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幸福 读后整理_撬动幸福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撬动幸福 > 撬动幸福 读后整理
kevin 撬动幸福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0-17 00:10:45

撬动幸福 读后整理

            赚多少钱才幸福?跟怎么样的女人结婚才幸福?怎么样的生活态度比较幸福?怎么规划人生可以更加幸福?带着这些问题找到这本书的,读完之后,把这本书又梳理了一遍。
适应与情感
 中了彩票之后的幸福感很快消退,住进大房子的幸福感也很快适应。适应可以让人在幸福的时候很快消退幸福感,进而寻找更多的幸福资源或者更大数目的资源,比如当知道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快乐会很快消退,让人会学习新的知识,相反,如果只是沉醉在这个小小的快乐,就没有办法前进了。而在遭受痛苦的时候又可以让人免受心灵的煎熬,负向情感是为了让人快速反应来去应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但是当努力都失败的时候,负向情感就应该消退。以上就是适应的生存意义。
 三个原因造成了情感适应:大脑对熟悉信息的模块化记忆(这个记忆机制非常重要,这是为什么我们比计算机要牛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外部刺激的注意力转移;对事物的合理化解释
详细说说模块化记忆相关的知识和例子。公牛集精器被公牛适应之后就无法收到效果了,但是只要稍微移动一点距离还是可以让公牛兴奋无比;对于初学英语来说“ing”是三个字母,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ing这三个字母是一个单元。 模块化记忆可以让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也是熟能生巧,产生联想,和能够将大量复杂的领域知识融会贯通的原因。模块化记忆和幸福有什么关系?大脑唤起水平和主观感受是一致的,当一首音乐听久了,大脑对其记忆了之后,再听这首音乐,所需要的大脑计算资源大大减少,也就会让人觉得这首音乐很无聊。
注意力的转移造成情感适应很容易理解。比如失恋了,但是生活中并不总是关于失恋的,总会有其他的事情像工作,电影,跟其他人的互动等等新的刺激来去牵引开你的注意力,让你不再去想失恋。也就是为什么那句话“忘记一个异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下一场恋爱”的原因。 但是,不确定的事情往往让人很难适应。比如有人一夜情之后怀疑自己感染了HIV,于是去医院做血检。但是检验结果三个月之后才出来,那么这期间的不确定的煎熬很折磨人。
对事物的合理化解释让人适应。反过来说,不合理化那么就会让情感持续下去。比如一个女生同时收到了三封来信都是表达爱慕之情的,但是不知道这三封信都是来自于谁,猜来猜去,合理化的解释无从开始,积极评语的情绪也就难以消退了。
 了解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我们怎么应用适应性的相关知识来去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幸福感?先把情感分成两类,正向情感比如高兴,负向情感比如悲伤愤怒。那么我们就是要为正向情感营造不适应,而负向情感营造适应。我们生活当中就应该去寻找不容易适应的产生正向情感的活动:旅游、艺术创作和欣赏、科学探索、棋牌类游戏、与亲友相处、sex。同时避免那些容易适应而且价格昂贵的正向情感产生活动:买衣服、汽车、家具、首饰、较大的住房面积。在生活中尽量避免难以适应的产生负向情感的东西:变化的噪声、间歇性疼痛、不易合理化的失败、结果难以确定的高危性活动(前面讲的一夜情带来的HIV风险)。那么我们在消费的时候就可以应用适应与幸福的知识,用有限的钱来去购买更多的幸福。比如在给儿子买汽车模型和积木块之间作一个选择,按照我们这里的知识应该是选择积木。因为积木可以造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可以让人发挥创造力。但是车模很快就可以看腻了。买高档房子的钱还不如用来旅游,因为相同的价钱后者可以带来更长时间的快乐。买一平米的房子可以用来一年持续到全国各地。我们工作生活消费无非是为了幸福,怎么样来把我们的有限收入最大化我们的幸福,可以参考适应性与幸福的知识。
