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潜意识对中国人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_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 文化潜意识对中国人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
野孩子de天空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12-24 15:12:15

文化潜意识对中国人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

妈妈与妻子同时落水,你先救哪一个?有机构对这一困扰无数男性的难题的答案作过统计,发现中国的男性多数会回答先救妈妈,理由是:妈妈只有一个,老婆可以再娶。由此可见,在中国,亲子关系往往比夫妻关系重要。
        中国有句古训:百善孝为先。中国人的代际关系是以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孝顺作为核心的,这是构成中国人文化潜意识的一大要素。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这种孝顺往往是无条件、无原则、无理性的,甚至是以牺牲下一代为条件的,所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三纲五常,其中的要义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讲究尊卑分明、长幼有序。
        在中国的亲子关系里,又有“父子关系疏远,母子关系亲密”的特征。传统的印象中,父亲的角色应该是严厉的,母亲则是慈祥的,有道是“严父慈母”。中国历来的家教,都是父亲负责“教”,母亲负责“养”,《三字经》也说:“养不教,父之过”,因此父亲肩负教化的重任,必须树立其权威地位,因此不宜与孩子过于亲密,否则容易打破其权威形象以及乱了长幼秩序。而孩子慑于其威严,也不敢太靠近父亲。中国传统女性天生就有“母性情怀”,对亲儿自然无微不至。因孩子通常与慈爱的母亲更为亲密。
        然而,“母子关系超过夫妻关系是家庭矛盾的根源。”“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式使得丈夫和妻子在不同的分工中渐行渐远。而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只重视传宗接代,不重视夫妻情感。妻子在丈夫处得不到爱,只好转移视线,把儿子当成“代理配偶”。所以,在很多中国母亲心目中,儿媳俨然是介入其母子关系的“第三者”。“母子关系过分亲密实际上还折射出夫妻关系的‘有名无实’,关系紧张的婆媳后面往往有一对亲密的母子,而母子走得过近是因为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非常疏远。”而婆媳紧张又常常影响夫妻感情……由此,夫妻关系的淡漠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相反,在西方人眼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妻子是丈夫身上的一根肋骨,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无论何时也不能割舍与抛弃。是以对于妈妈和妻子同时落水的问题,西方人多数会回答先救妻子。
        中国的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第一性的,先于夫妻关系。因此,父母总很爱介入子女的事情,即使子女已经成家立室,甚至已经为人父母,中国的父母仍然常以爱之名插手下去,这种“爱”往往令人无所适从,接不得又扔不得。
        西方国家的代际关系则强调“断裂”,每一代成长起来之后将老的一代完全淘汰或接收过来,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就是一种象征。西方人养育子女是为了使孩子尽早从父母的羽翼中脱离开来,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像中国那样,你永远不会是你自己一个,你首先必须是父母的孩子,然后还是别人的配偶、父母、媳妇女婿等等。因此西方的家庭关系并不如东方家庭那样盘根错节,也不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婆媳问题、翁婿紧张、妯娌纠纷。
        在生育观方面东西方同样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在中国,由于个人永远都必须是家族中的一分子,因此每个人都负有传宗接代的义务,否则整个家族会因为某个人而得不到延续。西方强调个性独立,生育纯粹出于个人考虑而非一项任务。因此西方国家的出生率非常低甚至为负,并且出现了不少“丁克族”。
        此外,在中国“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观念的指导下,中国的每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独立成一个个体。因为他们对于各自的家庭来说都是功能性的,他们身上背负着传承后代与照顾上辈的使命,同时,他们的家族也不会“放过”他们。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