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班的角度读《启示录》_Inspired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UCD > Inspired > 非科班的角度读《启示录》
nAna。 Inspired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1-14 14:11:19

非科班的角度读《启示录》

两个下午的时间,拜读完《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第一感觉是信息量大,第二感觉是干货很多,第三感觉是学到了很多与产品开发相关的专业知识。整体看下来,正如很多同学提到,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并且,有价值的信息很多,借鉴性较强,可以反复翻阅。

从非PM、非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短见。本书共分为三大模块,人员、流程、产品,作者总结了多年的从业经验,一层层铺叙,给我一种洋葱式的阅读体验。


人员

组织架构要顺应业务的发展进行调整

现代软件产品团队应该包括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师、项目管理人员、开发团队、运维团队、产品营销人员等。从我们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来说,产品研发团队确实也是这样构成的,并且是逐步趋向完善的。就像现在用户体验部中的视觉设计组,以前是分散在各个工作室的美术组里,随着业务的发展,视觉设计的团队得以整合,划归到用户体验部,并且广纳贤才,形成一支更具有专业深度的团队,职责和定位也更加清晰。


努力奔跑在错误的道路上是徒劳无功的

产品团队中的每个岗位都各有所长,各司其职,而其中,尤以产品经理最为重要。如果产品经理的指示方向错了,无论多出色的开发团队也无济于事。若用书中提到的招聘产品经理应关注的13项素质来建立产品经理的胜任力模型的话,大概是这个样子:
M-脑力(46%):智力(洞察力、判断力)、技能、运用技术的能力、注意力、时间管理、学习能力
A-态度(31%):对产品的热情、职业操守、正直、信心
P-人际(23%):用户立场、沟通技能(口头和书面)、商业技能
可以看出,“脑力”这一项几乎占了一半的比例,想起早前编辑的一篇文章,谷歌招聘产品经理的一项重要原则——雇佣所有聪明的人。即便如此,我相信高智商并不代表就能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再者,勤能补拙,把自己的任何工作都当做一项“产品”来做,多学习,多思考。《启示录》也提到,很多优秀的产品经理,就藏身在不起眼的岗位中呢。


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很多的灵感是受别人启发得到的

书中提到产品副经理,我一开始会错意,读后才发现,原来是指任何有闪光点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产品的“副经理”。意思就是多与身边的同事交流,多与有趣的人合作,也许某一次交谈,就能成就一个很棒的idea,中国人爱social,也不无道理。
同时,这也让我想起在培训的本职工作中,像行动式学习、头脑风暴、世界咖啡、管理沙龙等等的培训形式,不也正是充分挖掘每个学员的想法,相互交流、相互分享,传承经验么?


管理者最不愿意“被”做的一件事——管理上司

书中总结的10条经验非常受用,颇有感触,这里也总结一下自己的一些经验,不保证适用于所有上司:
1.了解你的优缺点,并让上司知道:这个前提就是要建立与上司的沟通渠道,多与上司交流,建立双方的信任;
2.了解你的工作动力,并让上司知道:每个人在工作中,总会有感觉特别“带劲儿”的时候,也许是接到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也许是发工资的那瞬间,也许是回家见到孩纸的笑脸时,不妨让上司多了解了解;
3.向上司借力时,让TA做选择题:当我们向上司寻求帮助的时候,每个上司都希望下属是带着解决方案来的,而不是直接上来一句“老大,怎么办?”。相信每个上司,会喜欢选择题多于问答题。


流程

市场调研无法回答“打造什么产品”的问题

书中提到,市场部门夸大了市场调研的作用,产品部门却只看到其局限性。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产品对调研似乎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一旦调研结果不如意的时候,就会质疑调研的可靠性。这时候,就需要跳出调研本身来看问题,到底是调研方法不对,是否哪个细节出问题了,还是确实挖掘到了产品自身的问题?
我们做课程需求调查、项目需求调查之前,对培训项目就已经有一个大体的框架了,是带着现成的东西,再去挖掘更多的需求来完善项目的。调研只是一个手段,帮助“产品”明晰方向,但并不能直接给你一个“要做什么”的答案。正如书中写到的,客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看到产品的原型。


