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规矩的一致性_规矩和爱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规矩和爱 > 爱与规矩的一致性
司马白羽 规矩和爱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7-10 22:07:59

爱与规矩的一致性

       在当下纷繁的出版中,亲子教育类的书籍出了一波又一波,理念也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但客观的说,未见得有理性的观点和方法。更有一些书籍,迎合父母们的功利目的,带着励志的色彩,把孩子当成了实现父母理想的工具。
  
   王涛博士的《规矩和爱》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首先在价值观上便令我领受。他认为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他不是父母的私属品。父母可以爱孩子,但却不能占有孩子。当下的不少父母,将孩子送进各种学习班,学弹钢琴、学击剑、学画画、学跳芭蕾……等等不一而举,不论孩子的抵触情绪多么强,父母们依然顾我。他们既不考虑孩子的天性,也不考虑孩子的兴趣,而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强制性的塑造。说穿了,就是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试验品。表面上看,这是为孩子好,实际上,这不过是自私罢了。
  
   作者的另一个观点也为我所推崇,即:尊重孩子。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因此动辄对孩子进行呵斥。实际上,孩子也有其人格,你不尊重孩子,就不要期望获得孩子的尊重。你所采用的方式,实际上也会被孩子所学习。威权教育表面上很有效果,但是却存在隐忧。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置换。
  
   作者肯定传统教育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传统教育的不足。实际上,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传统教育的更多一些东西已经遗失,而另一些人则呼唤传统,试图用传统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不论是全部否定传统,还是为传统招魂,都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他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完全的丢弃传统,引入西方的教育方法,很可能“水土不服”,而召回传统,则很可能沉渣浮起。传统的东西并非都是错的,但也不是万灵丹。我们必须面对当下,甚至面对孩子的实际,来教育他。归结起来,所有的孩子都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让他懂得尊重、礼让、感恩,悲悯,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爱;另一个是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
  
   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是教条。中国的父母大多不善于表达爱,尤其是那些对孩子责之过深,较为严厉的家庭,使孩子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难道他们不爱孩子吗?错。很可能,他们比别的父母更加爱孩子,只是他们的方法有问题。正确的方法,源自正确的理念。理念错了,再高明的方法也效果不佳,甚至走向反面。同样,即便理念正确,方法有误,仍然不能走上教育的正途。因此,首先要建立正确的理念;其次,找到合适的方法。理念是父母自身必须先明了的,而方法则建立在对孩子的了解上。不了解孩子的情绪,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盲目的,甚至鲁莽的去执行自己的方法,其效果往往不佳。
  
   关于理念,书中曾举过不少例子,这里不加赘述。其中一个理念令我印象深刻:不用情绪化的语言去安慰孩子。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孩子摔倒了,哭的惊天动地。传统的父母马上会敲击地面,或者用脚跺地,怨它摔倒了宝宝。实际情况却是孩子跑得太快,或者脚下不稳,导致失去平衡摔倒。表面上,这种责之于地的作法能够使孩子获得精神上的宽慰,但却在开一个坏头。即,孩子没有错,错在环境。一方面,这为孩子在精神上自我宽容给了借口,另一方面使他学会用哭泣来找到妥协点。这都是不妙的。因此,给孩子正确的规矩,是最重要的。
  
   很多成年人所犯的错误,追溯原因,大多都能找到童年时、甚至更早的源头。正要建立正确的规矩,在这规矩中充满爱,才能培养真正健全的孩子。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不但是一个有操守,善于自我节制,理性,有奋斗精神,还应该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自爱并爱人的人。
  
   以上,也算是我读这本书的一点心得吧。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