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居家指南》——对死亡的一点思考
文/马凤洁
记得曾经重读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那是十几岁时候读过的长篇小说,因为跟农村生活有些许关联,所以觉得质朴又纯美。有句评价路遥的文字,说,对写作者最高的崇敬,就是默默的阅读。我一直在努力做这样一个阅读者,在安静的字里行间,向读者表达出我的敬意。
这本书,并没有普通意义上《指南》的外形,没有行列鲜明的目录,没有辞典版工具书的指示作用,却与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一般间隔了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在现实和回忆中徐徐吐纳出主人公的心境来。
之所以决定要写这本书的书评,是因为被这题目吸引。有人说过,人这一生总会考虑死亡,没有认真考虑过死亡的人,不能算一个成熟的人。其实大多数人在成长的早 期就可能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过死亡了,那可能是自己的祖辈,也可能是路人,可能是邻居,也可能是自己的至亲。而不同经历的人,在成熟之后,对待死亡的 态度自然是不同的。我自己是在少年时期,经历了至亲的离世,才更清晰地认识到死亡本来的样子,这个过程持续了很多年,我甚至不知道,即使多年之后的我,是否已经看清死亡本来的面目。我也很好奇,被告知死期的人,在等待死亡来临的那些日日夜夜,在想什么,他们会恐惧么,他们会有遗憾么,他们会绝望么,他们会宁愿没有思考这些的时间而直接离去么?
《指南》的封面上写着:一个不急不缓、诗意的告别。
有个和我身世类似的好友,她却在更幼小时失去了至亲,每当我些微流露出不满或自怜的情绪,她总会唏嘘着说,至少你们还能在床边照顾着,可我父亲离去地太突然了,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离去,亲人们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每当想到死亡,我总会回忆起那段时光,回忆起那段时间里一家人的心情。面对一个即将离世的人,我们会不忍心告诉他为何而不得不死去,我们也会不忍心让 他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就死去。我们希望他即使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只要他一直都在,哪怕我们需要日日照料他的起居和一切。可是,即将离去的 人,是羞于成为家人的负担的。我看到他静静地凝望和思考。我看到他要求与年轻时候有过隔阂和遗憾的人见面,即使再见面,全部都已物是人非。我看到他握着女儿的手,一直不说话。最后,我看到迷离中的他,怎么样拥抱了妻子,怎么样平静地一个人上路。
即使人生再短暂,都不免有遗憾和后悔的心情。我以为,能够提前一段时间得知自己的大限之日,其实是件很幸运的事,有时间去弥补一些缺憾,有时间去整理一些回忆,有时间可以做好心理准备。电影《2012》总还是让人有了加倍珍惜的心情。无论那一天何时到来,我们尚且提前一部,通过小说主人公的故事,让自己回忆一些东西,计划一些东西,也学会对一些缺憾放手和释怀。
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像黑泽明大师导演的《生之欲》里的科长一样,那样投入地享受剩下的时光,即使不得不离去,却还是可以在大雪中无比欢乐地放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