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医中做出个性选择_最好的抉择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健康 > 最好的抉择 > 在就医中做出个性选择
AlexGZ 最好的抉择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02 13:01:29

在就医中做出个性选择

最近看了两本关于决定的书,一本是之前写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倾向和错误——《做出好决定》,另外一本是关于看病就医的《最好的抉择》。《最好的抉择》是《最好的告别》之后,湛庐文化又推出的一本关于人文与医学的图书,这本书的风格和《最好的告别》有点相似,都是谈论疾病和死亡。但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告别》显得更加深沉,而《最好的抉择》除了给我们看病就医提出一点建议之外,还尝试告诉我们:面对疾病的选择的时候应该抱有一种乐观。

整本书通过 16 个病例来讲述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疾病的时候,呈现出来了不一样的内心的思考,并且尝试通过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在看病就医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做决定。

书的开头就开始讨论数据时代的现代医学可靠性。毫无疑问,医疗数据可以在患者做决定的时候给出一些的建议,但是这些数据是来自群体,并非患者本身。所以那些冷冰冰的医疗数据并不是患者决定时候唯一的参考因素。同时,也有人怀疑现代医学的可靠性,追求极简的自然疗法。当然,这并不可取。但是,面对很多疾病,现代医学确实无法完全解决,但这并不是我们不去相信现代医学的理由。

每当我们身边有人患病,尤其是患了重大疾病的,患者都希望可以找到最好的医生为自己看病。但是这本书就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医生,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医生。自己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病情和就医偏好而去选择自己的医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就医偏好」这个词,在我过去的认识里面,患者就医,并不需要考虑自己的偏好。因为针对某一疾病,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完全相同的治疗方案,有的医生会倾向手术,有的医生更加倾向药物治疗(化疗)。甚至不同的医生看待最后的治疗结果也会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些“意见不统一”的医生往往在某些疾病上经验丰富,称得上是专家的好医生。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医生,或许会存在最适合你的医生。

选择医生是就医中第一大选择,后面需要面对更多艰难的选择。应该相信自己的主治医生?还是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然后自己做出选择?亦或是让自己家人朋友帮自己选择?其实以上的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就医应该是患者和医生之间一个互动的过程,医生应该让患者有更多的知情权,患者也应该尝试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患者需要不断的向医生讲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尽可能地和医生进行互动。无论是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成功率如何?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患者都需要根据医生建议、专业的医学知识以及自身的就医偏好去做出决定。

在《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当中,介绍了三种类型的医生,分别是家长型、资讯型和解释型。家长型就是医生会替患者做决定,而资讯型医生只会告诉患者数据和事实,并不会给患者决定作出任何有用的建议。而解释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去解释哪一种决定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最后让患者去做出合理决定。

虽然很多患者患有的都是同一类疾病,但是基于实际身体状况、就医偏好、内心实际需求以及对待生活的看法不一样,所以不能采用完全相似或者完全相同的治疗方式。医生和患者应该建立前有效的沟通机制,让患者说出内心真实的需求,医生站在一个具体的个性患者的角度上,提供专业的建议。这样的决定才是针对患者的个性化决定,也是这本书讲述的最好的抉择。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