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一天,你的幸福感强烈而持久_遇见未知的自己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遇见未知的自己 > 当有一天,你的幸福感强烈而持久
蓝碧心 遇见未知的自己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1-03 00:11:20

当有一天,你的幸福感强烈而持久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闻名已久的畅销书,我在不少媒体上都看到过或听到过对它的推介,评价也很高。当然,各路书评里有褒有贬,有人奉为心灵灯塔,有人诉其哗众取宠。的确,有些畅销书是被炒作起来的,除了各种虚浮的名衔,别无实物,终究不会长久。而另一些畅销书则是因为符合了大众的预期,能给迷途的读者予灯光予指引,其价值会被时光保留。
   书里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文笔流畅,虽说不上深厚,但这不足以否定它的价值,因为作者并不是要展示给我们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而是要透过日常生活会遇到的一些际遇来带出一部修炼身心的宝典,阐述一套可以操作的回归真我的方法。从这一角度来看,选取这个化繁为简的故事,恰恰是此书的成功之处,它比纯理论更吸引,又比迂回曲折地探究人性本质的大部头更好理解。
   透过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另外一扇窗,看到了一个我所不了解的自我的世界,尽管,我一直都困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如果有人对我说,认为此书言过其实,并没有受到触动,我会理解并尊重。庆山曾写道:文字是有属性的,读者在选择它的同时,它也在选择读者。你尝试去理解文字的同时,文字也在理解你。正如书中所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一种能量,都有震动频率,只有频率相近的人事物,才会互相吸引。所以,好与不好,都是事实,起码在读者自己的世界里是事实。
   全书围绕“你是谁?”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你是你的名字吗?是你的工作吗?是你的各种面具身份吗?还是说,你是你的所有经历的集合体?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更改了名字,换掉了工作,离开了家庭或者婚姻,你还是你吗?如果不是,你又是谁?如果是,那么真正的你,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其实你真的不是你的名字、工作、身份、经历,这些都只是你的“小我”,是你向外在世界寻求的一种自我认同。很多人都需要这些“小我”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将工作的价值等同个人的价值,将身份的高低等同于人格的高低,将经历的好歹等同于命运的好坏。于是,因为职场不顺就要放弃自己,因为身份显赫就可以欺压别人,因为不实的流言蜚语就会一蹶不振。如果,你知道,你是你的本质,也即“真我”,就不会被“小我”控制了。那么,人的本质(真我)是什么?这就是这本书提出并要解答的大问题。
   人的本质(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是一种觉知。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过的,在我们初始降临于世的时候就存在的觉知。所以每个人,终其一生在追求的,都是为了得到它。无论目前,你在追求财富、权力、爱情、还是健康,最终想追求的还是回归到一个人最本真的状态:爱、喜悦、和平。这里所说的爱,不是一般的男欢女爱,是纯粹的无条件的各种大爱。喜悦、和平,不是指一时的快乐感动、安逸舒适,而是一种持久的幸福、平衡的心态。
   听起来,很难做到完全回归真我,是不是?是的,很难。为什么这么难?因为我们都是俗人,不能远离凡尘俗世?因为生存在这个金钱社会、人情社会,我们还要交际应酬,还要扮演各种身不由己的角色?的确如此,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不可能尽善尽美。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与“真我”失联已久。
   我们是如何与“真我”失联的?阻碍我们联结“真我”的又是什么东西?本书用了大量生活事件和科学实例来铺开陈述。原来,把“真我”团团围住,阻挡我们与它联结的有:身份认同、思想、情绪、身体。前面提到的“小我”就是一种身份认同,另外还有时时控制我们的一些片面的思想、难以排解的情绪以及被我们疏忽已久的身体。
   那么如何才能更快觉察到某些身份认同,如何打破思想的局限、疏导情绪、联结身体?这需要我们向内观照自己,认识自己,进行灵性的修炼。张德芬说:“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障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身上都会有爱,喜悦以及和平。”我发现,那些已经修炼圆融的人,那些活出了真我的人,都愿意分享生命中丰盛的爱。例如香港情感自疗作家素黑就曾经写过:我的生命,就是分享。我的一生已够了,把我最好的奉献,便能安息。而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就是作者毫无保留地分享爱的表现,她走过的弯路、流过的泪水、经历过的痛在故事中尤可捕捉,她把自己修炼身心灵达到的成果,无私奉献,也是一种真我的高度。
   生命的源头—真我,有取之不尽的能量,而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失去了与真我的连接,成为了一个能量匮乏的人,需要不断从外在世界去夺取能量来满足自己,于是争夺名利、争夺关注,争夺爱。殊不知,一旦争夺战处于下风,就会焦虑、痛苦、抑郁、躁狂。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活纠纷、心理失衡,进而质疑人生。其实,真正的力量从来都不是来自外在,不是来自他人,而是来自你的自身。试试把向外探究,向外扩张的野心转向你的内在,觉察它、观照它,找到与它联结的路径,你才有可能获得圆融。那么,是不是回归真我后,就会无欲无求,可以得道成佛呢?也不是的,起码大多数人不是。我们修炼身心,是为了身心灵能自给自足,不执着于外在。当一个人的身心灵富足了,事业、家庭的美满也顺道而来。
   所以,当有一天,你的幸福感强烈而持久,那是因为你不必再依靠外在的能量来建立自己的世界。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