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_我遇见过很多爱情,却没有遇见你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我遇见过很多爱情,却没有遇见你 > 你,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帐外听笙 我遇见过很多爱情,却没有遇见你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11 12:08:30

你,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01
 
大三暑假,我一个人去澳门浪。因为是临时起意,所以攻略只做到出轮渡搭赌场的免费巴士这一步,其余的全靠自己平时积攒下对澳门的印象摸索。
 
以往对澳门有什么印象呢?首当其冲的就是“繁盛的博彩业”,《澳门风云》看了好几部,虽然拍摄地一路辗转于泰国、内地、香港,但就像最后的重头戏一定会落到赌王石一坚(周润发饰)的身上一样。赌王的传奇无论风起云涌在何方,最后的重头戏也一定会发生在澳门。
 
但去之前,除了博彩业,我对澳门的印象就只剩下一首《七子之歌》和“葡式蛋挞很好吃。”但去之后,我便爱上了那座城市。
 
虽然只在那里呆了一天,但澳门给我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好感。只要不混迹在赌场和小食街,你会发现澳门的人口密度非常小,在路上走十几分钟,才能捕捉到一个戴着墨镜的警察躲在荫凉处乘凉。
 
但我遇见的澳门人,都非常的友善和礼貌。
 
我当时从渔人码头出来,拿着澳门当地旅游局赠送的一个小册子,按照上面提供的路线到达指定地点盖章,就能得到一份纪念品。我当时选的是文化路线,渔人码头是第一站,第二站是科技馆,最后去天后宫。
 
从渔人码头出发,我开着百度地图,但是东西南北不分,走的晕头转向。只好找人问路,走了老远,看见两个学生模样的男女,我问他们怎样搭车过去,他们两个刚开始说英语,但发现我英语实在是real poor之后,便立刻改为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两个人拿捏着恰到好处的热情,帮我选好最方便的一班巴士,还查好了出发的时间,顺便问我有没有投币的零钱,又帮我换了一张零钱。
 
最后两个人怕我再走错方向,便提出把我送到车站。当时澳门的室外气温超过30度,我走到路上都觉得自己随时会融化,但他俩陪着我走了十多分钟的路。
 
这么友好的行为,我之前还只在北京遇见过。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各个都是活雷锋。
 
后来我顺利抵达科技馆,去的时候正好是星期一,非节假日,却丝毫不影响里面站的人山人海,好像全澳门的父母,都带着孩子来参观了一样,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澳门的家长带孩子逛科技馆,就像大陆父母送孩子上兴趣班一样。
 
不过大陆是父母将自己的兴趣强加到孩子身上,让他学习兴趣。而澳门的父母更倾向于陪着孩子发现兴趣、培养兴趣。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会去接受,去汲取,去不由自主的挖掘更深的相关知识。
 
而亲眼所见的总要比在书本上读到的更加直观。这时候父母更应当扮演的应该是“领航员”而不是“施加者”,应该带着孩子去探索,去思考,无论是直观接触还是在书本中阅读。
 
02
 
之前同一个教育行业的朋友聊天,说到中国的学生到最后已经学“死”了。不会思考,只会刷题。

朋友就职的高中正在模仿衡水中学,每天的课间操变成学生集体到操场上喊口号。“我一定要考630”“不考清华,誓不见爹妈。”
 
朋友说自己在楼上听着,丝毫感受不到亢奋,只是看着这些学生很可怜。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充满了发现新世界的乐趣,而中国的教育机制在“高分高分考生的命根”中,变成了彻彻底底的“训狗行为。”老师告诉学生,要大面积施展题海战术,一道题不会,就反复练习,直到背下来为之。
 
而真正的学霸是去理解,去举一反三。这就导致了,每年的高考状元一出炉,你会发现他们竟然除了成绩好以外,还多才多艺。而自己只会死读书 ,成绩还差的可以。
 
我们两个聊到最后,把问题归结到了“思考”。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眼界。


 
朋友给我举了个例子,她哥哥的两个孩子。哥哥一家移民在美国,一个五岁,一个八岁。八岁的小女孩给她打电话说学校留了作业,让他们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研究,然后期末的时候交上一篇小论文。
 
小女孩当时定的方向是“中国藏式姓氏与血缘的关系”,因为藏族在很早之前是没有姓氏的,现在的很多姓氏也属于后期汉化的,但藏族本身的藏式姓氏仍存有一些,小女孩就想知道这些姓氏与血缘的关系,是否同汉族是一样的。
 
小女孩给朋友打电话,希望她能够帮忙从当地的数据库找一些资料。朋友说,这些东西我之前也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去哪里下载啊。
 
小女孩说,你可以去当地的统计局网站,或者国家宏观数据库下载啊,这些资料都是可以找到的。

朋友听说惭愧不已,自己一个研究生,研究问题竟然都不如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后来小女孩又开始研究“生物活性酶”方面的知识,他爸爸直接带她去国家图书馆让她学着自行检索,等晚上回家的时候,她爸爸发现小女孩找到的资料里面,甚至很多都是博士硕士论文,而且找的方向非常精准。

