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春天的某一个傍晚,我站在南大教学楼的门口,等一个朋友。门前的梧桐树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天空开始飘雨。学生们骑着车,踩着落叶,从教学楼正对面的校门口走进来,走出去,来来往往,恬然,或是匆匆。
我第N次地想,嗯,真像个大学啊。
我忘了我是第一次去想还是最后一次。
我想 ,倘若这四年,我是在这里,或是任何一个看上去听上去该属于我的大学里,度过,那,会是怎样呢。
我在先锋书店里买了一本《精英的阶梯》。薛涌的思想很简单,事实上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但是他写了好几本书。不能说他啰嗦了他的思想就没道理。但也不能说他的思想有道理他就应该啰嗦。总之,就是这样。
薛涌的书里提到一个事例,一个可以去上哈佛之类名牌大学的孩子,非要去什么佛罗里达大学之类的地方,因为那些学校在国家橄榄球比赛中有很好的成绩,孩子觉得这样的学校很“酷”,而自己的目标就是要过一个酷酷的青春。毕竟,“这是一生中最好的一段日子”。
事实上,美国的很多大学,就是那些中流一些的的,不能跟哈佛耶鲁比学术的,大多依靠体育成绩当作广告效应招揽优秀学生。若是在全国橄榄球比赛中杀出一匹黑马,即使原先名不见经传,也能立刻引起全国关注,申请率激增。
上大学,不只是为了学知识。倘若只是学知识,你可以在家自学。效率说不定还更高。上大学,是要感受大学的“生活”,朋友,社团,运动比赛,辩论会。我们学知识,更学着与人交往沟通,学着组织与协调,充实地度过人生中最美的这一段时光。
这样的东西,多么的冠冕堂皇。到了找工作面试的时候,我们都说得很溜。
但是,事实上,我们这人生中最美的一段时光啊。
我们可以被责怪。荒废总是自己的事。怎样的人生总是自己的选择。谁让你天天泡网吧的,谁让你翘课睡觉的,谁让你空虚就找女人不知道找点精神食粮的。回过头发现不是你上了大学是上学上了你能怪谁。
但是,大学,就没有那么一些责任吗?
早已不想去抱怨。当年,我说,我有什么资格说这学校不好,我在这也并不是第一名啊。若是我在这是最优秀的,那我才可以鄙视。
现在我甚至无法知道这几年我所缺少了的到底是哪些,有多少。于是无从抱怨。没有人知道“如果”。
我只能对别人说,都四年了,都要毕业了,你还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吗。
他说,接受,不意味着甘心。
当年,人家说,这里出来的,“也”有进了很好的公司的。“也”有考上北大的研究生的。就是在北大,“也”有找不到工作的。所以你在这里好好努力,不会差。
当年,竟还认为,是啊。
进了很好的公司又怎样?这就是大学的目的?考上北大研究生又怎样?我们生命中最美的哪一段已经没有了。青春已经没有了。感受已经不一样了。而名校研究生,事实上,在那些现实意义的层面上,是不如名校本科生的地位的。
书的最后,薛涌说他劝的高分撞车的侄子一定要复读。他的理由很简单。
他说,你想想国家一年投到北大清华的资金有多少,平均到一个学生是多少;而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又是多少。同样的学费,得到的回报差了很多倍,你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能等一年?
看到这句话,真的怔住。当年,为什么人没有人给我算这笔帐???
当然,有人会说,一年的青春价值多少?
但是,四年的青春价值多少?
当然,你在名校,“也”可以过得很荒废。其实,这个“也”,已经注明了,什么是普遍。什么是异类。在名校,你毕竟有了这个平台。你可以用少一些的付出,得到多一些的回报。你可以只是过普遍的生活,那并不至于成为名校的“也”。
而在一个普通的不像大学的学校,你可能要付出很多,才能成为普通学校的那个“也”。
愈发觉得说得语无伦次。总之我人生的最美的时光是结束了。我怎么去回顾呢。
又要是高考的季节了。怀旧早已无意义。只是。。那些高分撞车的孩子们,不是因为家境问题急着读书工作的话,还是,去复读吧。。鼓起勇气去复读吧。。去一个配得上你的学校。配得上你的青春。配得上你人生最美的那一段。
当然,现在首当其冲的,还是高考要努力考好,别撞车,呵呵。(貌似现在报志愿方式会越来越合理,撞车现象会越来越少吧。那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