幽默与幸福有什么关系吗?幽默是真正给人不适应。能够在不同的环境里面寻找到幽默的元素进行个性化加工,而不是积累着一些固定的幽默笑话库,这样子身边的人很快厌倦。还有人总会对生活有深入广泛的见解,他总是能给你不同的认识,这种朋友也会让你觉得很有意思。
数量与幸福
 把主观的情感强度成为效用,那么效用相对于外界刺激数量的变化就是效用函数了。当我们饥肠辘辘的时候吃一个包子觉得很幸福,但是第二个包子就没有那么好吃了,等到第十个包子,则是厌腻了。这就是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
 但是真实的感受曲线却不能够只用边际效用递减来去解释。有两个实验。第一个是在一场灾难中,有两个方案来去营救600市民。A方案:挽救200人生命;B方案:三分之一的概率救600人,三分之二概率一个都救不到。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A方案。 实验二中同样是灾难发生。C方案肯定会有四百人死去;D方案中三分之一的概率一个都不死,三分之二的概率全死。在实验二中大多数被试会选择D方案。
其实两个实验四种方案在统计上来说是一样的,每个方案能够营救的人的期望都是200人。随着语义的不同,人们的决策也不同了。(邪恶的人是否想到了怎么通过改变语义来去影响人们的活动呢?)之所以有这种不同,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于失去更加敏感,为了避免失去更多人们都会冒险;但是在得到的时候是相反的,因为边际效用的递减,人们趋向于保守。同样的这个图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获益的时候规避风险,而在失去的时候风险喜好。
著名的感受曲线,仅仅用一条曲线就可以解释人们对于得失的感受了。“校杯实验“告诉我们,同一件物品得到的时候感受没有那么强烈,对于杯子的价值估计没有那么高;但是失去的时候感受强烈,就会要求更加高的价格。这个原理估计在钉子户对抗拆迁队伍的情境中也同样适用。还有家具销售商让你先把电视搬回家免费使用7天,等到7天过后你觉得这部电视比较值得那个价钱也是这个道理。
  由前面的前景心理学原理发展而来的就是左图中在不同参照点(也就是不同初始状态下面)的感受无差异曲线。在同一条曲线上,人们的感受是相同的。当初始状态在T的时候,得到相同的X或者Y都可以到达U的幸福感受状态。但是当从A点到U’曲线上时候,我们可看到要得到更多的Y来去弥补失去的X才能回到U这条幸福水平上面。当你送我一个杯子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杯子值得3块钱,所以你不给我杯子只给我3块钱也可以。但是当这个杯子我拥有了一段时间,你问我,要多少钱才可以买你的这个漂亮的纪念杯,我可能就需要10块钱了。当我没有得到杯子的时候,就是状态T,也就是给我纪念杯或者3块钱我都可以到达U的快乐水平。但是等我有了杯子之后,也就是状态A,如果失去杯子必须得到比3块钱还多的状态才会心甘情愿(也就是重新回到状态U)
 如何应用这个感受曲线呢?好事分开享受。如果中奖4000元,可以拆分成为两个2000元:“老婆,我今天中了2000元;到了明天,老婆,我今天又中了2000“,这样子两个两千产生的主观感受效用是比一个4000要大的。同理:坏事一起体验;小好事大坏事分开体验;大好事小坏事一起体验
自然可评估性和情感
 在这里用a来表示自然可评估性高的东西,比如热水的温度,声音大小,光照强度。我们根据自然的本能就可以判断这些东西。b用来表示自然可评估性低的东西,比如像素的大小,黄金的纯度,砖石的克拉。 不过可评估性不是绝对的,有时也要看数量的大小。比如住45平米的房子,肯定就很不爽了,评估性就比较高比较敏感。但是对于住着300平米的房子的人来说,250平方和400平方给他的感受都是差不多的,这个时候自然可评估性是比价低的了。
 对于比较容易评估的事物比如气温,有暖国的穷人比冷国的富人要幸福的实验。虽然冷国的富人享受的室内气温相对于国民平均水平来说是大大提高的。
评估性较低的事物例子是:b1国富人消费钻石1.6克拉,穷人消费钻石0.3克拉;b2国富人消费钻石3克拉,穷人消费钻石1.7克拉。虽然b2国消费穷人消费的钻石比b1国的富人要多,但是因为消费钻石带来的幸福,肯定是后者的比较强。因为消费钻石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没有比较,我们无法评估这个钻石的价值。
