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即修行,人生也是_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 > 跑步即修行,人生也是
木已成粥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1-08 17:01:33

跑步即修行,人生也是

最近半年内,高频听到这本书的出现,都是在播客里,先是“听着摇滚去跑步”再是“大内密探”。相信这本书是不少当年看村上春树的文艺青年也就是后来变成开始跑步的大叔们的重要精神寄托吧。
和村上其他很多或晦涩或遥远的书不同,这本书无比的平易近人,还有着各种抖机灵似的村上式小幽默,甚至有点接近自传和日记的结合体的感觉。看下来有几点感触:(真是邮件写多了改不过来。。。)
1. 这位大叔你也太能跑了吧:每周七天跑六天,每次至少10公里,坚持了二三十年。每年参加一两次马拉松,而且还是全球各地的,准备训练都是一会在波士顿一会在夏威夷一会又在日本国内的。不过想来也是和职业有关,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和大学讲师,本就是正常的节奏而已。
2. 村上在文中对跑步中自己的身体,肌肉,思想等的记录是无比的详尽和坦诚,坦诚所以可以顺利接受所有的改变,克服这种长期坚持所带来的困难。你可以想象到,他在那么多时长的跑步中,是怎样的一点点在感知和思考,正如其人生态度,文字的态度。
3. 所以,跑步正是村上的一种修行,通过这种对跑步的坚持,这种每天频繁进行的内在沟通,使得村上的内心世界也会变得无比强大,和无比细腻。专注是一种很关键和强大的能力,而每天都有这么一大段时间用来专注的思考,自省,自我调节,作家和其他很多职业都很需要这种能力,各自实现的方式各不相同,可能是旅行,可能是喝酒,可能是冥想等等。文中村上也提到了,要想做一个好的长篇小说家,仅靠灵感和天赋是不够的,这也是一个体力活,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和坚持的活,需要不停提高自己的膂力才能完成的事情,而他正是靠跑步来实现的。
4. 结尾时的一段话,摘录C,真是年纪大了的缘故,我竟然看懂了。之前像这种文字,大脑绝逼是会直接略过的。很多时候都在感慨时光荏苒,偶尔回首发现那些美好的不好的曾经深入骨髓的事情,都已经飘零到渐渐褪色。不禁会想,当时如果怎么样现在会怎么样,继而会想,即使当时怎么样现在怎么样了,又能怎么样呢,现在总是会成为明天的昨天。倒不是消极,至少内心会平静很多,对活在当下几个字有了更多的感触,所谓年纪越大阅历越多,心境越是平静大抵就是如此吧。

摘录A:
开始跑步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跑不了太长的距离。二十分钟,最多也就三十分钟左右,我记得,就跑这么一点点,便气喘吁吁地几乎窒息,心脏狂跳不已,两腿颤颤巍巍。因为很长时间不曾做过像样的运动,本也无奈。跑步的时候被邻居看到,也觉得有些难为情,就和为那个偶尔加在姓名后面的、带括号的“小说家”头衔难为情一样。然而坚持跑了一段时间后,身体积极地接受了跑步这事儿,与之相应,跑步的距离一点一点地增长。跑姿一类的东西也得以形成,呼吸节奏变得稳定,脉搏也安定下来了。速度与距离姑且不问,我先做到坚持每天跑步,尽量不间断。就这样,跑步如同一日三餐、睡眠、家务和工作一样,被组编进了生活循环。成了理所当然的习惯,难为情的感觉也变得淡薄了。我到体育用品商店去,买来了合用而结实的跑步鞋、便于奔跑的运动服、一块秒表,还买了专为初练跑步的人写的入门书,读了。如此这般,人渐渐演变成了跑步者。

摘录B:
肌肉很像记忆力良好的动物,只要注意分阶段地增加负荷量,它就能自然地适应与承受。示以实例,反复地说服肌肉:“你一定得完成这些工作。”它就会“明白”,力气逐渐大起来。当然需要花费时间。过分奴役,它会发生故障。然而肯花时间,循序渐进,它就毫无怨言,只会偶尔苦着脸,顽强而顺从地不断提升强韧度。通过反复,将“一定得做好这些工作”这一记忆,输入肌肉里去。我们的肌肉非常循规蹈矩。只要我们严格遵守手续,它就无怨无恨。倘若一连几天都不给它负荷,肌肉便会自作主张:“哦,没必要那般努力了。啊呀,太好了。”遂自行将承受极限降低。
肌肉也同有血有肉的动物一般无二,它也愿意过更为舒服的日子,不继续给它负荷,它便会心安理得地将记忆除去。想再度输入的话,必得从头开始,将同样的模式重复一遍。休息是必要的。然而,比赛迫在眼前的重要时期,要严肃地给肌肉下达最后通牒,将毫不含混的信息传达给它:“这可是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的!“当然不能让它超负荷,但一定得与它维持着绝不松懈的紧张关系。处理个中的勾心斗角,有经验的跑者自然得心应手。

摘录C:
冷眼望去或俯瞰下去,这样的人生可能无常而无益,或者效率极低。那也无可如何。就算这是往底上漏了个小孔的旧锅子倒水般的虚妄行径,起码曾经努力过的事实会留存下来。不管有无效能,是否好看,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东西,几乎都是肉眼无法看见,然而用心灵可以感受到的。而且,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通过效率甚低的营生方才获得。即便这是虚妄的行为,也绝不是愚蠢的行为。我如此认为,作为实在感受,作为经验法则。
这样低效率的营生是否可以维持下去?我自己也不知道,不过我不厌其烦、锲而不舍地坚持到了今日,也很愿意尽力坚持下去。正是长距离赛跑培养与塑造了现在的我,或多或少,或好或坏。只要可能,我今后也会跟类似的东西一起逐渐老去、送走人生吧。这恐怕也是一种——虽然不敢说是合情合理的——人生。不如说,事到如今,大概也没有别的选择了。我手握着车子的方向盘,忽然想到了这些。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