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寄死归的修行之路_生死学十四讲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生死学十四讲 > 生寄死归的修行之路
乐啡•莫尔 生死学十四讲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9-26 21:09:35

生寄死归的修行之路

    《生死學十四講》是慈济大学余德慧教授的课堂讲稿,作者以海德格尔巨著《存在与时间》中的“常人”、“此在”、“向死而生”为起点,描述了我们生寄死归的修行理念。
      在文中,余氏认为我们生命旅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心智自我阶段和默存存有阶段。心智自我阶段又名常人专政阶段。该阶段,顾名思义,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常人式的生活方式。所谓常人,“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也许你自己也是——他们非常关注外在的一切,总是想着聚敛财富或是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以至于彻底丧失了真我。这样的人,他们关注外在远胜于内心,所面临的问题便是——他们看别人的脸色来决定什么是自己需要的或期望的。”⑴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度过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生命的困惑,没有死亡的焦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心智进行思维,经营人生,考量着人生的得失成败,并赋予这一过程以价值和意义。但是,直到死亡以不可预期的方式降临我们面前,心智自我才逐渐消解,这样“常人专政”破碎之处,澄明之境、默存存有才得以显现。这时,我们才发现,我们不过是寄养在花盆中的此在。我们的真正归宿乃是无以名之的“默存”。这是缘聚缘散的最终归宿,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当然,更没有自我,没有恐惧,一切归于翕然。
      感恩于死亡,我们的存在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们的人生开始了崭新的决断,告别了有心无灵的以前,进入了灵性空间。“灵性空间会让人接触到自己,接触之后,人不再理会世间的平等、钱财、富贵等东西。从这样的观点来看,灵性空间是一个拯救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会长出某种拯救能力,此能力足以消解人世间的恩怨情仇。如果是这样的话,灵性空间不是宗教空间,而是人的生命空间。灵性不只是存在于宗教中,它应该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与机遇中,透过种种无法控制的机缘以及无法了解的状态,破裂而显化出来。”⑵
    “‘活着’本身是一个连续状态,但是我们真正的处境却是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的断裂。连续的存在体与将来可能面临的断裂,形成很大的紧张冲突。这种紧张和冲突会使人产生两种反应。第一个反应是躲到永远活着的信念中,而不管死亡如何地窥视我们。这就好比在狂风暴雨的夜里,躲在屋内,将棉被盖好,红豆汤煮热,什么都不想,不想爸爸妈妈会过世这事实。这种“连续论者”告诉我们活着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第二个反应是,既然人的‘活着’必然会遭遇断裂与死亡,那么我们就应该彻底了解‘道’。意即,我们不要投入到世界中,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而我们应该离开红尘出家。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多数人而言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们应该用濒临的心情体验到自己暂时性的连续,但同时又感受到生命破裂的光芒,保持这种双重态度活着。......用濒临的心情探索我们对‘连续’的惯性;从体验中,深化‘畏’带来的断裂与无依无靠的经验,从而逐渐获得‘悟’(明白)”。⑷总之,对我们来说,单纯的行走于两个世界(日常世界和灵性世界)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很难过的。
      这本书展示了生命、死亡的不同画面,使我对生命对灵性有了更多维度的认识。但是仍有以下疑问需要解决:
      1、心智自我真的意味着常人吗,本真态中的此在不存在理智吗?理智在异化态中存在,在本真态中不存在吗,那么岂不是意味着理智与异化的相关度是1?
      2、所谓的意义、价值都是心智世界的产物吗?我们的人生归属真的只是“默存的存有”吗?那么,破除死亡的遮蔽,我们所行进的路是常人专政还是默存的存有?心智自我和默存的存有应该是不相容的。开化后的我们,所处于的状态是什么呢?介乎其间吗?
      3、对于,日常世界和灵性世界,我们是共时性于其中,还是如马丁•布伯所说不断地游走于两个世间中?尽管《我与你》中两个世界的内涵与此有所不同,但其中关系较类似。在布伯看来,我“不能不栖息于‘你’之世界,又不可不时时返还‘它’之世界,流连往返于‘我——你’的惟一性与‘我——它’的包容性之间。此种二重性便是人的真实处境。”⑸(按:对我来说,这是前我和后我两个不同的时代,迥异的人生)
数据源
⑴(美)Irvin D.Yalom著,张亚译,《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P106
⑵(台湾)余德慧 石佳儀 著,《生死學十四講》,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初版,P224
⑶同上,P198
⑷同上,P204
⑸(德)马丁•布伯《我与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一版,译序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生寄死归的修行之路”的回应

