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教授十几年前著《参谋助手论》 老书网络上焕发新活力_参谋助手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参谋助手论 > 西安教授十几年前著《参谋助手论》 老书网络上焕发新活力
后浪 参谋助手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4-11 15:04:30

西安教授十几年前著《参谋助手论》 老书网络上焕发新活力


   这是“官场潜规则原生态实录”、“体制内生存之《孙子兵法》”,一本1994年就出版过的书,因为在网络引起关注而再版,并持续引发讨论,恐怕是因为它独特的书名——《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而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曾是西安政治学院的老师,华商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其中的一位作者郭政。

 争议: 学术书?厚黑书? (小标)

    在三联韬奋书店3月的学术类图书销售排行榜上,《参谋助手论》排在第五位,有意思的是更多人并没有把这本书当做学术类图书,而是官场厚黑学来阅读和分析,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即便是十几年前出版的书,这本书的内容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对首长的家庭纠纷,秘书不去观看,或装没看见。一进门,首长正因老人问题与家属吵架,秘书马上退出去。不要观看事情发展的结果,更不要去探听原委。一进门首长正向家属要钱,你装着没听见什么。你一推门,首长正和家属打情骂俏,你用其他动作掩饰下,装着绊了一跤,头碰在门框上,直揉脑袋。”这几乎就是手把手教你怎样对待领导的家事纠纷。在《参谋助手论》中、还有熟悉首长个性的艺术、领会首长意图的艺术、维护首长尊严的艺术、探究首长情绪的艺术、替首长搞好接待的艺术、甚至是向首长传递假话的艺术。因为实用性强,也因为将那些只能“心传”的东西言传出来,这本书在网上曾经在3天内就被转发了9千次,并被网友夸张地评价为“旷世奇书”。这本书的两位作者王怀志与郭政都是西安政治学院的老师,两人均已退休。

 作者: 直接服务过团以上首长26个(小标)

  “没有争议就不是郭政。”这是郭政对自己的评价,作为西安政治学院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他延长退休年龄在64岁才退休,“讲课25年,全优大满贯。”
   已经退休多年的郭政如今仍然忙着四处讲课,前几天他刚从山西回来,接下来又要去广州讲课。郭政给将军和士兵都讲过课。对于自己的讲课水平非常自信的他笑称,“我没有什么短板。” 而《参谋助手论》也因为讲课过程中产生的。
   郭政长时间在部队基层,从一名战士干到通讯员、文书、班长、排长、再到团机关政治处干事、师部、军政治部,
他说自己是“特殊的勤快”,所有的荣誉全得过。”当年在连队时,他为连长、指导员叠被子、挤牙膏、洗袜子,写讲话。 “我写的讲话稿和总结,包括大型材料,首长很放心,觉得离不开我。” 郭政说他直接服务过团以上首长26个,“首长遇到艰难险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带上我。”他写过20几本书,“300篇论文都渗透着做人的道理。”
  《参谋助手论》之所以能够出炉,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末,学校讲座上座率不高,郭政与王参谋商量后,就起了个吸引人的题目《秘书与首长》,他边备课边讲,每周讲两次,一次讲一个题目,讲了20多次。因为听课的人太多,他从讲堂换小教室、再到讲座教室、学术报告厅、礼堂。郭政评价当时讲课的效果不错,“比姜昆的相声好。” 他与另一位作者王怀志合作将录音整理后出书,一售而空,自己的学校机关干部人手一册。
 
条件:听话、能干、创新、收敛(小标)

  当年因为还有两本书要出,所以郭政讲完课出书后就撂下了,“本来还有20万字要补充。”2009年郭政在南京讲课时,就有人告诉他这本书有盗版了。但他觉得有盗版挺好,因为算是一种宣传。虽然不上网,但郭政也知道本书的争议,“既有人说做人做成人精了,也有人说是厚黑学”,但他自己并不介意争议,在郭政看来,听话、能干、创新、收敛是机关干部必备的条件。“书里写的刘干事、张干事的例子,其实大部分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当年讲课时,就好像各个首长站在我的面前,他们的爱好、脾气扑面而来。”
    在“忍让首长弱点的艺术”中,一个案例就来自郭政的真实经历,有一年他陪首长下部队抓试点,首长感慨,“人生,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你,自己首先应该为别人多办好事。记得诗人郭小川写过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但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活着,这诗写得多好啊。”郭政没有当场指出错误,而是去买了一本臧克家诗选,翻到《有的人》那一页,然后与好几本书一起拿给首长,“让领导自己发现。” 首长看到诗后骂他,“你这个宣传科长,这样的名言都不知道是谁写的,怎么当的。”他也只是嘿嘿一笑。“虽然骂了我,但首长很高兴。”郭政说,这种对现实没有立即性威胁、但又必须防止首长再次出错的情况,他就采取这种巧妙的方法,处理地皆大欢喜。
   
回应: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小标)

    在《参谋助手论》中,既有案例,也有调查。 在“熟悉首长个性的艺术”中谈到他们所了解的首长的生活习惯,作者写道:“根据我们对100名师以上领导的分析考察,爱大吃大喝的只有7人。讨厌大吃大喝的56人,可口可乐的37人。” 在关于首长“喝”的习惯中,作者写道:“还是根据我们对100名师以上首长的考察为例,大致分为四种情况,喜欢大喝的,喝高档的7人。每天都要喝一点的25人。可喝可不喝的40人。讨厌喝酒的25人。”
    而在细节上,更是详细到了不随便用手指点或者拍打首长、召开大会时在主席台的就座问题,甚至是主席台话筒的摆放问题都谈到了,作者写道:“两个副职,只给一个座前放了麦克风,另一个本来不讲话,但心里不舒服,也一定要说几句,让秘书人员再取一个麦克风来。”
  在众多问题中,最受争议的当属书中所讲向首长传递假话的艺术和关于“收礼”的习惯,郭政认为,假的东西很多,但不一定都是贬义的,如“假肢”、“假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在社会上存在着,假话的存在也是很重要的。”郭政强调善意的假话也是一种必要,作为秘书,在上下级之间、一二把手之间,要会装糊涂,大事花小。“人们因为被骗太多,所以一听到假就不舒服,我写这些的目的是为了正义而斗争的。”至于收礼,郭政则从人情世故的角度说明了有些礼不收不行,“在中国,想要和人情、亲情、友情一刀两断是不可能的。”他强调对“度”的把握,如在办理首长私事的禁忌中,就写着应防止热情过头、违背政策与不顾影响。“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不该办的也办,自作主张,胡办,想讨好却适得其反。破坏纪律还要办,首长也会忌讳。”因此如果读者只看到标题就简单地作出评价,可能反而会辜负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了。
 
  本报记者谢勇强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西安教授十几年前著《参谋助手论》 老书网络上焕发新活力”的回应

漫步夕阳xia 2012-04-12 08:57:40

恩,写得不错啊,我读书呀,也是上班的时候无聊才看看,呵呵www.tao87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