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_24堂财富课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24堂财富课 > 徐小平: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
张小蛇 24堂财富课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9-29 22:09:30

徐小平: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



    我一直是陈志武教授忠实的粉丝。他和女儿有关商业模式、商业思维的对话,在《创富志》专栏和他的博客上连载时,我是他沉默而快乐的读者。陈教授人在耶鲁,但他对中国经济、金融和商业的各种评论文章,写得非常精辟有趣,是我获得思想火花的火种之一。现在他把与女儿的这些对话整理出版,使我们能够读到一本角度独特、观念新颖的趣味读物,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商业文明、普及商业文化、传播商业意识非常有价值。

    我在1996年加盟新东方之前,曾经于1994年回国创业一年,结果大败而归。回头看,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自己“缺乏商业意识、不懂商业模式”。而这个缺乏,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事实上是一代人的事情。在“文化大革命”和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基本上都缺乏商业意识和商业思维。虽然在经济建设大潮中,人人都意识到了挣钱的重要性,却发现要创业致富,还得补上一课。欲望的释放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商业文明的建设却需要长久的工夫。时代对经济建设、商业成功的渴望和呼唤,与社会在商业意识上的薄弱甚至扭曲、个人对商业文化的陌生乃至盲目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痛苦的根源之一。人们只会感受到经济受挫之后的切肤之痛,但很少能意识到无法获得商业成功背后的商业思维和文化的匮乏。

  因此,我在阅读陈教授父女共同完成的这本对话集时,一边读,一边感叹,甚至有些羡慕他的女儿陈笛——中国人这方面的文化太薄弱、教育太落后,这是很多人奋斗失败、生活郁闷的根本原因。我知道陈教授在写下书中的文字时,心里想着要去影响的绝不是陈笛一个人,而是必将引领未来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青年一代!中国家庭非常需要这样的商业家教,中国青年非常需要这样的商业文化熏陶,中国教育非常需要这样娓娓道来、润物无声的现代商业价值观、现代人生价值观的浇灌。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教授的著作,是中国新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构件,值得大家珍读。

  我热烈地向读者推荐此书!

(作者为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家和职业规划专家)

展开全文
有用 4 无用 6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徐小平: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的回应

xingxing 2009-10-28 14:50:58

确实有很多人是靠争取得皇位的,这也正是《中庸》所反应出来的,他并不是反对竞争,也不反对直接竞争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该不该争。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要合理。该争就争,不该争就不争。
就想炒菜一样,客人喜欢咸一点,你就放多一点盐,客人喜欢淡一点,你就少放点盐。这不就很好体现了《中庸》吗?
我也很期望陈志武先生能够好好读一读《中庸》,然后用他的市场经济理论来看待传统国学。但是首先真的去看了。
大师南怀瑾说: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重点要看到:不故加曲解。

张小蛇 2009-10-28 14:28:51

  不偏不倚,不过头,谓之中庸。但是您觉得用不同的理论去教育小孩子是“偏倚”的吗?古人还有“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说法,那么看来也是很“过头”了?
  中庸是不软弱,但竞争性没那么直接,讲究不争是争,讲究以柔克刚,但是“直接的竞争”又有什么不好呢?锋芒毕露又有什么不妥呢?
  李治不争,反而成功,但是历史上又有多少靠主动厮杀争取到皇位的?比如赵匡胤黄袍加身等。台风刮倒大树,小草却没事,但是小草又怎知大树的与风暴抗击的乐趣呢?
  
  在古代,由于生存环境所致,大家都需要顾忌很多,生存、办事有很多明哲保身的方法。在现代,当然环境不是那么随心所欲,但是自我实现的空间还是大了一些,生存和做事的方法多了一些选择自由。所以,选择不偏不倚的生存之道,还是选择正面直接竞争的处事方法,都是一种自由。正如你可以用国学看陈志武的自由经济理论一样,陈志武也可以用他的那一套市场经济理论来看待传统国学。你觉得呢?

xingxing 2009-10-28 12:45:45

突然又想到一点很奇怪的事,《中庸》根本就没有反对竞争啊,为什么陈志武先生会说《中庸》反对竞争呢?中庸只是提出要做做过头,合理做事而已啊!

xingxing 2009-10-28 11:06:14

不用客气,其实我说这些话是希望你们能够去好好看一下国学的东西,真的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国学也不是不容许说的,特别是人说出来的东西都有可能出错。我曾经也对朱熹的话提出反对的意见。

张小蛇 2009-10-27 14:43:27

谢谢xingxing的提醒。但是我想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陈志武先生从当今社会的竞争角度来看《中庸》,觉得不太适合自己的女儿,不太适合当前的社会。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没有什么大错。国学传统是需要传承,但不需要天天供奉着。合适的阶段应该有合适的教育,这是选择的问题。比如,或许某一天,他女儿大了,经历过各种事情,回头来看国学的一部分内容,觉得会很适合修身养性的。

另外,国学不是不容许说的,国学的东西太庞杂,有精华,自然有糟粕。大家各人饮水,冷暖自知。

再次谢谢你。

xingxing 2009-10-27 13:32:58

有影响力更可怕,可怕的是乱说话。不懂国学装懂。看过《中庸》的人都知道,陈志武对《中庸》的理解很可笑

一江春水 2009-10-20 14:16:21

楼上的偏颇了些,留在国外就是为了安逸享受吗?国外有比国内更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有更好的研究条件,冒昧的揣测一番,如果陈志武当初真的回来了,未必会有今天的影响力!最多不过再出一个拍政府马屁的“主流经济学家”,意义何在?

波音公司 2009-10-09 22:59:25

您真幽默!爱国教授?!!这个标签太容易制造了吧,这个能为自己的安逸享受就撕毁国家公派留学的契约的人被称作”爱国教授“,不知是您的评判标准有问题还是这个社会的良知走偏了。

锋言锋语 2009-09-30 23:33:30

有机会一定看看

张小蛇 2009-09-29 23:00:03

徐小平是上一代人,痛感“缺乏商业意识、不懂商业模式”还情有可原。那天一个朋友看了这个书后说:真惭愧!我连一个小女孩都不如,到30多岁才知道边际成本是什么!

我们的教育体制里确实没有财富课,这是一本对很多人来说迟到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