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物的人_Alone Together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Alone Together > 作为物的人
我非衣 Alone Together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5-06 10:05:09

作为物的人

尽管对于哲学一知半解,但我总认为,一切哲学回归原点,就是关于人的讨论,人为什么是人,什么才是人。《群体性孤独》实际上探讨的也还是这个问题。
自科技革命以来,科技就成为了人们的信仰,上帝及撒旦。除去关于人怎么使用科技来造福人类或为虎作伥的讨论外,也有不少先知在讨论科技本身的威胁,比如被视为神书的《科技想要什么》——当然,我完全没看懂。那么,这本同样出自同一阵营的《群体性孤独》又在说什么呢?
这个,或许我们还可以回到简•麦戈尼格尔(Jane McGonigal) 的《游戏改变世界》一书,恩,又是一名科技先知。在她的论述中,并不是人们玩物丧志,而是因为世界本身已经碎片,人们才通过游戏进行弥补。而展望未来,简提出来平行实境类游戏才是未来游戏的主流,比如《家务战争》,通过把做无聊的家务变成一场游戏,人们在现实中每完成一件家务活,在虚拟游戏中就得到一点成长。“采用游戏的形式去做,哪怕是打扫清洁这种最平凡的事情也能让人体验到自豪感,只要你让它变得更具挑战性,或是要求我们在做的时候更具创造性。”
但真的是这样吗?雪莉的回应显然不是这样。在她看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两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第一大趋势是生活的完全网络化“,”第二大趋势是机器人的进化“,这两个趋势合二为一,实际上就是人的物化。
你不再是你,在facebook上的你才是你,你必须时时扮演那个facebook的你。换到中国特色,那就是你加班了,本来已经累得要趴下来了,但你还是得拍张灯火阑珊的照片放到朋友圈,说”加班好辛苦“,你本来是来吃东西的,最后变成了拍东西,你本来随着大部队出去旅游,上车、下车、尿尿、拍照,但你还是会在朋友圈晒出照片,说,真是个好地方。再发展下来,就有了两个微博号,两个朋友圈,晒不同的自己。
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以这种物的形式去对待周遭的世界。可能在微博、朋友圈上看到什么可怜人,你会想着去帮助他,比如最近似乎很流行,”在某某大街上卖花(小吃)的老汉,在他背后还有一个身患顽疾的老伴,有空就去那买花(小吃)吧“,但另一方面,我们却很难以这样的同理心去关心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在网络世界是一个尴尬的身份,他们一方面代表着你的过往,另一方面又代表着束缚,所以朋友圈禁止父母的存在,似乎成了共识。但你在抱怨父母的大题小做时,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因为之前交流的太少?
每个人都是和世界相连的电脑,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孤岛。

展开全文
有用 10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