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是否值得看这本书之前,我首先扫了一下豆瓣的热门书评“当我谈论村上春树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原文链接:http://book.douban.com/review/1629978/)一般来说,阅读一本书之前被一两个陌生书评左右你的判断是很危险的,但是村上的书却完全没有这种担心。当年阅读林少华翻译的《挪威的森林》,便是被书评中”从任何一章开始看,都能够体会到足够的精彩“这样的话所打动,进而翻阅的。看村上的书,先看评论总是没错的,或许是因为喜欢他的人,多半有颗真诚的灵魂吧。
阅罢,我试图在村上轻松却略微杂乱的随笔中抓到一两个贯穿始终的隐含主题,不是跑步,不是坚持,甚至不是写作。后来发现,我真是读专业书读坏了吧。。。这货是随笔啊。。。
在每一个村上的小说中,文字的细腻度,主人公的设定还有故事剧情的婉转承和,都极具个人特点。这本书透过跑步,隐隐地揭示了背后的玄机:村上对”丰富世界的感受“敏感而细致,并通过跑步这样机械重复的运动获得强壮的身体,再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跑步,然后坚持跑马拉松的同时唠唠叨叨地写下一大堆文字,仅仅围绕跑步这个看似简单而无聊的主题。让我惊叹的是,村上对于”跑步“的理解,不仅仅是哲学上的(他引用了毛姆的类似说法“剃须刀就是一种哲学”,认为一件事情坚持不懈之后都能上升为哲学上的某种认识),而是相当轻松和情绪化的。周围很多人说起跑步啦,减肥啦,满脸的悲壮和信誓旦旦,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或者,像我这种读书读坏了的人,会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和目标,必须是高大上的,必须是坚强而有力的,最后没有执行和坚持,弄得满是沮丧和自我怀疑。村上的态度很鲜明:喜欢的,自然能够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坚持不了。跑步不是因为意志坚强,恰恰是因为符合天性。在做的过程中,一次次的重复中,身体得到了健康,进而也似乎”发现了某些哲学“。之后,他在跑步的过程中,有时候空白,有时候思考,轻松自在地跑着,不为啥,就是跑,穿越纽约、希腊、看周围的跑者超过自己,看哈佛年轻的学生、路边的小狗、偶尔遇上的热心读者、还有街边烤椒盐卷饼的味道……整个过程是轻松而自然的,没有矫情和勉强。
村上的另一个让人振奋的观点,是关于健康和不健康。最堕落的灵魂也需要健康的身体,从事不健康的写作自然更佳需要了。跑步成了修行和排毒,苦中作乐成了必须的自我选择。而在阐述这一个观点时,也没啥苦大仇深的,很自然讲述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大脑的危险性,以及健康的重要性。
其实生活本身就应该简简单单的,不是么?我们的焦虑、压力已经够多了,又有太多虚妄、扯淡和假崇高赋予了原本简单的行为莫名的意义。然而在去坚持我们应该坚持的事情上,人又总是懒惰而虚伪的。村上的做法提供了一种可能:尽量好的感受这个世界,细腻而真实去感受,去做就可以了,that's it!
对于我来说,阅读本书之后最直接的改变,就是马上运作了”哈皮的小人物“微信公众号,一刻都没有拖延。我想分享文章,督促自己看书阅读写作,不再设定崇高的目标和更大的事情。想到之后,我就马上去做了。一周下来,感觉好极了。
跑着跑着,就有收获,无论境遇如何,这都是一种触手可及的英雄姿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