这些理论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经济越发达人们的幸福水平并没有越高。当经济刚开始从贫穷发展为小康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变得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小房子住,这些改善都是属于A类事物,是我们的肉体所能感受到的,由此带来的幸福改善就会很高。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我们只是把经济的增长部分用来消费更多的奢侈品像钻石,首饰,这些B类事物是不能直接影响我们的感受的,只有在跟别人的对比中才感受到价值,所以由此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幸福改善。但是,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往往意味着激烈的社会竞争,更长的工作时间;这反而减少了我们和亲人朋友相处的时间,所以幸福甚至可能下降



时间和情感(这个标题真有点不够全面)
 负偏态分布给人们的感受总和是正的,就如这里的图片里面的笔记一样。其实用分布来去分析幸福,最核心的是人们会随着分布在心里面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判断标准。
 用左边的图更加方便解释了,而且解释起来很简洁。第一个图是负偏态,于是形成了一个大约为6 的标准判断点(圆圈所示),那么在大多数时候这个人体会到的享受还是高于标准点的。而第二个图则是正偏态,可以看到大多数时候体会都是低于自己形成的标准。虽然第二个图所体会到的刺激在客观上总和是比第一个要高的,但是正是由于正负偏态的分布,导致第二个图的幸福水平是没有那么高的。而在书中提到的偶尔享受一下高级的东西不会形成正偏态是因为这个偶尔的享受不足以提高自己的判断标准。
在这里还提到了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感受影响远比减工资要小。其实这些内容觉得不应该放在这一个章节。因为这个例子说明的本质原理是,两种形式的损失给人的感受具体程度是不一样的,后者让人非常明确的感觉到了收入的损失,而且非常直接,立竿见影。同样的,如果不想受到太大的反对,降薪应该用一种没有那么直接刺激的方式进行。
本章最核心的最简洁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式子来去表示 H是幸福感觉,而p是外部因素。如果一场扳手腕的比赛中,你所支持的选手在快要被扳倒的时候突然间停止了下降趋势,并且开始反败为胜,那么这场比赛精彩会让你无法忘记。虽然p`刚开始的时候是负数,但是到了比赛后面却是正的了。而且这个飞跃带来的p的二阶导数是很大的。以上就是三个为什么这场扳手腕比赛看起来很爽的原因。
Positive Psychology
 旧时的医疗理念是有病之后治病,但是现在的医疗开始变成另外一种理念: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不会有疾病产生。传统的心理学跟旧时的医学一样,都是等患者有了抑郁症之后才开始介入的。积极心理学关注的并不是如何为人们排除心理问题,而是研究如何营造更多的正向情感,如何可以生活地更加美好。
 达到幸福有六种公认的美德,可以通过不同的强项来去培养六种美德。六种美德分别是:睿智、英勇、仁爱、公正、自制、超脱。对应强项分别是:1好奇心、好学、批判性思维、创新、务实、社会智力、洞察力;2勇敢无畏、坚毅勤奋、正直真诚;3仁慈大度、善于爱与被爱;4责任心、合作精神、公平和平等、领导leadership;5自我控制、审慎、谦虚;6审美、感恩、豁达(苏东坡的特点)、虔诚、宽容、幽默、激情。
 学会乐观。乐观和悲观如何定义?先看生动的例子吧。某同事第一次约女同事去舞会就遭到了拒绝:1。这个女生和我不配,所以她拒绝我了。那么我试试其他的女同事看看2看来我不讨女孩子喜欢,这次舞会不想去了。某人学习第一门课就考砸了(就像我大学第一门医用化学才考了61分,天大的打击啊,呜呜。)但是他可以用两种心情和想法来去应对:1这次状态不太好,下次就不会这样了;2看来这门课我学不好了,我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不对,而且可能我也不会考试,那以后的成绩怎么办呢?
