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思维的革命_全新思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全新思维 > 从技术到思维的革命
月下飞天镜 全新思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5-17 16:05:49

从技术到思维的革命

这本书里有个观点很发人深思。作者站在全球视角,认为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的大制造工厂。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西方国家是产生创意和战略蓝图的地方。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低廉,适于做大规模的重复性劳动。小到车间工人,大到软件工程师,都是廉价劳动力。

这个观点一下子把许多问题都解释通了。每年我们有那么多的人出国学习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然后顺利在当地找到起薪较高的工作。我们并没有抢他们的饭碗,因为从全局视角看,这些职位就是给我们的。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经过这个逻辑的解释,就显得更荒谬了。我们只是承担着世界大分工里自己的责任罢了。没有哪个国家能靠抄袭独霸世界。这样一来,“学好数理化”式的中国教育也不无道理。因为中国本身就需要大批的左脑思维的人来做这些重复劳动。

作者是美国人,本书的写作立场也是基于美国社会。在中国当下的环境里强调右脑思维看起来还为时过早。但是借鉴一下也无妨。何况个人的发展也没必要受地域的限制。

那么右脑思维的优势在哪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人际沟通的有效性上。在作者提到的六个感觉(six sense)里,至少故事 (story)、移情(empathy)和玩耍(play)这三个是直接和人际沟通效果相关的。也就是讲好故事,理解对方,富有幽默感。现代社会信息过剩,所以沟通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产生决策层的大创意。而右脑思维善于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抓住本质意义。故而在决定一个项目的大方向上,右脑思维也占尽风头。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其他三个方面:设计(design)、协同(symphony)和意义(meaning)。要有美学观念,以小见大,探寻根本。其中,作者很强调意义,说“现在社会金钱已经不是货币;人生的意义才是。”这句话很让人感动,因为超越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但我认为,这同时也是精英主义的。所谓探寻意义,需要相当的悟性,还需要摆脱现实的困扰,而不是简单的右脑优势,因而非一般常人所能为。设计和协同两个章节还是具有普适性的。

总体说来,在这个太需要相互理解的社会,让占主流的左脑者眼前一亮,看到被忽视的另一个庞大群体,是一件功德事。同时,这本书也是右脑者的强心剂。右脑者不应该局限在用自己的技能做有限的工作上,比如设计师、导演等;也应该参与到主流的决策岗位中,成为乔布斯一样的创意型企业家。我认为这是一个从技术到思维的革命。一个人的各种能力或者修养会反映在他做的每件事中,我们不需要非得搞艺术才有创意,也不需要非得搞科学才有逻辑。尤其对企业的高层决策者而言,左右脑思维都不可或缺。

对于探寻意义,如何融汇贯通各种能力,从而在生活每个方面都尽情发挥自己,推荐延伸阅读:大卫·林奇的Catching the Big Fish。

展开全文
有用 6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