究竟文化 2011-02-18 15:26:44

应该还有几本。不过估计以这本书最为系统深刻了。

乐啡•莫尔 2011-01-24 15:49:27

余老师写了几本我也不清楚,他的著作我就看了这一本。去台湾时,时间太紧凑,没能买太多的关于生死学方面的书籍。

幕雨行 2011-01-24 13:18:13

余德慧写了几本关于死亡的书
你都看了吗

幕雨行 2011-01-24 13:17:19

这本书俺也想看

究竟文化 2011-01-10 22:37:27

ls读得真仔细

znbdid 2010-12-06 17:52:16

《生死学十四讲》——余德慧(转载)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cdd680100bcoz.html



念大学的时候,曾经有一门叫《生死学》的公共选修课,可惜因为冒名选修的同学为数太多,我并没有一览这个奇怪而吓人的领域!

前段时间,也许是机缘巧合,认识了几个从事着临终陪护的专业人员,终于“生死学”这个从一开始就让我注意的学科名词,再一次出现在我耳中。自从回到心理咨询这个行业以来,我买了,也读了好多书,甚至可以这么说,念到研究生阶段的我两只眼睛裸视还有5.0以上实在难得!(这是必须称赞自己的!)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从来只会读教科书,从未真正阅读过一本课外书,所以眼睛很好。没想到,人长大了才发现,阅读其实很有用处,这样的活动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很多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想知道,想从事某项工作,第一步骤先通过经验与理论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可惜说半天阅读重要,到头来,我选择与阅读的还是教科书,只是念的教科书不再仅仅围绕我本来的圈子罢了!实用主义者,用广州话说就是——市贿,市贿啊!

不过以下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一本《生死学十四讲》却正正与我的作风天渊之别。包括作者,他们多半是义工,即使不是义工,若没有一个本原的心,没有理解到“谛念”的存在,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

若果有兴趣的话,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这本书的作者:余德慧先生,是台湾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从事心理学教授与探讨生死学领域十多年。本书就是余教授在十多年对重症及癌症病人临终陪护经验中,作关于生死学的总结,也是对正进行临终陪护的人们的一种意见参考。书中不断强调,我们,即使是书中作者与从事临终陪护工作的人们,都不能用常理来判断重症病危的人们。从而深入分析到我们在正常的生活状况下如何看待生命,如使用时间的问题。藏传佛教对作者的影响力是有的,在书中的字里行间都能察觉宗教熏陶下成长的作者,对生与死的理解比我们都似乎早了一步。里头不少的概念都使用了佛家的造词理念或直接借用了佛家的用词,让我们非常容易就能体会到“生死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是“生死学”中修行的目标。

书名为《生死学十四讲》,故名思议,全书共十四个章节,归纳为四个部分。我将分四个部分为大家介绍。由于台湾地区的用词造句有其当地的一些习惯,书中的名词都会有别于我们熟悉的词汇。



第一部分 生死学的鸟瞰



一、生死学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



1.生死学不是提倡谈如何看待死亡,而是在谈生存观与死亡观。

2.点明正常人都去做的事情就是“常理”,但一切的常理都与人的存在本原所违背。

3.“spending your life time”如何使用您的时间,是生死学的根本问题。

4.福祸所至的思想让我们的或在当下的压力太大了。怎样才能延续“福”,趋避“祸”,怎样区分福祸,我们都是无法找到真正的定义与划分的。

5.“心智自我”、“非世界意识”的解释,区分生死学与心理学。

6.没有世界,人还活着的概念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失去了在世的身份。或许临终前的人们都会经历一种叫“社会功能剥夺”的阶段。