两个例子其实都是1的想法乐观,2的悲观。看出来有什么特征了吗?当坏事发生的时候,乐观的人会把原因归于具体的,可以完全改善的原因上面。而悲观的总是归因于很模糊大范围的因素上面。 如果遇上好的事情,乐观者和悲观者的想法还是相反,而且乐观者会泛化好事的原因。比如收到暗恋者的求爱信:1看来我在异性眼中很有魅力2挺好的,碰巧遇到一个喜欢我个性的。1也就是乐观者归因于自己受宠于异性,但是2却只归因一个单个对象。
Flow 流体验
 如果想问那些可以日以继夜工作的人:“是什么能力支撑着你们?“他们大多数无法回答的;但是心理想家可以给你一个大致的答案:流体验。流体验顾名思义就是进入一种完全忘我地,沉醉于当前活动,感觉时间想流水那样流畅的体验。
 流体验的特点:活动具有对自己来说具有挑战性;高度的专注,意识与行为合二为一;清晰的目标与及时的反馈;时间的流逝时快时慢而且变化幅度比较大(对于时间变慢,“学习的艺术”作者在拳击赛中被击碎右手但后来反败为胜的时候有所体验)
 Flow与幸福正相关的原因:
 简单一幅图就可以说明一切了:如果从事太过简单的东西很没意思;太难的也让人很容易放弃。而对人具有挑战性的,稍微超过能力的就最能让人全神贯注地去做。
 营造流体验的要点:为自己的工作学习制定一个很具体的目标(这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细化目标一致),并且感受具体的反馈;集中精神排除外界和自己心灵的干扰;享受当下。
预测与情感
 其实这章的内容跟认知偏差紧密相关。比如获得感受和消费感受问题。人们老是把两者混在一起,购买的时候不分清楚就会造成决策失误。比如你有两个朋友一个是编程工程师,一个是销售工程师。那么你给他们各送一块顶级手表。谁会比较快乐呢?编程工程师天天呆在室内写代码,有手表炫耀的机会也不多,而后者销售则完全相反。两者收到手表的时候都会很快乐,但是随着时间的进行,消费感受来说前者远比后者差很远。
这里造成的失误核心在于:预测的时候并没有将自己的评估模式转换成为体验时候的评估模式。在联合评估模式下,人们会系统性的高估那些自然可评估性低的属性(黄金的纯度、钻石的克拉、字典词条数目)对于体验的影响。买回去体验的时候则不会怎么感受得到这些量化属性的重要性。比如去买音响的时候是比较很多的音箱,自然会放大微小的音质差异。并且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也通常拿可以量化的指标来去做决策依据。比如两份工作第一份年薪9万但是很没趣,第二份工作很有趣但是才7万年薪。大部分被试会选择前面的那份工作。其实真的做起来,两份工作给你的生活带来的快乐程度差别很明显。
 投射偏差,在预测的时候把当下的状态投射到未来会造成误差。例子:饥肠辘辘地走进饭店点了一桌子的菜,吃到半饱的时候就后悔了。刚进来的时候饥肠辘辘,很饿,以为自己可以吃很多,把这种饿的感觉投射到了将来。比如如果你问一个有妇之夫看到一个情投意合的特别有魅力的女性的时候是否会与其一夜情,很可能别人会觉得你冒犯了他的家人,当然也会斩钉截铁地否定回答。这里也是把当时理智的状态投射到了那个与魅力女性相见的情景中了。真的到了那个情景,很可能心智的状态完全是不一样的。
 记忆偏差:我们的记忆机制是把一段体验中最强烈巅峰的时刻和临近结尾时刻的记忆保留下来。也就是巅峰-结尾规律。一个好的导演不需要把整部电影都拍好,只需要若干高潮和好的结尾即可。 不单止在记忆存储的时候就有可能会造成偏差,而且在提取的时候也会。提取的时候会加入了自己的预期,价值观,经验等等。其实这些知识还真的和幸福关系不大。
选择与情感
 选择的好处在于通常可以激励别人的积极性。如果要开一门形式上的政治课,大部分学生都是不想去的。但是把这门课分成两门课,实质上一样,而名字不一样,挂名为选修课让学生选一门。那么学生们很可能就会认真一点。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自己选的是比较好的,自己比较满意的,也就激发了正向的情感
 选择的坏处也还是有的。1当选项的质量都差不多的时候,人们会选得犹豫不决,受尽煎熬,浪费时间。“如果我和你妈两个同时掉进河里,你只能救一个,你救谁呢?”这样的选择很恐怖。2另外不同优点的选项也会让选择过程和结果都很痛苦。比如一款相机由非常小巧可爱,但是由于自身体积的限制所以光学变焦只有3倍;另外一款功能非常强大齐全,因此也笨重一点。买了前者会想念后者的强大,买了后者又会想前者的小巧。这就是选择的问题。所以,好的东西有选择不如没有选择(在“不要做正常的傻瓜”这本书里面详细地介绍了),因为好的东西拿过来一起比较,把那些不足的也比出来了。然后选择者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这些瑕疵上面。 3另外,选项太多超过人的注意力也会让人不想选择。如果超市里面有五六种果酱,那么会有很多人去驻足;但是如果有二十多种果酱,挑选的人反而降低了很多。 4坏的事情选择也麻烦,比如必须在四瓶不同的过期酸奶中选择一瓶,选的过程会不断地体验负向情感。
 对于选择知识的应用:1不要给他人过多的选项选择,除非某一项有过多的优势2当商家的产品很多的时候,也就是选项很多,可以提供选择决策的依据。比如IBM的电脑给出很多型号。T代表商用机型A代表台式机等等。3如果选项容易让人犹豫不决,那么设置一个默认选项(这招用来逼婚或者求婚好像很多人用:) 4 如果选项是负向的而且无法避免,给出一个资深专家意见不要给选择。
冲动是恶魔?
