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的形成_在爱情中我们寻找什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在爱情中我们寻找什么 > 论人格的形成
TIAMO 在爱情中我们寻找什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1-20 22:11:26

论人格的形成

                                  《在爱情中我们寻找什么》
                                              文 唐岚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严格来讲是用心理学来分析人格的形成。倘若不是多看阅读搞活动的话我想我是无缘邂逅这本书的,有时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间得到的东西却发现它对生活中非常的重要。这本书我读了三遍,而且一遍比一遍读的久,因为相当多的概念我需要理解、消化完成之后才能阅读下一章,否则你就跟不上书中人物的思维。
        概括一下全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名叫苏黎的年轻心理咨询师因为个人原因来到有着众多国内心理高手的、位于丹城的阳光心理诊所,她在这里喜欢上了另一个心理学家——方正。在两人一次偶然的邂逅里,因为前任的关系方正对苏黎做了一些完全不符合他身份的事情,这让苏黎变得有些害怕起来,并且为了暂避下方正的锋芒苏黎决定在森田疗养院待一段时间。森田疗养院的环境让苏黎认清了自己并决心不再逃避,于是她开始用心理学为手段去调查方正人格的形成。
        在遭遇过一系列的打击与迷茫之后,她终于解开了迷题,也成功地理解了自己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样子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最后,完全觉醒的她打算认真地谈一场恋爱,以告别先前满是锋芒的自己。
        这本书精彩的地方不是情节,而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也是我常常入迷的地方。有时一段话我会想好半天,有时我会反复翻阅前面的章节来揣测为什么角色会这样想。可以说这算是一本心理学中高门槛的入门书,作者对苏黎的描写以及借苏黎和宋辉之口将本书中所有角色的心理状态描写地淋漓尽致,即中肯又理性,既直接又不失礼貌,可以看的出来写作之人一定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
        我很喜欢里面的观点,对爱情的、对友情以及对亲情的,心理学用它锋利而又精巧的刀小心翼翼地解剖着每一份感情,打破我们这些心理小白的传统思维,给了我们一个中间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但也正如书中男配角宋辉所说的那样,心理学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手术刀,它会破坏掉所有的美好只留下冰冷的结果。因此越是美好的东西,越不能动用心理学去分析。
        小说的情节发展的有些出人意料,但却都是在情理之中,而且各个章节衔接地盐分紧密,如果越过任何一个章节,那么你将无法理解下个章节里所发生对话里的内容。心理学最大的作用可能是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而并非解决什么心理上的疾病。苏黎正是借用心理学与其佛教甚至性爱认清了自己,继而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才有了后面与方正握手言和的场面。然而真正的心理学并不是独门独术,而是许多种流派加起来的统称,我赞成为了解决问题,可以不拘泥于某一个流派,甚至可以动用宗教,以人为本才是治疗手段的根本。
        书中每个人物的思想也是一大亮点,比如苏黎对爱情、宋辉对女人以及百合对婚姻,虽然他们多多少少都带点心理学的口腔,但是这样的思想、对事物的剖析能力、对自己人格的分析是对我这样书读的少的人来说,新奇到爆炸!这也是为什么我一遍会比一遍读的慢的原因,因为很多观念很难消化,而且书中也提到过:“每个人都处在人生中不同的阶段,因此不同阶段的人所需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想我算是勉勉强强地达到了可以理解作者也就是荣伟玲的那一阶段,未来我会再一次把这本书拿出来看,我相信它还会告诉我点什么道理。
        另一个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东西就是童年的重要性,认真读了这本书的人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都缘于小时候的变故,比如宋辉之所以对女人痴迷是因为从小缺乏母爱、方正之所以那么优秀是因为他最敬仰的教授娶了他最爱的女人、苏黎之所以会受到这样与那样的伤害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爱情是因为养父母的离去与她内心中那个陆小川有关……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治疗者本身就是半个病人,他们的童年甚至青年时光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变故,因此当他们走出“患者”的阶段时就意味着来到了“治疗师”的阶段。由此可鉴,让自己孩子的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对他们的人生将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变故会影响到那些心智尚未成熟人的性格,这种性格继而在后面的成长中不断的被强化,最后演变成人格的一部分,有些人选择面对并战胜它,比如方正,但他终究还是成为和他教授一样的角色;有些人选择加倍索取,比如宋辉,但他终究失去了他最爱的人。
        因此,心灵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它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的同时亦可以摧毁一个人,而心理学的出现就是引导这股力量,使之用于它应该被用到的地方。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实际上是自己对内心的感知所形成的投射,一旦与自己的内心达成和解,那么你所感知的世界就一定是充满希望的,即相由心生,你内心是什么样你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你所表现的样子会自动过滤到你感知这个世界那些你不想接受的感情,未被过滤的部分或者说你希望进入的那部分就会直达到你的内心,继而又被内心所强化,然后再一次投射出来形成循环。
        我想我为“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你自己吧”这句话找到了心理学上的支持,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好书,它激发了我对心理学的兴趣,等我把手头的关于经济的书看完之后,我想我会再去找其它一些关于心理书籍看的。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