7.正常活着的人不知如何运用生死学,但当我们或许我们身边的亲友接近或者需要面对死亡的时候,生死学就发挥作用了。

8.临终前或接近死亡时人的状态——谛念:过去生活的总和同时间汇聚一起的状态、万念俱灰的状态、开悟牺牲的状态、美好的事情都不再引起联想的状态、苦集灭道的状态、不再以常理看待世界的状态、决断的状态。

9.生死学的目的:(1)了解自身活着是如何被分析、被观看、被了解,我们有什么方式活着?

(2)引导我们了解另一种活着的方式,将死亡变成一种存在。

(3)活着是有基础的,如何将基础变得更大?



二、看见存在的遮蔽



1.健康、幸福是一种“遮蔽”,但我们并不需要与好的出境“决断”。

2.正常人的心智特性:掌控事情;秩序;行道;经营计算。

3.临终的人,可能经历着常人心智的自我消融,溶解的过程。(例:伤心过度)

4.自我溶解的状态有别于潜意识的状态,区分生死学与超个人心理学。

5.面对死亡的三种现象作用:现在我们无需立即面对死亡;(当下我不会死)

在现代医术支持下,死亡对人类的威胁减少了;(伤病时可以接受治疗)

他人的死亡与我们的死亡没有绝对的关系。(对他人死亡的淡漠)

6.生死学中,生存三层机制:

(1)Otherwise than being(OTB),中文为“非自身”,“OTB”就是常人活着的所有状态;

(2)Be thrown,中文为“被抛”,意思是突发事件状态下人的状态;

(3)Be fallen,中文为“落身”,意思是常理下常人的必然性活着的状态。

三层结构:

(1)前置结构fore-structure:人的身体结构,出生、国籍等的前置;

(2)操作结构operational-structure:我们在出生后所受的教育;

(3)底景结构containment-structure:我们所处的一切环境。

7.透过三层机制与三层结构的制约,人们就将自己“封存”(sequestration)起来形成一种“自我认定”(self-identity)——成为“存在者”。



第二部分:生死学的进路



一、抵达无蔽的领会之前



1.Dasein——“此在”:我们活着的小单位,包含身体、自我、环境的所有功能(fuctions)。

2.此在是流动性的,与马克思哲学中的运动同解。

3.OTB的非自身遮蔽性。

4.Dasein的两个系统:“来到此”与“我变成这般”。

5.活着的双重性:心智自我的外造化OTB与默存。

6.临终病人就是从世界走出来进入“默存”,解释为“没有世界的存在”。

7.领悟生死学的意义:冲破“封存自我”让自己去经历,去修炼,“波几个洞”以观自己的全貌。

8.矛盾与对立的第三条路:(1)为此在操心,被此在巴着;

(2)不求长寿,求“尽形寿”;

(3)心智自我的主动与存在的被动的统一。

9.人类始终没有经历死亡的经验,我们对亡者的悲哀来自的是我们曾经与亡者“共在”。

10.领会整体而非整数:活着的状态是永远不满足的;临终的经验不再被心智所涵盖;领会死亡是另一种存在。

11.把持在死亡的威胁之中。



二、生寄死归



1.生存是我寄养在花盘中,死亡是我回到大地。

2.活在当下的人将时间看成是无限的,眼光投向未来,所以会“浪费”时间。

3.事情的同质性:死亡——失业;死亡——考不上学院;死亡——离婚;死亡——失败......

