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_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 > 无题
张大嘴呼吸 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1-05 08:01:28

无题


题记:其实是学院布置的读后感作业,发骚半会儿,憋出一篇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文章,聊以自慰

依稀记得还在本科时候,曾无意中在网上发现这本书的英文版pdf“The Unwritten Rules of PHD Research”,当时读过之后立马就有从小本升级为大博的信心膨胀之感。加上类似书籍自己确是读过不少,自己一度“恬不知耻”的在自己的求职简历上写上诸如“自我驱动意识强烈”的评价,对这类书的认识也一直停留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沾沾自喜之上。如今研究生生涯过去一半,幸得学院的一番心思,每人赠与一本中文版。对时间流逝难免唏嘘一番的同时,重拾此书,心中却是一般五味杂陈……

读研一年多来偶尔与周围同学的聊天,不经意间会冒出这样一个问题“到底适不适合做学术”,谈到“适合”,那便会说到“会学术”,关于“会”与“不会”,这可得好好聊一聊。甚至其还可以比方到一门功夫的修炼之上,拿查文献这个门派来看,百度知道就好比初入江湖,知网、万方之流就是初窥门径,谷歌学术乃至略有小成,诸如ISI之类可谓之驾轻就熟,各大不同种类内外数据库的灵活使用就是融会贯通,至于什么是心领神会炉火纯青恕我愚钝,也不知以何作比。在旁人看来,概览论之,“会学术”即掌握了众多门派的功夫,比如查文献,比如定选题,比如框架构建等等。有了这些招式,便有了御敌不二法门。这么看来《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这本书当真是如九阴真经一般,一旦习成,纵横天下,所向披靡。尽然如此,为什么早读此卷多年的我越来越觉得“学术”如高山仰止,如德,得修!如此看来,学术如生活,根本就没有“会”与“不会”之说。既然如此,那又何来“适合”与否呢?

我想他们将自己归为“不适合学术”的一类人无非如此几个理由,要么是感觉搞学术这一套事情太琐碎或者没有人教,导师太忙也无暇顾及,自己便望而生畏。用“自我实现的预言”反过来可以解释下,便是越感觉自己不会,越不会花时间“折腾”,随之便越不会。说到这里,大概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了了。无论“适合”与否还是“会”与“不会”,在我看来,生活与学术,就其过程而言没有本质的区别,终是一片江湖。在我这一年多的研究生生涯里,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写项目申请书,其所遇到的麻烦枝枝节节,细细碎碎,五花八门,无所不及,同时也一直细细品味着自己的不足与前进。也许是自己还年少,也许是自己还执着,很少有重读旧书的习惯,这次有机会重翻《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一书,如梦方醒,它却是秘笈,却不指导学术,教育的是生活。因为,学生也好,教授也罢,时间虽有长有短,但无不尽是过着学术的岁月,浓缩着生活的痕迹。如此秘笈,姑且另称之为学术给予生活的馈赠吧。

学术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姑且对比秘笈的目录来看,相信只要我用另一番话解释一下,诸君亦会有同感。【你想攻读学位吗】——“你想做成某件具体的事情吗,你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吗?”;【攻读博士学位的程序】——“做成某件具体事情的步骤,是否有迹可循”;【学术体制】——“社会阶级层次,你处在一个什么样子的环境当中”;【导师】——“你的父母,前辈,朋友以及那些你想成为的人,或称为精神导师”;【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借一臂之力的人际关系”;【阅读】——“多读书”;【论文类型】——“自我修炼的途径,亦可曰之涅槃”;【写作】——“在社交中表达你自己”;【写作结构】——“诸如敏于行而讷于言之类的对于自己行为的要求准则”;【写作风格】——“你的性格类型,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参考MBTI-M人格类型测试”;“写作过程”——“吾日三省吾身,修身的一些技巧”;【陈述报告】——“与父母的沟通,言行对于朋友的影响”;【研究设计】、【答辩】、【学术会议】和【答辩后】——“自我肯定的方式与程度,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表象”。

生命如轮回,一次次的触类旁通终将积累成为涅槃时的辉煌,亦是心灵的平淡。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