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结构比较清晰,总-分-总的结构,算是综述类的书籍。共有13种思维方式,每章各讲一种,后面3章综述。
每种思维方法里列举了很多名人(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例子,表明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及怎么用,最后再讲述怎么锻炼(大体是想象、文学、艺术、游戏),最后是思维方法的转化综合使用。
这本书可算做是作者总结人类思维的元模式,能引导人深入思考自己的思维方式,包括怎么观察怎么思考,同时列举了很多名人使用用这些思维方法获得成功的秘密。
读起来非常有趣,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甚至不禁想,为什么我没早点读这本书呢?
假如我大学时读过这本书,也许我会知道如何去观察,学会更好的画画;假如我初中是读过这本书,也许我会对数学和物理充满兴趣,减少对理科的恐惧。
不过现在看到也不算晚,最难的不是学习,而是思维方式,改变看待事物的视角,就是一种收获:
我比较擅长用文字和图形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方式偏感性,虽有理科学习经历逻辑的训练,然而不可否认,在具体思考问题时我还是比较排斥数理的,所以很多只是类似心里知道,却难以用大家信服能理解的方式传达出来;另外观察力也不够,尽管学画时仔细观察过色彩、光影的变化,比一般人对色彩的感知稍好,而那时并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没有像达芬奇画鸡蛋那般苦练,所以画出的景物总有些蹩脚。
回想起来,只有高中高考前,感觉似乎明白了各学科的真谛和模式,能够在头脑里对各学科知识体系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因此,高考时有一种淡然和超然,最终发挥不错。
其实,学习和成功,这也是一种模式的形成,过程是艰苦的,可一旦完成,便会有睥睨一切的自信。
可悲哀的是,进入大学后,再也没有像高中一般进行那么深入刻苦的学习了,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新事物,既新鲜又畏惧,有点像黛西面前的盖茨比,浮躁,努力模仿学习一切,而骨子里还是不够沉静;现在得为以前的幼稚补课了。
另外,书里给出了培养孩子各种思维方式的方法,并且一再告诫父母,“对孩子要多点耐心”,也许他在使用你早已退化的功能。
文中提到的大部分名人,都是跨学科的专家,除了爱因斯坦、达芬奇,提到比较多但我不太熟悉的有:纳博科夫、理查德·费曼、乔治亚·欧姬芙,值得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