平滑部署,避免更新产品导致用户反感

今年,管理培训组新开设了一些培训项目,其中一些设计,也许改变了学员们以往的学习习惯。这种改变其实是好的,但是我们忽略了学员们的感受。正如书中所写,通常情况下,用户不喜欢改变,大多数人不愿意花时间学习、适应新的使用方式。早前有一家咨询公司前来拜访,分享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不能让学员感到像是在为培训干活,这是值得深思的。改变,要发生得顺其自然,润物细无声。


大公司的小创新

几个月前,在某一个培训项目的管理沙龙中,正好也有这样的主题,探讨大公司的创新模式。公司是鼓励创新的,我们的企业文化也推崇创新的氛围,在快速发展的行业,如果不及时创新,随时就有被竞争对手超越的可能。书中提到的几个创新方式,感触颇深:
20%原则:谷歌的程序员有20%的时间用来从事创新研究。其实,我们的策划在预估每个任务的完成时间时,也会把思考的时间也计算在内,如果真的忙到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那才是真的要好好梳理一下工作流程了;
臭鼬工程:个人认为采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并且创新的内容要与工作本身有关,创新的产出要为本岗位服务;
微创新:创新不是发现新问题,而是用新方法解决已有的问题。就拿我们的培训项目设计来说,确实感觉到轻量级产品更好上路,即使方向错了,掉头也还来得及。培训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新瓶装老酒,让学习变得更好玩儿;
改善用户体验:这一点相信大家共鸣比较大,就像KM平台,这一年多不断完善,已经有模有样了。


产品

变你的生活方式

书中总结了苹果公司成功的几点经验,让我记忆犹新:硬件为软件服务,软件为用户体验服务,用户体验为情感服务,产品为真正的需求服务。联想到培训行内一句不成文的老话:好的培训都不是需求调查得来的。正如书中所说,产品需求不是用户说了算,用户其实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苹果打着改变你的生活方式的口号,确实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让用户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也许是潜移默化,但真正的原因,是“创造”了用户的需求,也就是真正挖掘到了用户深层的需求。就像玩家的需求,并不是不存在,它一直是存在的,就等待着某一款产品、某一个玩法来激活,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不断地迭代旧的产品,一点一点一点地,激活玩家不同的需求。


情感接纳曲线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看到这两章内容时,感觉很突兀。仔细看完,其实就是将消费者类型换个说法。技术消费者可以理解为铁杆粉丝,就像有的女生是hello kitty控,无论出了什么新款,都要收藏,甚至是麦当劳的儿童玩具;理性消费者就像实用主义者,逛街的时候通常都是window shopping,只买真正需要的,不买“外貌协会”或者装13的东西;非理性消费者可以理解为冲动性消费,兴致来了,或者失恋了,或者升职了,在某一瞬间脑袋就短路了,见啥买啥,随便请客(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超理性消费者,贫农阶层是也;最后是观望者,很多师奶、公公公、婆婆应该都是,平时不怎么花钱,但是,一旦每个人都说好的东西,就会花大把的银子购置,尤其是保健品,所以容易上当受骗。
好了,YY了一堆。要说的是,书中按消费者的不同情感归属进行划分,确实很精准,引申到工作中,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情感诉求,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诉求,对工作的帮助也许是事半功倍的。在追求工作效率和结果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人和情感的因素。


总结
读完正文后,强迫症上脑,把书的最后几页全部都翻遍,突然看到翻译审校试读名单,约莫20、30人的规模。把一本书制作出来,需要经过好几道的工序,需要那么多人的参与,逐字翻译、逐字校对,更何况是一项工作、一个项目。

最后,重温一下打造富有创意产品的方法:
1.产品管理的职责:明确职责,不要浪费时间在非产品管理的工作上
2.用户体验:是软件产品的生命,打造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3.机会评估:动手设计产品前,明确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为谁解决问题,以及评估产品的标准
4.特约用户:打造优秀产品没有捷径,只能请用户反复试用产品,不断改进
5.产品原则:帮助产品经理理清产品的价值标准,作出果断的决策
6.人物角色:把目标用户按特征分类,逐一分析、理解其情感和行为
7.探索(定义)产品:有价值、可用、可行
8.使用原型:高保真
9.用户参与原型测试(类似我们游戏各种不同版本的测试)
10.根据数据改进产品:用数据说话,而不是根据客户要求一味增加新功能

展开全文
有用 7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