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好书。
【关于生命与死亡】
毫无疑问,他们对于生命的态度是积极与创造性的,充满了实践的色彩。对他们来说,知行是可以合一的。“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存在与奋斗”,而非对物质的占有,生活中如果只有对物质和财产的占有,那么这些将成为生命的障碍与负担。
作者对于生死的观念值得深思。他们对死亡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勇气,斯科特聂尔宁最终在百岁高龄,生活无法自理时,选择了面对死亡、自行绝食离去,并写下了一份震撼人心的经典遗嘱。
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生命终究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关于神或上帝】
这是我比较关注的话题。要提醒的是,作者聂尔宁夫妇二人,相信生命以某种形式持续存在,相信存在“一种联接天地万物的精神”。他们更愿意以“总体的存在”“伟大的整体”来取代神或上帝的概念。如果不得不说,那么“上帝就是一切”,就是万物,就是存在。这种观念大体是斯宾诺莎那种否认人格神、否认超自然神存在的自然神论,其实和无神论很接近。
很显然,他们并非某种现有宗教的信徒,那些组织化、制度化宗教的教条,不入他们的法眼。但是,他们却比一般的宗教信徒更加执着地实践了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而非背叛和妥协。
【标杆人生】
聂尔宁夫妇的生命历程实在是太特殊了。他们追求自己所认为的“美好人生”生活方式,却变成了一种生活模式的创造者。他们注定要成为符号一样的人物,成为我们借鉴、思考的对象。
或许受到聂尔宁夫妇开启的返土归田运动影响,现在国内也慢慢出现一些离开大城市回归乡村的新型农耕者了。也许城市周边那么多的农家乐也体现了同样的旨趣。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给这对伴侣贴上无数的标签——素食主义者、自食其力的农耕者、工业文明的激进反抗者、简朴生活的隐者、身体力行者、社会主义者、环保主义者、和平主义者、非主流经济学家。到底哪一个才是他们呢,或者全部都是。
【当宗教家遇到实践者】
海伦是今天在中国知识界大热的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初恋情人。也许克氏和聂尔宁夫妇都是属灵的人,但是他们的信仰观念显然很多地方是有很大差异,甚至背道而驰的。
书中在表达自己观念的同时,亦对克氏亦有所批判。这批判是对是错,关注心灵,或关注克氏的人或许很感兴趣,不妨找书来一读。
这本书的信息浓度很高,集中了太多的看点。以我的能力,现在还难于把握全貌,只能做片面的议论,上面加引号的都是摘录的原句,只能供各位参考。
期待高人更深入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