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ized Health Care_无病时代:走出健康误区,终结盲目医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健康 > 无病时代:走出健康误区,终结盲目医疗 > Personalized Health Care
无病时代:走出健康误区,终结盲目医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4-28 07:04:09

Personalized Health Care

今年初,USC的David Agus来我们这儿的Tracy讲座系列做了个讲座,说了些人体是一个精密系统和personalized medicine等概念,说的大多是我们有可能意识到但是没有警醒到的问题。在研究和医疗系统改革的意义上,这些概念和今年早些时候Leroy Hood讲座中心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或许是因为这个tracy讲座太面向laymen了,我听了以后反倒没有太多触电的感觉。回来以后,得知<The End of Illness>已经出版,加上Agus实验室和我们实验室一样,是psoc之一,还和楼下一实验室有合作关系,中文版的宣传说他是Jobs私人医生(英文宣传没有重点提这事,但Jobs看过书稿,好奇Jobs对excessive amount of vitamin intake and cancer是咋理解的),想到看这样的英文书该不会有太大障碍,恰好ILL(祝福她万寿无疆)可以借到,便一鼓作气翻了下来。

也是因为这本书太面向laymen了,Pre-symptomatic diagnosis, dynamic proteomics, systems biology 等概念并不新颖,刚读时严重觉得此书电量不足。但随着全书骨架撑开,血脉呈现,那些或是老生常谈,或是激进,更多的是平时可能潜意识里知道但是几乎没有正经看待的事,逐渐跳出书来,与今年我和美国医疗系统直接接触的经历相互作用,自组装成了好几个小小人。

为什么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不能像物理那样,通过建模来演绎,从而理解复杂的系统,或是难以观测的现象?生物学、医学的发展与变迁是一直都与reductionism相伴,研究手段多是bottom-up的、源于观察的。它们难以被演绎,很可能是因为生物体是精细的系统,推理的前提和过程都会是非常地mighty...外源疾病,比如传染病,引起的反应不是线性的,但是对它们的治疗可以通过追本溯源来进行。但cancer, autoimmune, degeneration等诱因非线性的疾病,涉及到整个系统的状态改变,对它们的研究,哪怕是某个时间段的proteomics,也是管中窥豹。

身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精细,robust,动态。书里有句话很是好玩: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最大的压力来源不是我们的钱财,我们的婚姻,或是我们的小孩,而是对正常作息规律的破坏。它会受不鸟某天的睡眠不规律,某顿的吃饭不准时,这些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压力——源于无知或是轻视。但它也是很有耐性的,它的自我修复能力可好了。虽然这个系统复杂到咱现在还不知如何窥一斑见全豹的程度,但是它对自身平衡的简单执著的追求,启发我们,要善待它,时常看着它,主动感觉它。

身体是如此复杂的系统,健康又是如此地不可知。与此相关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刚刚起步,有关的新闻报道众说纷纭。作者引了一些新闻,看了确实让人找不着方向, 比如 vitamin D 到底是不是个好东西,我们需不需要补 Vitamin D(还有E, beta-carotene等等);有些人想通过摄入growth factor来留住岁月,重获年轻的力量,但是growth factor失调与cancer的关系是自证的;ROS也不全是坏东西,抗氧化的东西也不全是好东西,因为有时候ROS可以帮助杀死坏东西(好奇生病的时候是不是该吃Vc,controversial?还是 on a case-by-case basis?)。另外还想到小克非常推崇的telomerase与aging, cancer 关系等,人体的平衡,要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吧,条条路上都有阴阴阳阳,还都不是一条坦途。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信书也不如无书,对新闻,不轻易信,要看地点,人群,实验设计,统计意义。

当前的disease management系统里,主流是symptomatic diagnosis, (没啥感觉生病的话)一年一度的体检,和没有个人化的health care. 如果没生啥家庭药箱解决不了的病,一年看一次医生,做一次体检(我一年都没有看一次,真糟糕),取一个壬辰年闰四月叉叉日癸时的snapshot,没查出啥问题的话,明年再见。对于personalized medicine,能感知到的大概是去appointment前,pharmacy打电话过来check一下,are you allergic to any medications? 虽然知道会过敏,但没做过skin test, 只好冂冂地说n/a了。这样的情景,估计不罕见。

可是,身体终究是自己的。身在当前的health care systems, 做什么好呢?怀着我们不会lose war to "whatever disease"的愿望,每个人对自身健康的monitor显得尤其重要。记录下这个系统的靠谱不靠谱的时刻与状态,整理medical records,one will know more than his/her physician does. 等到十几二十年以后,随着 genome seq analysis以及dynamic proteomics monitoring 成为现实,疾病诊断和治疗,以至health care system都会进化发展。

不沉重的时候,可以畅想一下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情景,会有面向普罗大众的whole genome seq,结果可信的proteomics bas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日常的近似real-time的monitoring(简单的检测,mobile apps里就有……ms是隔壁实验室卖的),quantitative modeling of biological systems,七七八八。对于那些terminal diseases, 不敢妄言是会战胜(治愈)它们,还是会控制它们(或许后来就有治愈的pills/elixir了?),与它们长期共生。

虽然做的东西非常不靠谱且微不足道,但却自觉好像big bang中一沙尘,期待health care的变革,希望亲历变革。这变革需要leadership,也需要有public awareness,虽然不知 "end of illness" 何解,但对外部世界的撷取和内部世界的挖掘不会有终结。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Personalized Health Care”的回应

[已注销] 2013-11-12 12:04:17

本书的中文版《无病时代》12月上市,中信出版社出版。

2012-05-05 00:38:57

还没看到中文版。我不是译者……

胡不喜™ 2012-05-02 11:34:31

啊,这书现在有中文版了么?不知道有哪家出版商要出呢。。。您是这书的中文版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