 冲动并非全是恶魔。不理性的冲动是:当下冲动带来的幸福远小于未来因此的损失。吸毒之后的几个小时确实很爽,但是由此未来的一生都毁了,这个快乐完全不能等价损失。吸烟也是如此。如果逛街时候一时冲动把一件贵衣服买回来,因此而使后面三个月节衣缩食就不够理性,即使衣服再漂亮,多带来的快乐也不能够持续三个月更加不能够覆盖三个月节俭的痛苦。但是合理冲动是理性的,如果看到大闸蟹很好吃,你又很有钱,当下冲动买下来又有何不可?
 接下来的内容更多的围绕着做事情的方法展开。为自己指定僵化的标准这样只会降低做事的效果。出租车司机雨天早早回去就是这个例子。要有灵活的思路,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时常知道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在公司强制年轻职工存款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要把强制的东西加在别人身上,不如把这个东西变成选项的默认值。这样一来员工的选择权利得到了尊重,而且还采纳了公司的专业 长远的建议。
控制与过度理性(也就是不理性吗)
 世俗理性主义:世俗经济主义例子有,更加重的但是形状如蟑螂的巧克力,明明吃起来不爽,人们也不会去选择心形的更加轻的巧克力;不选择和同事比起来同等的10平米的办公室,而是和同事比起来小的20 平米的办公室。决策的时候给予物质的、有形的可以量化的因素以更大的权重,而忽视变化趋势、社会比较、外形美观等其他的影响幸福的因素。 世俗科学主义,决策的时候拿定量指标来去决定。例子是音响购买决定实验。第一个实验是音质定性描述音量定量描述第二个实验是相反,音质定量。两个实验中a音响的音质比b的好,音量则比b 的差。结果在第一个实验中大部分人选择b,第二个选择a。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定量的参照起来更加方便。世俗功能主义例子就是当有两种方式把奖金存入银行的时候,大多数被试选择的是让百货公司直接存入,而不是可以产生更多快乐的去领取漂亮支票的方式。
 何时理性何时冲动,其实这是要归根一个最终的标准上:到底哪一个选择可以产生更大的快乐总和?比如少年不应该吸烟,老年人不应该戒烟。
 媒介极大化。这点几乎是最重要的了,多少人因此做了钱的奴隶呢?本来,不管投入和终极幸福之间有多少的媒介,我们都不应该受到影响,只根据想要得到的终极幸福来去规划自己的投入。但是现实不是如此,比如书中的实验:1做6分钟的任务得到600积分,可以换取香草雪糕;2做7分钟任务得到100积分,可以换取开心果冰激凌。其实两个雪糕的味道差不多,而后者还要做7分钟。虽然后者的积分是100,比前者要多,但是理性的决策者不应该让这个媒介影响。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减工资的反应差距。 其实两者本质上一样的,都是意味着付出同等的劳动量得到的最终实物收入减少了。但是人们会强烈地反对减工资,没有哪些人会强烈反对国家银行不要发行货币的。 插入了媒介影响了人们对于得失的真实判断。
 噪声代价巧克力收获的实验,通过插入一个线性的媒介,让被试忍受噪声的时间大大持久。插入中间媒介来增强人们的积极性,这就是反斗游乐园经常做的东西。花了一百多块钱买到的游戏币,可以赢取非常多的积分卡,可是所有的积分卡还换不到一个价值二十块钱的东西。在这里插入了媒介,人们完全没有看到他们投入的时间和100元的成本换来的只是二十块钱不到的收益。











展开全文
有用 4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撬动幸福 读后整理”的回应

meet_angel 2011-05-21 12:16:43

享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