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大学_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 遥远的大学
言立方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6-07 11:06:56

遥远的大学

把案头谢泳的《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看完,五味杂陈。遥想上世纪70年代杨振宁、王浩、任之恭、陈省身、何炳棣等西南联大留美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出现的失察,反观今天,我们能够看见的盛世繁荣景象。历史仅仅走过了三十几年的时间,个中观感,个中滋味,我该问的是,为什么出现了那样的反应呢?书中说道,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对国家统一太寄予厚望了,一不小心就走向了民族主义的极端上去,看不清楚浮华掩盖下的真相了。这一点与当年罗曼·罗兰和胡适访问苏联的情景颇有相似之处,即使今天,对于外宾、国宾的招待还不是要提前预演、排练,最后,自己对自己的造化意淫不已。
西南联合大学,完全由于抗战的爆发,犹如台湾的现状完全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从1937年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到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秉持着“刚毅坚桌”的传统,坚持到1946年解散。西南联大在战时条件下是成功的,它秉持的风气,它培育的人才,它的坚持一直到见天都是一个现代大学应该反思的范例。
我常想,为什么对那样一个大学感觉亲切呢,因为大学的独立性,教授治校,没有校长,只有三个大学的校长组成的常委,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当然,设立这样一个大学离不开政府的决策,那就是1937年的庐山会议,来自傅斯年、胡适等人的建议,当时,他们的建议有四:一战时常态化教育;二重视同等学力;三大学独立;四杜绝无知疆吏的干涉。
陈立夫就任教育部长之时,对西南联大颇为痛心,但也无可奈何。统一教材、同一课程设置、政党进校这些教育部的规定被一一敷衍而去。对此,能用什么样的观点对待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似乎显得很唯物主义。其实,历史不是“唯”一的,比如唯物,唯心,唯性,等等。历史应该是多元的,所以应该是多“唯”的。对于,这样一个抗战时期特殊阶段的特殊大学,应该有存在的必然性。因为当时的教育部试想了三所联大,西北联合大学,东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者没多久就解散了,后者根本没有联合起来,唯有西南联大坚持了9年之久,并培育出许多国际顶尖的人才,杨振宁、殷海光、王浩等等。
西南联大的成功离不开教授,更离不开学生。在那个教授具有相当高的自治权的大学里,教授们前后一共有179位,而大部分有留学背景,蒋梦麟、梅贻琦就不必赘言,费孝通、钱钟书、华罗庚、陈寅恪、冯友兰都在列,大学分为文、理、工、法商和师范五个学院,最后1946年解散的时候,师范学院留下建成了云南师范大学。
在魁阁、大普集两个地点,有着现代学术集团雏形的影子,他们分别是费孝通等人的社会学研究基地,一个是汤佩松等人的实验室。在融合了中西文化的教授身上,体现着现代学术精神的传承,看来,西方的地方在进入到中国之后一直就是水乳交融的,谁说要抵制西化的?就是在他们这两个研究集团身上,我看到了现代学人的精神。
而历史的发展总是跟人开玩笑,这样的优秀传统却没有继承下来。断层了。1949年建国之后,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被改造成一个工科院校,对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打击由此拉开序幕,到1957年的反右中,大量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和教授遭到打击。再经过“文革”洗礼,基本上算整肃完毕,这样,留在大陆的学者,再也没有当时的气候,只有留学的他们才留下了今天的建树。这个时候,真的让人感叹了,即使战争频仍的年代,我们的优秀精神,民主传统都在大学里延续着,谁知道到了新中国却出现了断层呢。
关照西南联大,看看今天的中国大学,无不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书记是第一把手,校长第二。怪不得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内,教务长(英国人)压根搞不明白党团的东西怎么能到学校里来发展呢?幸哉,幸哉,这个学校是董事会制度,并没有在书记的领导下开展校务运作,一切都是全新的,对那个愿景和使命,我倒是不很看重,不过,冥冥之中,我觉得两校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希望这种感觉能够继续下去。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