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试读】总有你需要的答案_心灵突破60问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心灵突破60问 > 【中信试读】总有你需要的答案
Strelizeia 心灵突破60问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1-16 00:01:13

【中信试读】总有你需要的答案

       看过很多修心的书,应该来说这本书的综合性很高,囊括了修心最大的一个情绪问题,研讨了时下流行的“吸引力法则”,说明了身心灵方面的书籍一直在强调的爱自己发现内在的力量,以及必定会出现的人们一直需要修炼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与自我的关系(包括社会、学习和成长等)。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最不同的两点是第二章关于对待金钱的态度,以及第八章对待无常的又一次深入,下面会两部分学习内容都会涉及一些。

    由于之前看过很多张德芬小姐的作品,所以在研读此书的时候更多也关注在了马丁纳的言论上,其实有关身心灵的书籍围绕的话题都大同小异,但不要觉得似乎都一样,就是这“似乎都一样”正是百家争鸣从各个层面上来探讨了修行的意义与方法。所以,真的,多看多想,化为你自己的,融入到现实生活的修行中去,才是这些书籍与大师们的言语最终的力量,否则就还是只是“似乎都一样”的感觉。

    每个人觉得比较应该留意的其实都源于自身察觉到的问题所在,比如大师们说起大部分人发火的原因,正是由于自己也比较容易发火,这里的一个细节操作方法便对读者有了实际指导意义:大部分人发火的原因来自于过去的某件事,而当你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时,也下意识地治愈了过去的某个重要部分。谁惹你生气并不重要,因为那个人可能是许多人的象征。这是个好消息,因为你不是为了某个特定事件而改变当下的状态,你是在改变自己整个生命模式,或是改变自己许多情境的反应。这其实是一种心的练习,当你对自己的感受负责时,就会了解对方对你所做的事与你个人无关,而是跟他如何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来响应,以及与他在你身上投射了什么有关。一旦明白这些事,你就可以原谅了。这样给予的建议让拥有同样问题的读者,不能说一下子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这里也应该强调的是,任何身心灵感悟的书籍,切不可当成唯一的救命草以至于不加自我理解便囫囵吞枣,那只会导致身体不适和最终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而是你先明白了一个终极的道理之后,一定要回头去再看一遍,多过滤几下,多重复体察几遍,这样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身体层面有了累积的刺激,才可以真正开始明白这里投射的作用是什么,以及你和对方都在生气的时候,你们都同时在干的傻事是什么。

    再说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一样的两个新切入点,一个是关于金钱,一个是关于死亡。书里谈及的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有两个很中肯的说法:1、一种常见的错误是人们总爱将快乐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相信如果拥有一定数目的金钱或财富,人生就会变得不同,变得完美。如果有人想赢得财富,必须了解到的是,通往目标的路才是重点。2、在灵性的世界里,我们和一切事物的关系都很好,包括金钱,所以这里的良好关系建立,不违反所谓的金科定律-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金钱也有一定能量,所以我们应该善待自己和金钱的关系。而要讨论金钱对人的影响,必须先去拥有才能理解它如何去腐蚀人心的部分,然后才有办法更深入地去思考这个问题。这里的步步引入是个很有意思的做法,在修心和物质的关系中,很多人会有点清高地妄图撇开与金钱的关系,但其中又是很纠结在一起,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其实是你得吃饭,物质的温饱问题是直接造成你可否有体力继续“思考”这个世界的动力根源。所以在金钱的问题上能坦诚起来,这是一大修行功力提升的感觉。

    然后是关于死亡的话题,之前说了,看此类有工具书的概念,若不想错失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最好是能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于我而言,最近有个朋友挣扎在死亡边缘,所以惹得身边的人如我也是开始要思考人类这一最终目标的终极“对策”(殊不知这其实不该是一种应付或应对)。马丁纳一开始上来就说:其实根本没有死亡,每个人都要了解到,我们投身在地球上,住在肉体里,而一旦离开这具肉体,我们就会返回真我。这句话现在对我来说,结论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于个人自身达到那个层面上的情绪和感觉的准备还有所欠缺,毕竟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是前提是相信了,可能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终极恐惧,一旦怕死或者给你一个大限通知,基本上人类会陷入绝对的恐慌,以至于生活会有一段开始的时间陷入瘫痪,不信的话你找个法子认真为2012渲染一下厚重的“末世”色彩然后再来看看人类的反应,其实也不用,你看现在人们戏谑没有船票的笑容下,那眼角后面对恐惧的深层潜意识其实早已无意给翻到了太阳底下。这里提及的,很浅很容易懂,一种说法叫做“当你面临生命的破裂时,灵魂其实才有了出口”。张德芬小姐用一贯温吞的语气,诉说了我们一方面保持的在世态度,另一方面又带着决断(出离),用两种态度来观照生命,让我们开始以“不当真”的心情因应人世,专心一意的“认真的不认真”。这里是说一方面用认真的态度处理世事,但另一方面用自然与决断接纳命运导向的心情去接受事物自然衍生的结果,是以谓之“认真的不认真”。这里有点绕,不过慢慢来,这种太大的人生命题,总归需要时间消化的,可能就是要一辈子,嗯。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