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为何成为“道德洼地”?_培养精英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培养精英 > 精英为何成为“道德洼地”?
愿无违 培养精英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2-23 12:02:21

精英为何成为“道德洼地”?

原本带有褒义成分的“精英”一词,现在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嘲讽。尤其是在一些“草根”眼中,“精英”多是脱离大众,利用信息不对称、专业门槛等谋一己私利的既得利益者,从而被当做“道德洼地”。

  这一指责,本质上是出于对“精英”们的不信任,尤其是在他们面对权力或金钱时。传统意义上以“立德、立言、立功”自许的“精英”已渐渐褪去道德上的光泽,同时不可避免的陷入到道德的泥沼中去。为何如此?除了“精英”自身的负面说法外,笔者想起了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当时,父母经常说的两句话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聪明保一人,富贵保一家”;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是为自己读书,不是为别人。这几句话意义很明确,便是读书出头成为人上人,以及成为人上人后保证小我、小家的生计——这一精英培养方式的关怀视野明显狭隘、自私,但用这套去教育子女的民间家庭应当不在少数吧。衡量什么就会输出什么,对以这种方式输出的“精英”,非亲非故的大众天然不会有几分信赖。

  所以,与其对中国式精英进行盲目的“道德审判”,还不如从教育养成的角度进行反思。“卧底”美国教育界多年的中国学者薛涌,用一部《培养精英》详细介绍了美国的精英培养模式,有利于我们有的放矢的比较、借鉴。

  在《培养精英》一书中,薛涌的核心论点是:美国社会是由公民组成,而非由社会工程的“零件”、“螺丝钉”所构筑。他认为,美国的教育精神是先塑造人,然后再谈专业,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否则你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技能用到人身上。对那些在苏联模式下被当零件锻造而又自以为是的“精英”,这是很恰当的一课。在美国,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如何对自己的生活作出选择,而不是在一种高度专业化权威主义教育体制和哲学下,掌握别人需要他们掌握的技能。教育与训练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育不仅传授着知识,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绝的人文资源。

  不难发现,薛涌笔下的美国教育精神正如孔子所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但不知从何时起,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接受了架着眼镜从ABCD中选出正确答案的学习方式,不为兴趣多为找个好前途。这种功利性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多的是一知半解的空头理论,缺乏社会关怀和公民意识。

  相反,美国实行了德育和智育并重的基础教育,他们对青少年儿童的品格教育有一种很强的危机意识,每当媒体上出现腐败政客、吸毒明星、贪婪商人时,人们的本能反应是这些人的早期品格教育出了问题。美国教育形成了一种共识:对孩子的教育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未来,一旦孩子的品格教育出现问题,整个社会、每个人的子孙后代都要为之付出代价。

  在这种制度下培养出来的“精英”,他们的游戏规则不仅仅是谋取个人福利,更会为社会福利而奔走的人文关怀,因为这不仅有关道德品质,还涉及到具体的“福利”。薛涌说,“生意场上,你赢得人家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人家有着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你最好是把和你生意有关的人都看作是志愿人员。他们如果不感到和你接触有意义,而只是赚几个钱而已,他们早就干别的事情去了。”也就是说,具有人文关怀的公民是美国教育的目的,自然也就成为精英圈的游戏规则之一。难怪薛涌会说,“在美国,大家平等,医生对病人并没有无可置疑的权威,你必须自己去赢得病人的信赖。而在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病人不过是医生权威之下的一个有问题的东西,而不是人。”

  可见,从小实施人文关怀的教育训练,不仅能使人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还有利于整个社会关系朝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