限度地使用感官,创造由虚拟和自然经验而来的种种益处。连接人与自然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在这个新世界里,儿童和成人都对他们所在的生态地区有着深深的身份认同感;在这里,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不再感到孤单;在这里,自然史与人类史对我们的区域和个人身份同等重要;在这里,历史的书写者,更多的是我们的关系,而不是战争;在这里,孩子们在学习失去的自然之前,先体验在自然中的快乐。

在这里,他们可以在山坡上的草地上躺上几个小时,看着云朵变成未来的样子;在这里,每个孩子、每个成年人,都有权利与自然建立连接,同时,也担负着保护自然的责任;在这里,每个孩子,不管是哪个种族或学籍,或者性别,或者性取向或能力,都有机会帮助创造这个世界。想想这样的一个世界,我们精神的力量不是通过语言的特征来衡量,而是我们彼此之间与生俱来的连接,以及与地球上其他物种的连接。

在这个世界,我们最后的生命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度过,有土地和天空,有水和土壤,有风和海,我们看到一个新的世界,直到我们重生。

我很荣幸获邀做这个大会发言。我希望你们能引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非常感谢大家!

翻译:邓轶;审校:闫保华、石盛莉(燕鸥)、胡卉哲;文字整理:何雯婕(MCF实习生)

感谢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对第一届自然教育论坛的资助支持。

第一届自然教育论坛组委会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