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彻寒的冬夜,你围在火炉旁,对面坐着一位衣冠楚楚的老头,他用流畅的语言,紧凑的故事,离奇的情节带着你走进19世纪的维也纳。凌晨时分,你同他一起走出门去,湿润的空气弥漫在整个城里,你将大衣裹得紧紧的,低着头穿过小巷,又拐进另外一条街。刚下过雨,地面湿漉漉的,在路灯暗黄的光晕下,青色的方砖上像铺了一层金色的鱼鳞。你着急地走着,像是跟着这个老头赴一场神秘的约会。
这个老头就是施尼茨勒,而他的《梦幻故事》就是一场引人入胜的旅行。这本书讲了一位医生在半夜出诊返家时遭遇一场神秘的色情宴会的故事。整本书的时间跨度不超过72小时,在短暂的时间内,作者精心安排的每一场情节都在推进下一处情节,其语言简洁清晰,故事推进自然流畅,读者可以在几小时内完全忘记周围,沉浸在作者所设计的离奇的故事中,直至整本书结束。但故事结束之后,还剩下什么呢?较之于其它小说,《梦幻故事》过于单薄。
20世纪,施尼茨勒在这本小说中所写的性乱、一夜情、妓女等情节在彼时的欧洲引起轩然大波,他本人也因此被剥夺军医的职位。但在如今看来,书中所提及的性描写已不足为奇。如果说这本书值得再读,那施尼茨勒细腻的心理描写值得回味。也许只是人物一念之间的转变,但施尼茨勒不会放过,他拿着放大镜,将人物心中微小的念头准确地写下来。
小说中的这位医生,拥有体面的工作、娇妻幼儿围绕身旁,他尽职尽责地工作,对事业怀有计划和野心。但就在一天夜里,在出诊完后,他突然不想回家,仿佛决意要发生点什么。他遇到了一位妓女,没有他期待的故事;他走路时撞到了几个不良少年,没有发生他期待的故事。直到遇见昔日老友,带他进入一场神秘得差点让他丢了性命的色情宴会,刺激的故事终于发生了。与其说他遇上了这一场宴会,到不如说他找到了这场宴会。
他为什么要找寻这场宴会呢?他到底在找什么呢?也许他在找自己。在一件又一件超出日常生活的事件中找到自己真正的样子。他不停地想,几个小时候后我又像平时一样在办公室工作,谁知道这夜里发生了什么?谁知道我是什么样子呢?对,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
如果说施尼茨勒的这本小说结束之后,对我们还有意义的话。那就是随着主人公不断逃离出日常生活在刺激中寻找自己时,他也在提醒我们,我们本来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天性是什么样的?
从人的出生到死亡,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单位都在塑造他/她:家庭-学校-公司-军队-监狱....按荣格的理论,人最终学会了在不同的环境里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而一个凭倚这些面具自如游走于社会的成年人,在一层层被社会规训精细设计的外壳之下,他或她偶尔会不安的想到自己的天性是否还依然存在,如同那位每天行走于迷宫中的医生,他最后选择撬开僵硬已久的身份外壳,惊悚的赤裸出其中的内容,问题是,那被禁锢已久的欲望,就是他的天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