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希利尔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美国马里兰州的小学校长。这个校长用今天的话来讲也算是个“神人”,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居然想到要让全世界的孩子足不出户,在家里就能上他的课,读他写的教材。这样一个想法,让他的学校——卡尔弗特学校最终成为全球在家教育的核心机构,让他的教材在近一个世纪里被全球千千万万儿童学习。甚至是在中国长大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都曾经上过卡尔弗特学校的课程。在网络和影像资料出现前,卡尔弗特学校的学生们分布在全球各地,学习只能靠课本,假如这课本写得太难懂或太枯燥,孩子们怎么能读的下去!但也不能全是好玩的故事,没有货真价实的知识!这样的课本,有多难写!不过,希利尔写出了这样的课本,而且让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西方素质教育的经典之作。对于这样的好书,我们怎能错过!
希利尔的书是儿童读物中不朽的经典。希利尔的书,能让人感觉到这些文字背后不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夫子,而是一个洞悉儿童心理的讲故事高手。你很难在一本儿童读物中看到这样独一无二的讲述方式。希利尔的讲述重在启发,不会轻易地给下结论,而是给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实,让人感觉到结论似乎就藏在这些事实的中心。当一个孩子第一次读到这些有趣的故事时,也许找不到这个结论,但是这些具有强烈暗示性的故事将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就好像一块拼了一半的拼图,他会不由得一遍遍去读这些故事,甚至去寻找相关内容的书来读——他在不自觉中去寻找更多的“碎片”去补充那个拼图,最终会逐渐找到自己的答案。这个过程,正是从兴趣到认知的过程。
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很多家长可能还是觉得理科务实,文科务虚,还是数理化有用。希利尔偏偏告诉我们,历史、地理和艺术对孩子也很重要。为什么?因为历史是时间的纵深所在,地理是空间的广博所在,艺术可以安放孩子纯洁的心灵。这不禁让人想到中国的“天时、地利、人和”。走进希利尔笔下的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历史的画面中常常暗含了“地理”(荷马在吟唱特洛伊战争的时候,大卫正在以色列当国王,然后你会想,特洛伊在哪儿呢?以色列在哪儿呢?);世界地理的背景是“历史”(为什么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上有和平石,而和墨西哥的边境上就没有?);艺术史更有趣了,是分别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题进行了三次穿越“历史”的环球之旅。希利尔带领孩子看世界,不光要走遍天下,而且要给孩子发现世界之美的眼睛,不至于“像那种头脑简单的水手一样:环游世界一圈回来,除了一只鹦鹉和一串玻璃珠子,什么收获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希利尔”的版本有很多了,这个版本是迄今为止最完整(也是唯一真正完整)的,四色高清插图,图也是最多,还有知识拓展性的图注说明。稍微对比一下其他版本就知道了,高下立判,优势明显。一般的书,买个一般的版本就行,孩子大了根本不会去看;像这样值得收藏的好书,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可以反复读的,还是别图便宜,买个最好最全的版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