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朱老此书,收获依旧颇多_明清室内陈设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家居 > 明清室内陈设 > 重读朱老此书,收获依旧颇多
弘德皇帝 明清室内陈设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4-19 23:04:33

重读朱老此书,收获依旧颇多

       2004年起,紫禁城出版社(今已易名为“故宫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了一套丛书——《紫禁书系》(该丛书依旧在不断更新)。此系列中之图书,多涉中国宫廷文化艺术专题。丛书装帧精美,铜版纸质量上乘,彩图版清晰显明,内容丰富且包罗万象。从原状陈列到拜火教研究,从古代妇女的小小梳篦到明代的至美玉器,从天府善本到宫藏医药,再从宫廷服饰之华丽到文人园林之风雅。而朱家溍先生的这本《明清室内陈设》,在这套丛书中排号第一辑第一册,从此便已经能说明些什么了。
    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原状陈列展览与文物专题展览。前者如外朝三大殿、内廷后三宫并养心太极体元长春翊坤体和储秀之类,后者若武英文华景仁钟粹景阳之属。前者可使参观者更直观了解到皇帝生活起居办公理政之所的日常情况与陈设,后者则可使人充分欣赏到故宫珍藏之文物精品,领略中国古代艺术之精。这两种陈列,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前者,即宫廷原状陈列,而本书作者朱家溍先生,可谓宫廷原状陈列的开创者。
    朱老这本书,虽然2004年便已出版,但我大约是在四年后才购入的。 那会儿的我在大学校园里,已读了一些关于紫禁城的书籍与文章,这本《明清室内陈设》,看完后我便觉得很有必要收藏,于是买了一本。几年间也已经又看了几遍了,近几日再次拾起,重读一番。
    全书可分为明代陈设与清代陈设两部分。明代陈设一部分,由于现今可查到的相关资料不是太多,所以篇幅相对少一些。作者自己也说,不少关于室内陈设的记载,都是附带在叙述某事之中的,纯属于只言片语、一鳞半爪。但说是只言片语,其实数量也不算少了。关键在于,作者将几乎可以找到的全部资料,都列在了书中,特别是一些明人笔记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而清代的相关资料,由于官修史书中的记载相对丰富,并且有大量的陈设档案可以凭据,故作者仅选其中一二开列书中。透过资料,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宫殿陈设、衙署陈设及第宅陈设的原貌,并从中窥见使用者所追求的某种意境。
    对于宫殿与衙署陈设,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其礼制性,但其中也不乏些许生活气息——这主要集中在宫殿内廷。对于皇家园林的陈设,虽然其政治性依旧存在,但已小很多,不少生活用品的摆设似乎使人能有一点恬淡之感。物是为人服务的,所有这些陈设的落脚点终究会停留在人。明白这一点,很多时候也就明白拥有某些陈设的主人为什么要将这件东西这么摆,或者为什么要让室内格局成为这个样子了。
    我认为全书有三大亮点:其一为作者之说明。作者并没有对所有的原始资料作评论,而仅仅是对资料中出现的一些器物名称、典故或是资料本身的来源问题进行了点评,而这对读者的帮助可以说是极大的;其二则为图版之插入,有不少的原状,仅仅靠人脑去想象,是无法完成的。这时候便需要一个三维空间的场景进入人的视线,图片在这个时候很好地说明了问题。书中图片可分两种,一种是关于宫廷原状的照片及其文物细节,另一种则是明清古籍、书画中涉及到室内陈设的影像,这当中我又更加偏好于第二种,因为那是更原汁原味儿的陈设,更加富有时代色彩的陈设。其三则为书之末章作者的自家收藏清单及照片。朱老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二十五世孙,可谓出身名门,宅中的环境自不必说。朱老将自家的收藏与陈设全部“贡献”出来,可以说是很好的为他前面所引种种资料做了佐证。一句话,一本好书不是靠史料的丰富与否来决定的,靠的是作者经营这些史料的方法和对内容的理解。
    回到现实中来,室内陈设就在我们身边处处存在。我们回到家拿出书柜里的书,看一眼挂在墙上的表,出家门前照一眼镜子,这些似乎都是习以为常的事儿。但正是面对这习以为常的事儿,不知是否有人想过我们“为什么去那么做”,那些柜子、镜子“为什么要那样摆,为什么摆在那儿”。皇宫室内陈设的如意、容镜、插屏,公侯宅第内摆放的酒盏、帐幔,它们是一些人意志的突出,也是一个时代风格的体现。而我们今天的陈设,仔细想想,其实同样如此。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