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百年以前的德国人写的书能告诉我们什么?_卡尔·威特的教育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卡尔·威特的教育 > 一本一百年以前的德国人写的书能告诉我们什么?
[已注销] 卡尔·威特的教育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9-27 00:09:44

一本一百年以前的德国人写的书能告诉我们什么?

教育理念的的个性与共性归根到底是哲学观(包括信仰)的,柏拉图说人的灵魂包括理性,精神和欲望。我认为,所谓教育,无非是一个用道德和理性疏导精神,约束欲望的过程。所以教育最有意义的讨论之处在于如何在人性和道德之间取得一个合适的度,让孩子在天性不被束缚的前提下取得作为一个人尽可能高的成就。
在作者的理念上,我很赞成,但在一些教育孩子的技巧和细节之处我觉得作者的做法未必可取,而教育的难处也恰恰在于如何因材施教和教育方法的具体实施。
好了,这是开头,下面是正文:




我到我小表弟家玩,看到了这本书。他已经七岁了,是个很机灵但脾气很坏的小孩,一生气就会打他爸爸。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猜,作者肯定没有讲如何教育孩子怎么孝顺父母,看完后发现果然没有。虽然有些观念是普世和人类所共有的,但是老卡尔肯定不会觉得孝顺父母这种东方国家的传统道德是不是有那么重要。

事实上,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文化全球化和中国教育改革的冲击,书中的教育理念大多数中国父母已经耳熟能详了,就连我这个刚二十岁的愣头青都感觉到似曾相识。好像我出生之时,这些话语已经开始陆续刊登到各种教育类文献和报纸上告诉老师和家长该怎么按照西方这一套教育儿子了。

最近考研复习马哲有点走火入魔,秉承着去伪存真,结合实际的理念我开始阅读了这本书。

书的作者是天才的父亲,自然就要从父母的角度论证如何去教育儿童。倘若他转而讲自己的童年经历恐怕这本书就未必这么畅销了,谁想让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平凡的牧师呢?尤其在一百年后的东方,这个缺乏信仰物质泛滥的社会。

黑格尔告诉我们看问题需要多方面多角度辩证着来。教育也是如此,不管多么富于教育经验的人利用多么先进的教育理论去教育一个孩子,如果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感受,那必定对儿童成长不利,对一个天才养成计划更是不可容忍的错误。

如果有一个孩子能够用流利清晰的语言告诉父母他如何看待这种教育,那就更完美了。如果小天才卡尔在生前能够留下一本书,甚至一篇文章讲述自己对父亲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意见,也肯定会被世界上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示视若珍宝。

遗憾的是,人们只是根据一个天才的事实来肯定了这样一本书的重要性,而当事人的“呈堂证据”却被无意间忽略了。如果缺少了天才本身的肯定,那所有的理念和方法恐怕都只能算作父亲自以为是自鸣得意的一面之辞。纵然作者的语气和举例让自己显得再客观再完善,也终究跳不出作为父亲这样一个角色固有的局限。

我父母都是教师,小时候算得上聪明,成绩也很好,除了好动,各方面都算得上出类拔萃,于是有个年轻的老师问我爸则么教育得我,我爸就从胎教开始讲起,一直讲到我高中毕业。听的人感觉很对,我爸也很自豪。
而在当时的我看来那些教育方式根本狗屁不是,现在没那么偏激了,开始意识到有些方式的可行之处,但客观讲还是有很多弊端的。比如他讲 要严,甚至体罚也是可以的,他会讲到有一次用棍子打我屁股把棍子都打折了。虽然现在体罚已经被明令禁止了。但是当时谁会想到这样的不好呢,在一个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

我觉得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对这本书都陷入了盲信的误区,就像当时那个年轻老师,这除了出版商的炒作,更主要的是对天才无条件的崇拜和王子成龙心切导致的。

所以虽然总体讲这是一本好书,但我还是想从批判的角度来谈下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1,关于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2,关于应不应该相信人:
3,关于该不该让孩子成为天才:
4,难道一张莱比锡大学的通知书和人们的赞誉就说明了天才吗?

嗯,先列出提纲,等有空再写,很多。。。

展开全文
有用 4 无用 3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