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回家》——洞开_与神回家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与神回家 > 《与神回家》——洞开
王择成 与神回家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2-01 17:12:08

《与神回家》——洞开

作  者:【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译  者:赵恒
出  版: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4
推荐星级:★★★★

《与神对话》系列的最后一部,终于谈及了最为终极的话题,关于生死。这个问题可能会困扰一生,恐惧也好,怀疑也好,总也找不到一个答案。在这里,它有了一个答案,或者方向。
至少是方向,因为答案必然是要自己给出的,你信的便是你的答案。
也许在此,所呈上的只是一份小小的“课堂笔记”或者“随堂测试”的答卷,真正的答卷,此刻、今世的,尚需要更多的时日(路径)来通达。

——死亡,并不存在。
感谢这个回答,我也总固执地如此以为。我不信人“死了”便真的“魂飞魄散”就此成了终点。若果真如此,那么这个世界便该早早地毁灭得好。因为越是长久便会有越多的人经历遗憾和懊悔,却无法更改。
幸而我们可以随意变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随意地创造,并三番五次地体验,直到我们自己厌烦了,想换一个“游戏”的时候。在一须臾间,便可自由地作出选择。对了,时间也并不存在。如同围绕着一根纵轴螺旋旋转的圆,每一个点距离这根纵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所有的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在同一个时刻发生,同时进行着体验。
好似在书房里,你所要寻找某本书,然而门一打开,你被墙上的壁画吸引,随后又打开了窗户,最后发现那本书正躺在某一个书架上。于是这行进的轨迹我们称之为时间,然而其实,那本书始终就在那里存在着,从没有改变过。

——地狱,并不存在;审判,并不存在;惩罚,并不存在。
许是佛家所言的“立地成佛”吧。
若你相信地狱的存在,当然任你决定。你便可以体验到它的存在,然而好似一个旁观者,看自己小丑般表演;好似一个在厨房里做菜的母亲,孩子再如何假装痛苦地抱着自己的腿都能一清二楚地觉察到。她知道当孩子玩累了,或者觉着无聊了,便自然会选择走开。而这所有的体验只在一瞬间完成。
于是,痛苦也并不存在了。
如海水,无论多少,也一样都是海水。取出一滴来,最终会回到海洋当中,即使它的成分已被改变。它并未变得不再是海水,而是海水的成分一同被改变了。稀释了,或者更浓重了。是的,你回到了整体当中。疆域更为辽阔了,不再感受到所谓的孤独或者伤害。你想在那里头待多久就可以待多久,直到你想要出来。
其实我并不知道有什么样的理由让我想要从爱、整一或者温暖当中出来,重新回到物质的世界里。也许大海无法体验到自己的全貌,只有当其成为一滴水珠或者一片云彩的时候,才能体验到自身的宏大。这是现世的人所难以体会的境界,不必强求,反正总也会体验到的。若千年万年只是须臾,何必在乎这短短的几十年光阴。

——“死亡”,并不非偶然。
也许我们已经选择“死亡”过好几次。并且彻彻底底地“死去”了。之后我们明白了我们并非只是我们的身体,并非我们的精神。而是更加宏大的整一。
当被问及是否要“继续”的时候,所有灵魂都在侧耳聆听。等待那个答案。然后我们自己做出最自由的选择,回到整一或者回到物质的世界里。并非留恋或者不舍,唯一回去的理由是,灵魂尚未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对于自身的体验。去给出爱,给出礼物。
也许在另一个平行的世界里,或者两个三个,无数个,我们的部分灵魂因为得到了完满,于是选择留在那儿。只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和身体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无法辨认。
所以至少,莫为了“离去”而哀伤,那是灵魂得以圆满,完成了此世的“任务”。我们总能与之重逢,只要我们如此选择。它们将迎接我们的归回。

这是一次多么不可思议的对话,莫笑我尚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所有的问答,若彻底通达,便真的立地成了佛。尚有诸多执念,从中也许能“忆起”更多我们想要知道的东西,去创造新的体验。

2011.12.01
弗择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与神回家》——洞开”的回应

王择成 2011-12-01 23:43:17

人绝非唯一,而且也绝非高灵有所觉知。好像象在临终前会自己走到一个集体的墓地;猫在临终前会想方设法离开主人,找一个无人的地方……知道了,若无有了恐惧,便通达了人世。一切都变得通透而明澈,简单了。

笨笨的木头 2011-12-01 22:13:51

据说,人是唯一知道自己要死的动物。知道了,会怎样。
前段时间刚看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站》,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