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与解放》——A child is born_童年与解放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童年与解放 > 《童年与解放》——A child is born
童年与解放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04 00:01:27

《童年与解放》——A child is born

总算是拖拖拉拉看完了这本,因为对于我实在是难,而且最近沉迷在给破自行车喷漆、往墙上糊墙纸这类事情里根本无心看书。这本买了挺久了,起因是在大学图书馆看了它的姊妹篇《学校在窗外》,我当时看完觉得真是好,又特意买了《学校在窗外》和这本《童年与解放》,之前一起看的还有李崇建写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童年与解放》的主轴是人的自然能力,《学校在窗外》的主轴是人的文明能力,而《没有围墙的学校》写的则是台湾的体制外学校全人学校的故事,非常好看。这些都是需要反复重读的书,我现在看到的和能写出来的更是皮毛。我对这些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充满着仰慕,他们始终在深刻地提醒着家长和老师们让孩子成为一个人远比仅仅获得知识重要。


“用自己天生的能力与动力去结构与重建自我的世界观,是每一个人一生永远的功课。”



人的本来面目

人类的潜力是取之不尽的,因为人类是宇宙的缩影,宇宙的力量皆潜藏于人类身上,人类可以参与宇宙的一切领域与秩序。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方出生的每一个小孩都是整个大自然的缩影。大自然的力量皆潜藏于每一个小孩的身上,小孩天生地以他乐于且敢于体验一切的勇气参与大自然的一切领域和秩序。小孩勿需风帆,也不必依赖渡船,他像鸟一样无所畏惧,直奔向不可测知的未来。



这本书台湾版的封面是一幅“影子图”作者将其命名为《一个生命的诞生》,为作者的手绘,图画中蓝色森林里,一个裸背叉腰的人正端详着比自己躯体更为硕大的投影,作者借前言中与吴介民的林中对话阐述了此画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深意——原来我只想画出一种声音,这声音宣告着“A child is born”。蓝色的夜空是空荡荡的深遂,却像空谷回音似的能将小孩的裸身反映出他巨大的影子。这个巨大的影子也许是他未来走入成人世界的模样。通常我们都以为孩子只是成人世界的雏形,我则以为人之真实世界的起点在于小孩身上,小孩身上奔流的是人类祖先充满创造活力的血液。创造活力使人勇往无惧,文明世界的无端恐惧与人的不安全感,则使人老化。

人性的善恶之争从孟子、卢梭的性善论到荀子的性恶论,基督教的原罪说到洛克的白板说,自古的哲人都企图说道什么是人类的本来面目,苏格拉底说:“Know yourself”,知晓什么是人性的本质我们才有资格谈论回归和解放,正如弗洛姆说“了解是爱的基础。”作者不同意康德所主张的先验的绝对理性与实践理性而认同于存在主义者所倡导的“存在先于本质”,认为“由于人的形象,并不预存于上帝的设计之中,因此人生来便被抛弃,犹如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夏娃一样,人要去创造自己的形象。”人类的文明是一种普遍和抽象的经验,而人的存在是具体而特殊的。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过程是皮亚杰所指出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是由知觉而理性,由具体而抽象,由特殊而普遍的过程。照存在主义的说法,人的本来面目作为特殊的存在是优于人的文明的,所以文明作为工具而非本质它的发展不能掩盖个体的存在。由此,作者引出人本主义的观点:“人如果有本来面目,那么人的本来面目,便是人要成长、要发展的原始创造特质。

什么是原始创造特质?作者用相当篇幅对此进行了论述:  
        一、辨认特征与无边好奇。  
        二、生之勇气。 
        三、宽容无邪、不存偏见。  
        “正是这些特质使人的幼儿来到人世后的数年,便从不如青蛙蚂蚁的智力发展到万物之灵的水平。”

作者提到人类学家霍佛曾谈到澳洲某个部落的族人不知如何计算数目却有着特殊的辨认能力。族人训练52只猎狗,清晨外出打猎,翻身上马,回头目光一扫便知52只猎狗是否全在。作者认为这正是儿童生来善于抓取特征,辨认异同的特质未经文明冲刷在部族的残余。作者笔下儿童绘画也并非简单的轮廓上的描绘、勾勒,而是这一事物的声音、温度、气味、亲密…的整体表意,简言之,“儿童透视世界的能力是整体性的与洞察性的,而不是分析性与描述性的。”

