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读《被禁止的事》_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 >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读《被禁止的事》
优雅地转身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6-03 13:06:37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读《被禁止的事》

  女儿读初一的时候,曾经郑重其事地推荐一本书给我,是著名漫画家刘飒的作品《鸡飞狗跳F班》,她嘱咐我说,“妈妈,你一定要看哦,很棒的一本书。”我向来对漫画不感兴趣,原本不想看,但想想既然女儿会这么认真地介绍这本书给我,有什么不同之处也说不定呢。于是我耐下性子打开来读,里面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群被学校放弃的问题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里面发生的各种鸡飞狗跳的事情,但是,里面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至今不曾忘怀:“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只要你把它打磨出来,就会璀璨夺目!就像面对一块钻石……所谓差生,其实也许都是没有用心雕琢的钻石。”‘

  如何教养孩子?怎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每一对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不停地问,不停地想,甚至买各种相关的书籍来学习,但是直到孩子长大,我们可能仍然没有找到最好的方法,于是我们的困惑便一直延续下去。来自台湾的沟通专家罗怡君,带着女儿“妹妹”从琐碎的生活小事谈到社会责任,无时无刻不在启发孩子独立思考,教给孩子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这本《被禁止的事》(罗怡君著,凤凰出版社出品)给我们教育孩子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本书中我们可以明白,沟通远比简单粗暴的禁止来得困难,但绝对是一个好方法。通过沟通,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我们的建议。

  《被禁止的事》全书共分五个章节,前四个章节分别从家庭、学校、生活、社会中选取了一些常见的小事,教给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家里,父母要教导孩子们迈开独立的步伐,开启对这个世界最早的认知,初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家庭,是教养的开始,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在这里,罗怡君告诫家长:“以身作则不是约束家长,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学校里,孩子开始学习处理初级的人际关系,同时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这个时候,孩子对家长崇拜感逐步减少,而对老师则是言听计从,有时候甚至会用老师的话来对抗家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大发脾气,还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孩子沟通?后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问题的焦点拉回事件本身,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才是上上之策。在生活中,孩子通过感知生活,见识和了解更多的人和事,学会换位思考,用更包容的心态面对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面对别人的“好意”,要如何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同时又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当我们对孩子说出“不可以”三个字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不可以,还是为了方便我们自己的某种需求?

  而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可以帮助孩子拓展视野,增加灵魂的温度,让孩子成为一个关心社会,心存社会责任感的人。教会孩子有爱心,告诉他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为世界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最后一章是讲孩子一些应该被鼓励的事,可以让孩子加强自己正确的信念,肯定自我价值,进而影响到别人乃至整个社会。要学会赞美生活,自信、乐观、向上。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正如那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孩子是明天的希望,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不只是体现自身价值,而更多的是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造美好。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而非单纯的告诉孩子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想想那些小时候被禁止的事,我们是否也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样的教育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吗?不妨回顾一下罗怡君关于教育孩子的理念:当孩子不再受限于标准答案,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