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是孩子最好的源动力_第56号教室的奇迹2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 > 热情是孩子最好的源动力
阳宝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8-29 14:08:23

热情是孩子最好的源动力

——文/阳宝

    之前看过雷夫老师写的1,这次续写2,让我再次燃起了对教育改革的信心,如果老师们都能如雷夫一般,孩子们将会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当今社会无比重视教育,尤其是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还有社会的焦点。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孩子能很好的成长和被教育,表现我们将来的美好和幸福,是全人类的希望。

    自从我有了孩子之后,亲子教育不知不觉地融入生活,无时无刻都希望给孩子一个最自由最健康的成长背景,当然教育界众说纷纭,有虎妈式的,也有熊猫妈式的,主要是家长们看重孩子哪些成长并愿意为之付出和牺牲。家庭成为孩子教育首当其冲最重要的基础,孩子的很多成长都映射着家长的教育模式。因此,我们当家长的表示压力真的很大,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们也不懂得什么叫家庭教育,最多只能算得上管教,我们可以到处疯,到处玩,爸爸妈妈也不会因为什么而时常陪伴我们,从没听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话,也没有什么七七八八的特长班,培训,但现在的父母从孩子还有肚子里便隆重地开始了胎教,出生之后的早教,并且涉及到全方面的各种教育,孩子在这样丰富的给予中成长,父母们确实牺牲了很多,比起我们那个时候,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家庭的教育是一种个体教育,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每个孩子也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到了学校,已经不再是个体教育,集体生活让孩子尽量去适应“求同存异”,老师会照顾一些特殊的孩子,但这种特殊只能是相对的,更多的是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比起家庭来说,更像“社会”,这里有很多同龄和不同龄的孩子,不论在学习还是在日常交往中,所学到的远远多过于家庭。因此,当孩子步入学校后,老师成为这一核心的重要指导。记得我小时候,面对父母的权威可以不听,但对于老师的话却是言听计从,在孩子的心中,老师就象征着权威,老师的一举一动有某些时候甚至比父母还要值得尊敬。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基本零部件,那么老师一定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装扮。老师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动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对于学习,对于独立,对于社交等等都有一个正面积极的态度,那么这些装扮便能在今后的学习和事业中助其一臂之力;如果老师没有因人而议,因材施教,孩子可能如“衣衫褴褛”的“乞丐”,不仅可能在人前抬不起头,将来的人生之路也会过得异常辛苦。这样说,或许夸张了些,但老师的作用不容小觑。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老师的重要。雷夫的成功就在于他善用了老师的力量,孩子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在成长的某些时期某些阶段,都是有很多共性的,抓住了这些共性,并且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发挥孩子自身最大的能动性,才是一位优秀老师应该做的,这样的教论亦如我们的家庭教育。

    而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了家庭教育,我更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也能如雷夫一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当然,学校完全有理由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成果,与学校无关,但我真的很想呼吁所有的老师们,当你们肩负起“老师”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职责时,你们就应该将对孩子们的负责进行到底!用自己的爱和行动去点燃孩子们的热情,成就未来的希望!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