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为上策_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 沟通为上策
ailyn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8-27 00:08:20

沟通为上策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刘称莲

印象中,中国式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可是只重成绩,不重质量。九年义务教育,成了填鸭式的魔鬼训练。大学毕业,说是说读了二十年的书,可除了教科书,我们到底读了多少本真正体验到读书之乐趣且从其中得到如何处世安身之法的书呢?我家中的大人,并不强迫我读书,更不在乎我的成绩,可是我也还是深受这种填鸭式教育的迫害,对其恨之入骨。所以难怪这样的书名,是吸引不了我辈的眼光的。

转眼间,我的孩子也在一间注重培养孩子能力而非注重教书识字算数的幼儿园毕业了,但无论如何,他还是需要走进大环境的教学模式里。我深感不安,惶惶不得终日,见到这本书的时候,忍不住翻开来读。读罢,很是受安慰、受鼓舞,在孩子即将踏入小学生活之际,以这本书的读后感来勉励自己,分享给家长们,强烈希望所有家长读一读。如果,这本书的书名能换成《最好的陪伴是爱》,想必,它会更受欢迎!

按照中国式的推销模式,这本最大的卖点就是本书作者刘称莲的女儿,在父母的培养下,2011年高考,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她最终选择了就读北大中文专业。乍一看,这本书似乎是一本如何教孩子考上北大的培养手册。其实不然,看看目录就知道,本书共分六篇: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沟通。讲学习,不过一篇而已!作者所倡导的是,亲子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和持续,才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有效之法。作者和她的先生,从小县城到北京发展,一个从事教育网站的编辑工作,一个后来创立了一间互联网公司(我觉得这样的职业背景使得他们的目光看得更长远,对孩子的管教也更趋向自由)。他们为了给女儿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在北大校园租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们注重建造一种家庭氛围,让孩子爱读书(比方讲睡前故事,家里不设电视机),让她多接触大自然(鼓励她养育小动物小植物),多参加体育锻炼(她的孩子非常喜欢溜冰),还通过旅行,让孩子扩展视野,同时,也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帮忙做家务,身体力行照顾老人),以及交际能力。而在学业方面,他们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引导,尽最大的能力让孩子上资源好的学校,平日里对孩子的课业情况及时跟进(经常和老师沟通,引导孩子喜欢老师),适时辅导,让她不偏科,又在天分较好的文学方面有所发展。这两点,都是建立在亲子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只有保持顺畅的沟通渠道,才能令孩子愿意对家长敞开心扉,无所不谈,才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现状,做出正确的引导。

关于家长如何引导、辅导孩子的学业,我在这里就不说了。一来,希望家长自己去读,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二来,还是那句话,因材施教,没有公式,不能随意照搬。我想特别说的是,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所能做到的事情。首先,观念的树立。“养不教,父之过”,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肯教的父母。孩子的培养,全仰赖与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有出息,有长进,却不肯花费心思去引导教导,而是寄望他自学成才,或寄望学校老师去发力,这样的观点,错漏百出,可偏偏有很多家长不以为然。只有家长时刻认清自己所需要负担的职责,才能发乎内心去行动。其二,家庭氛围的营造。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需要先学着去做那样的人。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之大,超乎你想象!中国人“百孝为先”,你希望孩子将来怎么对待你,就要先这样去对待你的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你自己就要先爱读书。也许有人会举很多例子来说明,孩子的个性天生注定,不识字的家庭也照样出秀才。这没错,但特例不在此讨论范畴。其三,科学引导。孩子之所以需要教导,是因为他们未经世事,还是一块质朴的玉石。我们要根据孩子每个时期的身体、心理发展去引导他们,如果我们觉得没有把握,就应该去请教有经验的人士,或者读一些教育书籍,只有适当的引导才能起效果。就拿学业来说,我们如果不去了解孩子对上课的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究竟是哪个点是他所不明白不理解,就只是一味要求他多去做大量的习题,其实这样只是增加的他的压力消耗他的体力,而对解决问题、提高成绩毫无益处,写了一百道练习题,那道他不会的题目仍旧不会,于事无补。而且家长必须要时刻注意的是,对孩子学业的引导,千万不能伤害了他对这个科目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确保我们所有的引导,是建立在引导“兴趣”的基础上。最后,沟通渠道畅顺。有人说,一个人身有残疾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理残疾。这句话揭示出,心理问题的可怕是因为不能从外表所见。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怎么帮助孩子?怎么引导孩子?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放下做父母的架子,学着做他的朋友,思想要放在跟孩子同一个水平上,才能理解他,然后才能把正确的观点拉进他的思维里。

做父母真的很难,这恐怕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难题了。当你看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执拗地去爬一个小山丘,你告诉他这危险而他非要去自己体验一番,那种不忍又不得不放手的心痛,唯有当了父母才能深切体会。我们要确保他有独立的思想,行为端正,又害怕他年少轻狂,初生牛犊不怕虎,走进险境而不自知。我们为他倾囊而出的贡献,只为他最终离开你的庇佑,那种心情,非文字所能形容。不是不甘,而是牵挂无限。
 
回过头来,再多说几句孩子学业的事情。为了让JJ正确看待学业,为了让他在面对繁重的课业不至于心生惶恐和自我否定。今天,我问他,你怎么理解“自由”?他回答,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管别人怎么看。我说那你的意思是你想骂人就骂人,想打人就打人?他说是啊!我问,那如果别人想骂你就骂你,想打你就打你你愿意吗?他说当然不愿意!我说,所以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他反问,那我认为自由是什么?我回答,自由是体现在有更多选择。比方,我们家里准备了米,面包,牛肉丸,鸡蛋,肠粉,让你选择其中一种做早餐,你的选择很多。可如果我们只有米和鸡蛋,你的选择很少,而很可能这两种你都不喜欢。读书就是一个让你准备的过程,你准备得多,以后选择的职业会更多,反之,选择就很少。所以你不要把学习看成一个负担,而要看成你的机会。
        
很多事情,不能光看一面,换个角度,会有新奇的发现。在引导孩子方面亦是。我们希望孩子生活得开心快乐,但这种开心快乐不是绝对的。只有有适当的压力、挫折,有约束的自由,才是这世间唯一的自由。关键是,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将压力、挫折化解为动力。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