搞得他爸爸一边感到自豪,一边又自愧不如。
 
这就和我当时逛陕博的时候,是一个感觉。
 
我本身是文科生,上学时文史成绩一直被我拿来做吹牛的资本。但我所熟悉的只有书本上展示给我的一段,我知道汉唐盛世,知道贞观之治,可我的唐代史到唐玄宗就下线了,如果不是去逛了陕博,我以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覆灭了,万万没想到之后还有那么多在位过的皇帝。
 
这让我感到很羞愧,原来这么多年我了解到的只是历史课本在历史长卷中节选出的一个片段。而这片段就历史本身讲,也只是一处皮毛。真正有血有肉的东西,不是两三行字就能概括总结的,需要像那个小姑娘一样,去研究去探索去思考。
 
义务教育只给你展示了一个宽泛的广度,而深度完全要靠人自己去探索。
 
但即便这样,依然有人将自己的全部身家都堵在一场高考上,一年又一年的复读,亦或是干脆从楼上一跃而下。
 
上了大学后才发现,一纸录取通知书,只能帮助你在未来四年认识什么人,站在多高的平台。而一纸毕业书,除了证明你这个人顺利毕业以外,社会也好工作也罢,更多的需要你展示的能力。
 
而能力,需要的就是“深度”
 
但被多年应试教育训练的我们,只知“广度”不懂“深度”。
 
所以说现在的教育很悲哀,拼完努力之后拼智力,拼完智力之后,其实就要拼家庭了。
 
而这个家庭并非强调,你要多富有。而是一个眼界与平台的问题。
 
父母给你一张一百块,和用一百块买一张门票带你去野生动物园,所能收获到的东西是不同的。
 
03
 
所以写到这里,问题又回归到了父母身上。
 
一个孩子能长成什么样,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我妹今年五岁,不怎么爱看书,整天痴迷于《花千骨》。家里人总说,我妹小姑娘爱美,什么都好,但可能以后不是读书这块料,因为她看起来对读书一点都不感兴趣。
 
但前些日我为了追随我女神,打算练字。买回一堆字帖毛笔,每天坚持练一张。我妹在一旁看着,也很感兴趣,有时我出去一趟,回来就看见我练字的字帖上头,被她歪歪扭扭的也照着写了几个字,虽然不好看,大多还很抽象。但是说明她对这个是感兴趣的,只是平时没有人在她面前展现出来,所以她不知道,也不去学。
 
反观我们大人自己,整天也没什么正事儿。我除了上班以外,在家基本都是对着电脑敲稿子。以至于我一打开电脑,我妹都会自觉降低音量,说怕打扰我写稿子。
 
而我姨,基本上就是打消消乐,低头看手机,或者看电影。
 
而平时出门玩的话,偶尔带她去趟海洋馆,其余之间大多是去购物的同时,顺便带她去楼层底下的电动城,打打游戏抓个娃娃。
 
所以,我妹看起来好像只喜欢吃喝玩乐,穿衣打扮。对学习之类的事,既不专注也不感兴趣。
 
其实究其原因,在于大人而不在于孩子。
 
没有培养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整体都是“资深网瘾”的状态,小孩子只会有样学样,然后去选择最避重就轻的部分。
 
那句“父母的身教重于言传”的老话说的是有道理的。
 
04
 
之前我妹她们幼儿园举行过一次自驾春游,我跟着去凑热闹,搭了别人的车。开车的那个阿姨,四十多岁,家里特别有钱。但是她说,自己每天依然坚持去上班,虽然赚的工资还不够她买件衣服的零头,但她去上班了,就是在用行动给她女儿做一个榜样。
 
妈妈每天不管多辛苦,都会坚持工作。孩子一看,哦,那这样我也要坚持上学。
 
论长远讲,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就会懂得:工作对女人的重要性。无论自己的另一半多么富有,女人都要牢牢的把握住自己的工作,因为工作是女人的底气,有工作才能保证自己经济独立,你有我可以花你的。但你没有,我靠自己也能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更是孩子一生的榜样。
 
最近我朋友苏小昨出了新书,她就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小昨非常拼,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还要工作。她经常是晚上在把孩子哄睡觉之后,再抽出精力写文章。
 
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也是位孩子的母亲,生孩子前还胖乎乎的一个人,生完孩子后却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瘦下去,我们问她是不是偷偷减肥,她只是指指自己硕大的黑眼圈说:“哪里还需要减肥,我这整天上夜班就要虚脱了。”
 
但照顾一个孩子成长,要付出的远不止身体上的劳累,更需要去思考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给她树立起一个更好的榜样。
 
这同样是我朋友苏小昨所思考的,所以她写完了这本书。

不是为了逐名逐利,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只是为了给女儿树立起一个正能量的榜样。就算生活中阻碍重重,也要为心中的热爱,大步前进且从容。
 
所以我推荐这本书给你们,这不是广告,广告我通常1500字就收尾了,但现在我都写到快4000了,我是真心觉得小昨的文写的好,才推荐给你们的。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