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并不可怕_美国语文(上下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美国语文(上下册) > 黑暗并不可怕
[已注销] 美国语文(上下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1-14 17:11:22

黑暗并不可怕

我以我全部的热情,和我作为一个人,一个读者,一个母亲的真诚,向所有读者推荐这套书。

迄今为止,这是我读到的最让我感动并且振奋不已的教育类书籍。

我为其中的道德感所感动。

长久以来,很多美国文化的宣扬者,都在强调其自由主义和福利的一面,而很少介绍美国的宗教,在大多数国人心目中美国只意味着个人的自由和金钱,更有歪曲者将美国描绘为一个放荡的大巴比仑,似乎所有美国人都过着好莱坞电影明星般的奢华堕落的生活。
无论是宣扬撒旦的反美者,还是鼓吹绝对自由的崇美者,我都看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啊。
不是疯狂的崇拜,就是疯狂的憎恨,一个恨不得五体投地跪拜,一个咬牙切齿的诅咒,双方都神魂颠倒。

作为一个从没有海外经历,最远大概只到过郑州的普通读者,作为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人,我只是想依靠自己的判断去评判,对双方都保持距离。因为中国人是个极端的民族,很少理性思维,知识分子更是对此推波助澜。

在我的眼里,我的心目中,美国首先是一个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国家。
我不能想象一个缺乏信仰,道德沦丧的国家会是一个世界强国,即便是在纯粹唯物主义的古罗马也要有西塞罗这样的宣扬道德的人。因此,我对那些老是宣扬美国自由就是为所欲为的人感到十分的荒唐,我也绝对不相信那些关于这个国家如何如何个人化的传说。我反而相信,那是一个有森严教规和烦琐法律的地方,不如此不足以截止物质欲望和人性的贪婪。所以我个人最喜欢的美国小说就是《小妇人》,一本具有浓厚清教徒伦理的文学作品。


当我偶然在书店看到这套书的时候,翻开第一页就被深深的震撼了。
那映如我眼帘的故事叫做黑暗并不可怕。

--威利,你能到楼上把把我的针线垫拿来吗?
--我怕。威利说。
--你怕什么?妈妈问
--我怕黑。
--黑是什么呀,它只是一个影子而已,看,我把手移开,就亮了。你看,你在墙上的影子会伤害你吗?
--妈妈,我相信它不会伤害我的。
---对啊,黑暗只是笼罩世界万物的大影子,当你再大点,我就会告诉你制造阴影的原因,我希望你成为一个不害怕影子的勇敢的男孩子,你现在敢去替我拿针线了吧?
---我敢,妈妈,我这就去。
--谢谢,我勇敢的小男子汉,你看黑暗没有伤害你。


这个短小的故事立刻就打动了我,因为想起自己的小孩子那本《校园安全手册》里,最多的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防止被拐骗,被车撞的东西,并且荒唐的教育小孩子不要以貌取人,不要相信除了已知权威之外的任何人。
当然,世界上是有坏人,而且在很多地方还有不少,但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恫吓和畏惧。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相信任何人。
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终于明白这世界原来是一个可怕的骗局,人人都心怀阴险的目的,而面对这些只有消极的逃避和冷漠,权威也不能随时的提供保护。最重要的是只能相信自己。
但是,我怀疑一个谁也不相信的人,会真的可以只相信自己。
到最后,我们的孩子都成了冷漠而自私的人,最严重的是没有信仰。
一个极端的怀疑论者最后是走向否定一切,蔑视一切,是暴力和疯狂。

我在这套书里读到最多的是,爱,诚实,奉献,这就是一本宣扬宗教伦理的道德启蒙读物。
具体分为,亲近自然,动物亲情,正直诚实,勤奋友爱,坚毅勇敢,同情善良,自尊自立,人际沟通,求知思考,快乐人生几部分。

在有关自然与动物的选文里,我感到和中国类似的选文不同之处在于,美国人眼里的自然生物是活的,动的,有人的灵性,是活生生的在人类身旁的,而我们头脑里的自然和生物一定是要去野外或者动物园之类的,要么是古典山水中静态的美感,要么是可怕的大老虎。
书中重要的部分是宣扬诚实的美德。
我想,美国是一个商业立国的清教国家,按照韦伯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商业是建立在教友的互相信赖的基础之上的,讲信用,重契约,具有鲜明的宗教精神。这种教育也培养的是讲究行规范的诚实的商人,所以充满了知错就改,勇于担当的道德故事,这一类的故事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傻子编的。比如,一个穷寡妇去向商人借5块钱,那人给了她一张支票去银行支取。银行的人接过支票却发现上面写的是50元,就告诉寡妇。寡妇说,自己只要5块钱,是别人开错了。
银行的人却递出500元,说那商人说了只要她诚实就给她500元。