4.临终病人:在生死极限前的无限轮回。

5.“文化”——滋养,让人活在盆中。

6.现实的多重性,“as”并非“is”,人的存在是“being”。

7.游戏本质:认真的不认真与不认真的认真。

8.将压力变成动力,从此在转向缘在;缘在:一定有一些事会发生,然后人通过某些事的发生来行使他存在的状态;人不在被动,而是主动的。

9.“前反思”的存在为我们找一条知生知死的路。

第三部分:了解临终过程



一、进入愿有决断



1.绝症不让人们“浮游”:从心神不定,关注别人的眼光“随和”的态度——无棱两可。

2.越来越接近存在的祈求。

3.愿有决断的出现:关注自我,内转向(病人身体还不是很差,死亡那个只是瞬间的经历)——产生畏惧(临终前)——无言的回应(愿有决断的临终状态)。

4.透过“畏”寻找依靠,放空自己,做到开放。

5.当依靠不存在,依靠为空的时候,空也是一种依靠。

6.人要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到尽头,途中风光不能光用脑袋去想。

7.临终陪护的共同点:深入人际之间底部的连通管;沉下去看见人与人之间共同“受苦”的部分。



二、关键的重病现象



1.人对死亡状态经历的变化:从不知病到知病,从体会生病到意识自己活不长。

2.许多的人在服务工作上做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是追求日常生活至临终一刻的人们用生死学的语言是:用临终前的最后阶段代替现在的生活。

3.重症过程的三阶段:(1)将疾病看成是侵害身体的“东西”,用一切方法祛除它;(人跨过关键性年纪

后都会出现不容易完全康复疾病。)

(2)觉察到去不了疾病,只能跟疾病共存;(有时会对外人掩饰疾病带来的困扰)

(3)疾病变成生活的全部。

4.我们的一分一秒别具意义,将机缘的“能在”转为“存在”。

5.人在突发情况下的“否认系统”。

6.否认系统的过程:不自觉查出病情——有突发事件发生——情况突然恶化——察觉慢性恶化后心智系统的否认系统的出现——修正生活与工作——寻求不破坏原有的心智自我(自尊、价值观、独立)。

7.受病的特征:不能自理,退守到关系的底限,以生病为生活,在边缘游走。

8.重症病人的状况:有时候漫无目的,有时候暴风来袭(突然:大出血、剧痛等),有时候平静沉湎过去。



三、重病之后的生命时光

1.面对重症病人,我们要警惕自己不能随便给他们希望,也不能说话是他们失望。

2.重症病人对营生的调整:(1)摄生计划:养生计划;

(2)懂得在取舍之间妥协;

(3)简单的生活;

(4)前所未有的作息表;

(5)社会巧饰。



3.生死学对临终陪护表达的意见:临终陪护——陪病人回忆。

4.病人与亲人的变化:(1)思维方式快与慢;

(2)生活方式——回忆为主;

(3)社会角色的死亡。

5.受病的生活方式:(1)病人意识到自己的脆弱,时间单位的缩小;

(2)承认自己在病中过生活,每天经历着好一点与坏一点的情况;

(3)把自己挤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平顺点上。

6.回忆对于临终的重要性:(1)病人的自我时间:眼前很短,过去很长;(返乡的重要性)

(2)眼前的一切捉摸不定,过去却实实在在;

(3)眼前太薄,只能退回以前。(失去应事能力,时间平淡平移,退出社会)

7.临终的“把握”策略:(1)用尽——战死沙场;

(2)深化——缓慢;

(3)紧迫——完成未了心愿;

(4)珍惜——不再身不由己。

8.临终者与我们的相通:(1)缩小自己;

(2)柔软自己;

(3)第一兴起。

究竟文化 2010-12-06 17:31:19

跳出自我心智的局限,并不等于要抛弃外在的世界。
“存在而没有世界”,破除世界的意义,但同时要接受自己无法真正脱离世界的事实。可以观望它,但不可离开它。
因此,我们要“无住”地住着,“默存”地存有着。

这本书影响我了。它撕开了遮蔽的网。

但是,很抱歉 我还没能完全找到通俗而透彻的解读作者观念体系的话语。讲故事真是一门高深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