关于作者阐述的儿童无畏的生之勇气,我很轻易地就被深深打动。孩子天生怀抱着无比强大的好奇心,还不会说话走路他便开始尽自己最大所能用嘴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在未受大人制约前,孩子天赋体验万物的无比勇气。“小孩不怕跌倒,跌倒是他以他的身体融入周遭世界、干扰外在事物的秩序时,必须付出的成本。但他从不计算成本,只因体验是他生命成长不可割离的血肉。”幼儿为了学习走路、说话其实经历的失败并不比爱迪生少,但是他并不以从失败中站起来为荣,失败压根不能累积成压在他们头顶的巨大耻辱(正如本书这一节的标题:跌倒的次数没写在脸上),反而是长大后的我们,时常轻易地感到挫败和耻辱,只是因为我们把人生来对事物的专注和努力转化成了对人的竞争。可当我们丧失天赋的生之勇气,为了避免挫败什么也不愿再体验之时,也就到了我们我们僵化枯竭、面目可憎之时……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特蕾莎做了一个梦,梦见托马斯和萨宾娜做爱却命令她站在角落,那痛苦使她痛苦不堪,她用针刺入自己的指甲企图以此取代心灵之苦。当特蕾莎向托马斯叙述这个针刺指尖的梦时托马斯立马拉住了她的手,吻她的指尖。“因为那一刻他自己也感到了指尖痛,如同她的指尖神经连通着他的大脑。”我时常想到书里的这个场景,因为我深刻地认同了昆德拉,同理心是人类最高贵的情感。幼儿时期我们通过听故事感受小三毛流浪的凄苦,辛德瑞拉的哭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孤苦无依…通过这种投射和定影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慢慢由自己为中心向外延伸。儿童不存偏见地爱所有民族,所有动物,亲近自然界的万物。人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出知识和文明的,而不存偏见正是比较的前提。“将儿童天生没有偏见的特质,借助知识加以定影,便是人类爱的教育,也就是人本教育。”




文明不是一种死的礼物

吸取知识不经过体验,只靠记诵或单向地接受,知识就会死去,会变成教条,变成装饰,变成虚有其表的社会地位与权力。死的知识使人从人的自身异化出去,知识不再是人的一部分。相反地,人变成了知识的工具,人异化到死的知识中,如果在这时候死的知识又被他人利用,人也就变成了他人的工具。人更不再是目的。



1991年,波斯湾战争爆发,两个世纪前,康德提出“人即目的”。两百年的时光,人类的生产力早已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我们挣脱了宗教的锁链,我们不再是为上帝服务的工具,君主也不再是我们的神和天,可两百年过后,十几万人瞬间在炮火中灰飞烟灭却不及一个战士凯旋的手势抢眼。海湾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是高科技飞弹的追逐、回航战士的凯旋,千万民众血肉模糊的尸体,炮火中妻离子散的流民绝望的呐喊在军事高科技和新闻的全面封锁下只是黑暗中的一个泡影。
“波斯湾战争最深刻的意义,便是人被剥夺反省。”作者形容海湾战争的士兵是“空心的士兵”,他在天上投下炸弹看到的却只是圣诞节烟火般的奇观……他杀人不知眨眼却不知晓自己的残酷……

其实作者通过波斯湾战争很形象地说明了人的体验丧失反馈与反省给人带来的悲剧效应。人的智慧并不是来自康德所说的先验,而是来自与世界的互动,我们通过世界直观的反馈检视和修正自己。当文明隔绝了人与世界的互动,当知识与个人的体验断层, 知识就会死去,变成教条,变成操控我们的工具。人需要通过自身的体验,在与世界的互动和印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智慧,中国的应试教育却用书本将孩子与这个活生生的世界隔绝开来,孩子囿于书本和考试就如同狮子囿于铁笼,鲨鱼囿于池塘。应试教育使得知识不再是知识本身,知识沦为提供文凭与地位的工具,而人自身,远离知识乐趣的本身,沦于知识的附加价值中。文明不是一种死的礼物,而是千万年人类智慧的结晶,生活在文明中,我们要的不是选择被文明淹没而是万万不可忘记相较这种抽象的智慧,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屹立于世生来便被赋予了最宝贵的财富。





教育的目的在于拓宽经验

“教育的目的要拓宽经验”的意思是:将人对周边环境的直接体验,借不断的观察思辨与印证推广,延伸成不同时空与普遍形式的经验。

阅读、影视剧之所以有着别样的魅力,大概是我们端坐于家中便能由书本或者互联网体略到不同时空、不同情境下的故事。我们仅借文字就可在脑海中惊呼世界的绮丽风光,在古今穿越,感悟素未谋面之人的悲喜。文明,给我们的是一种高度,在这个高度上我们得以俯瞰,让孩子自我中心的体验可以借此延伸,发展出一种宏观和普遍性的情感,而教育实际上就是给孩子走向世界的桥梁。
作者敏锐地指出“人本教育不只是要解放孩童的心灵,也要从教师的自主性去寻求教师的思想解放”,“循规蹈矩的受教育历程、狭隘安全的成长经验,再加上未经解放的教义式思维,使为数不少的老师永远无法了解出现在他眼前的不同阶级、具有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施展权威与诉诸道德的拒斥,是填补这些鸿沟最方便的手段,也是掩饰教育者本身最无能的最廉价的处方。”
儿童文学给儿童的应该是辽阔和无限,让儿童的世界通过大人提供的素材伸向无边的落日、伸向星空。老师应把自己看作儿童与环境互动的重要的一部分,让孩子乘上文明的巨轮得以驰骋于这个奇异诡谲的浩瀚宇宙,让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无畏无休地开展自己生命的历险之途,而不是作一个知识饲料的喂养者、一个教育的控制试验者。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