这样一个故事在中国人看来一定是疯子想出来的。
假如换了我们中的一个,会得到那钱吗。

所以我们中国人一向自诩有怀疑一切的能力和占便宜的本事,却从来做不成美国商业那种建立在诚实讲信用,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大买卖。我们总是喜欢耍小聪明,投机取巧,走捷径,撒谎成性。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道德伦理都是空的,虚的,高高在上的,是士大夫阶层的一种修养,既然只是一种修养那就不是谁都能达到的,所以孔子总是大喊道德伦理秩序规则,也是看到了中国人骨子里那种自私和叛逆的个性。但是他所宣扬的道德只是一个阶层的东西,华而不实,象中国人所说的,是面子。不是实质的,不是发自内心的,说到底,既不是法律也不是宗教戒律,而仅仅是一种装饰。
因此,中国人高喊了两千年的德,可总是缺这个东西,原因很简单,那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一种外表修饰,谁心里都不相信这东西。
这本书的诸多道德故事,非常实际,看似简单易读,却有强烈的道德警示作用,给我的印象就是道德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中,并且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仰,整个社会都认同,做一个老实人是有福的,上帝会回报的。


培养儿童从小具有勇敢和独立精神也其中的重点,有一篇叫做小证人的文章,写的是一个9岁的小姑娘在法庭上勇敢指认罪犯的故事,我读 后真的很触动。一个9岁的女孩子,居然就要被带上法庭指证罪犯,难道这不是太残酷了吗。
我仔细想想,这就是美国人法制精神的体现,从小就要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否则不能够建立一个实行法制的国家,这是公民的义务和权利,这两者从来都是相互联系的。不逃避,不畏惧恶,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令我感慨不已。
还有一个故事叫做敢于伸张正义,说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文中写到,无论我们站在真理的一边是多么的孤独,但是上帝不处不在的看着你,因为在每一个社会,无论多么腐败,多么邪恶,都有敢于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人。

美国教育最引起我注意的一点还有他的务实性。
除了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还特别强调了实践与知识的联系。
在时下的中国,有一种顾弄玄虚的学风,一个小学生被要求写作完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作为,被要求解答一些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我常常对着小孩子的作业发愁发呆。因为我都不会解答,也许是我太笨了,而中国的教育是培养精英嘛,会做出失意和诗意的诗的人才是聪明人。而我是干巴巴的,不会做诗,只会做饭。

以前我也读了一些在美国的中国人写的什么哈弗女孩,精英的阶梯之类的书,我还以为美国是个很精英的国家,一定都是大学毕业,个个是精英。后来听海外回来的亲戚说,美国超市的收款员很笨,不会手速算,半天数不清零钱。
美国不是个个精英吗,怎么还会这样。
我们这里倒是大学遍地,博士成堆,都会写诗意和失意的人生啊。

书中有一篇叫做劳动的文章这样写到--
每个孩子都应该熟练掌握一些生产行业的技能,这并是要他一定追求这个行业的工作,而是为了让他在更为终爱的行业万一失败的时候,无论何时何地都用得着一份技能。千万别让他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成功上,生产部门为提高效率进行全面的训练,能够保障孩子不伤害自己和懂得自尊。
美国人一向以所谓成功和机会闻名于世,我却发现了他们其实很实际,从不空谈,他们宣扬成功,也承认普通人的价值,劳动不分贵贱等级,所以据说美国人动手能力很强,不以动手为耻,动脑为高,我钦佩这一点。
这是我最后下决心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买下这套价格不菲的书的原因,我不想自己的孩子做不了精英就心怀愤懑,鄙视一切普通的劳动,以劳动为羞耻,不能万般皆下品。
假如真有所谓的精英教育,那就是当代中国的教育,不过这精英两字俨然已经走了形。

