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清室内陈设》(二)——【明代衙署大堂和正式宴会陈设】_明清室内陈设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家居 > 明清室内陈设 > 读《明清室内陈设》(二)——【明代衙署大堂和正式宴会陈设】
大芽芽 明清室内陈设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9-04 10:09:09

读《明清室内陈设》(二)——【明代衙署大堂和正式宴会陈设】

明崇祯年间刻本的《广百将传》,有一副刘伯温向明太祖进献天书的宴会场景。这是明代等级最高的宴会,在正殿当中举行。太祖和刘基一人一席一屏,二人面南,太祖位于东,刘伯温位于西。刘基头戴诸葛巾,身穿氅衣,左手向太监递去天书,太监身后是头戴翼善冠,身穿过肩云龙纹圆领袍的太祖。地平下是一个束腰香几,其上摆放狮子出烟,尚有宋元风韵。正殿是作为重大场合的主要场所用的,怎么成饭厅了呢?原来明清时期的建筑里没有饭厅这一设计,所有的饭局都是临时摆设的,而正式宴会的地点一般会选在某一建筑群的正厅。皇宫的某些正殿会作为宴会的地点,而很多衙署的正厅也会作为宴会的举办场所。
衙署指的是明代两京内外的各级官衙。衙署大堂是整个官衙建筑群的地理核心和活动中心,其陈设也遵循明代各类建筑正厅的一般陈设规则,即地面上有地平,地平上面摆设一套含有屏风、公案、座椅的公座。其余的东西一概没有,平时视衙署大堂的使用场合随时摆放。公座所用的椅子,一般是圈椅或者交椅,椅上披有椅披。这些椅子一般不会用诸如花梨、紫檀一类的木料,都是普通木料。南方一般用榉木,北方则用榆木或者柞木。至于公案则是一张长方形的桌案,挂上大红云纹锦缎桌围。各种案的称谓是根据不同的应用来命名的,一张桌案,挂上桌围,用来办公就是公案,用来饮酒就是酒案,用来读书则是书案。不过也有为特殊的需要而专门制造的桌案,如案面比较修长的画案,就是专门用来方便展开卷轴进行绘画的。公案上的陈设很简单,最常见的便是一座笔山,上面搁置一支墨笔,一支红笔。右侧还有一方砚台。州县的衙署大厅的公案上还设有断案用的签筒,公案旁有放着王命、印匣的几形高架。如果是督、抚、提、镇等衙门,公案上还有个架子插着令箭,这种架子和兵器架很像,无非是体积缩小。
晚明文震亨写有一本叫做《长物志》的书,是一本明代小资生活指南,这位先生是文震亨的孙子,也算是吴中的丹青世家了,生活品位自是不一般的高。他在书中就写道,把砚台放在左手边是古代的放法,能防止砚台反射光线刺激眼睛。古法二字一出,顿时高大上,只不过不知道这么做,实用性又有几何呢?
《长物志》还吐槽了明代的一种建筑,就是平常厅堂前檐接出来的卷棚顶的廊子。《长物志》卷一提出:“忌有卷棚,此官府设以听两造者,于人家不知何用。” “两造”指的就是对簿公堂的原告和被告。衙署大堂前一般会接有这样一个卷棚顶的廊子,在很多明代的版画里都有反映。不少明代的宅邸也都有这种木作,明代的版画里这种卷棚顶前廊也有不少,直到清代弘历雪景行乐图里还见到这种卷棚。至于文震亨对住宅里的这种卷棚的雅俗评价,自不失为一家之言。
下面看两则明代史料中记载的大堂的在宴会时的特殊应用。这两则史料都来自于《大明集礼》。
第一个是外地藩王来京朝见时在应天府大厅赴宴时的陈设。设宴的人是应天府尹,在明代是正三品的大员。在宴会举办的前一天,馆人设藩王的坐席于厅之西北,面东;设应天府尹夫人坐席于厅之东南,面西。中间设有酒案、食案。跟随藩王的王府从官和应天府其他从官在大厅旁边的耳房中进食,按照宾西主东的座次相对而坐,中设酒案和食案。宾西主东的陈设关系同样也见于上文所说的大厅中藩王和应天府尹的位置情况。只是两者坐席虽然东西相向,但是被有意错开,不知道其中蕴含了什么讲究,这里先留个心,以后慢慢研究。
以上藩王来应天府朝觐的情况属于明初的规定。永乐十八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此后北京的地位历经坎坎坷坷,最终在明英宗时正式确立了首都地位,北京作为明朝时间国都的时间长达二百二十四年之久。明成祖以藩王身份上位,虽然起自于对建文帝削藩的反击,但是即位之后在削藩的政策实行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藩王的权利在永乐之后不断受到打击,明初尚能定期到南京朝觐的各地藩王,逐渐被限制人身自由。藩王来京被视为大逆不道,脑有反骨。即便是在崇祯末年北京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带兵准备前往北京勤王的唐王,也被视为趁乱造反,囚禁在凤阳高墙之中。(凤阳、南京一直是囚禁明朝宗亲的地方)永乐之前的各地藩王,在地方上享有很高的权利,之后逐渐式微。甚至在接待朝廷大员的时候伏低做小,谦恭有加。这在王世贞的《觚不觚录》中有生动的反映。
第二个例子是县学大堂举办乡饮酒礼的陈设
乡饮酒礼是县令宴请县里年高有德的人,以助教化,在县学里举行。宾席位于堂北两楹之间稍偏西,面南。僎席在宾席东边,同样面南。(世俗所谓主位即此)主席位于东阶上,面西;介席在西阶上,东面。二者都是稍稍偏北的上位。六十岁以上的宾客,在西序设席位,面东,北上位,如果人数太多则可以在西阶上增加席位,面北,东上位。僚佐席位(僚佐指的是县令以下的县丞、主簿、典史等吏)在东序,面西,北上位。这是有坐席的几个身份的陈设,一席即一桌、一椅(多为带椅披的灯挂椅),其余堂下、廊下的还有站立的位置,称为“位”。县学大堂举办的乡饮酒礼虽是特殊的宴会,但是其坐席的陈列布置也遵循明代的宴会陈列习惯,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在很多明代流传下来的版画中,有大量的宴会场面,这些都为研究明代宴会陈列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广百将传》即是其一。
明代的室内陈设的方位原则,一般来说是坐北朝南(视建筑的朝向而定)为最尊,东高于西,北上南下,宾西主东。明代当然已经有合餐制了,正式的宴会为了尊重传统,遵从古制,尚保留了一定的分餐制度,一直到清代亦是如此。而且很多皇宫内的宴会,群臣都是跪坐进食,表示仍遵古制。前文已经提到过谨身殿赐宴时,四品至九品的官员要在庑下进食,其实还不止于此,殿内的高官都是一人一桌,而庑下的官员都是两人一桌。这种食案和炕桌很相近,矮足长方形,清代称之为“宴桌”。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