培养人,有宗教信仰和道德的人,自立勇敢,坚持实践的人,是这本书的宗旨,它打破了我很多美国皆精英的思想。
一个国家要有精英,但是更要培养普通的公民。


知识就是力量,这完全取决于将它用在什么地方,它即可以成为幸事,也可以成为祸害,只有善良的心灵才能使渊博的头脑造福于人---引子本书《知识就是力量》。

孩子们,我希望你们懂得坚持的价值,不管任何时候,当你没能做到你想要做的事情---一定是正当的,你要记住,再试一次。
---引子本书《坚持》。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缺乏其他任何一种东西,但是两样东西不能缺少,那就是道德和信仰。

尽管我很推崇此书,但是还发现了其中不好的一篇文章,写的是英国殖民印度期间的一次与当地人民的一场战争中的小故事,虽然文章的本意是宣扬忍耐和希望,但是去做殖民者究竟不好。
这点要认清。

补充,由于现在的人太聪明太爱怀疑人了,我郑重声明,自己只是个普通的读者,家庭妇女,不是书托。

展开全文
有用 4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黑暗并不可怕”的回应

农夫 2016-09-20 16:28:01

下单!

椰子和鱼 2016-06-02 14:36:26

谢谢你,A,我马上就要硕士毕业了,可还是会回来看看你写的东西,你说的这些,道德、诚实、坚持、实践、信仰,每一次都会给我帮助。

Chris 2016-04-17 22:39:34

你真的只是个家庭妇女?....写的真好

. 2015-03-09 23:52:50

首先,在中国,普通人群中,基本上没有楼主这样的母亲,其次,在中国都当妈还看什么书啊。所以捏,楼主挺多是个小青年,吧。

吕何甲 2011-03-07 11:03:30

谢谢你的书评!
正在听配套的mp3,学习中
读完一定像楼主一样分享心得!

atfirst 2010-12-21 11:33:04

做好校对工作啊 错个吧单词很影响心情

Holybird 2010-12-21 11:20:10

作为出版者,此书能得到您如此嘉许,理解增添我们工作的动力.此书的英文原版即将问世,共6册.欢迎您关注并指教-Holybird

[已注销] 2010-12-20 12:25:59

我不懂英语,觉得还可以吧,从专业的角度可能不太精确,但是,我看中的是其中的道德品德教育意义。

atfirst 2010-12-19 18:03:51

你真能写啊

这本书翻译的怎么样啊?或许就不该问不要报什么希望,随便找几个人就翻译了,还不如放上英文原文,还便宜。不知道英文有错么?

[已注销] 2010-12-17 19:19:57

此文道出了为何我会对美国如此热爱

[已注销] 2010-12-05 10:42:39

我个人以为好就好在作为我们心目中物质丰富,人民自由的国家,它教育的本质不是鼓励人们更聪明更有财富,而是如何培养有德行的公民,宣讲的是友爱,关怀,诚实和善良,所以我很感动也很震惊,可能做读了太多精英教育的人来说,这书很幼稚很教条,但是我认为美国的强大就是建立在这种对公德的认同之上的。

洪太阳 2010-11-21 06:57:35

这套书真这么好啊!
我一直在犹豫是否买这套和另一套英语的
谢谢推荐啦

[已注销] 2010-11-17 13:51:46

问题是写的不好,想看的人太少,我很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书。只可惜我一无能二无名,说话不如名人放屁。

月黑风高 2010-11-16 17:31:56

你真能写啊。。。

LuLook 2010-11-16 11:20:27

~我一直把LZ说的“中国的道德伦理”理解成“当下中国主流所鼓吹的道德伦理” 可能我是把自己的观点套用在LZ的想法上了,还真的没细琢磨过

玄羽 2010-11-16 10:48:36

很好,虽然有些观点我不赞同,例如“中国的道德伦理都是空的”之类,真正有德之人将何以自处?
我一向反对把人归类,然后一棒子全打死。

LuLook 2010-11-15 14:06:00

我已经在卓越上买这本书了,从你的书评里看到的故事对我很有帮助:)从我做起,先克服自己的弱点,做一个勇敢的人。

[已注销] 2010-11-15 13:04:23

成天想学人家美国这个那个,我看先学学怎样培养有德行的公民吧!否则全部白搭。

LuLook 2010-11-15 08:44:28

嗯,是的,我相信一切都是公平的。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定是有原因的。完完全全同意你的看法。

[已注销] 2010-11-15 07:44:08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深恨目前中国教育的脱离实际,顾弄玄虚,急功近利,金钱至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更聪明更精英,而是一个德字!没有德,一切都是空谈!无德比无知更可怕。

LuLook 2010-11-14 19:17:20

看你的评论才知道有这本书,现在想去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