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民币的未来,先看看国际货币历史:读《时运变迁》_时运变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时运变迁 > 问人民币的未来,先看看国际货币历史:读《时运变迁》
投资干货 时运变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10 11:01:04

问人民币的未来,先看看国际货币历史:读《时运变迁》

以亲历者的视角,看半个世纪的国际货币史和世界格局变化——或许只有《时运变迁》能承载得起这样宏大的主题。

这本书由由保罗·沃尔克和行天丰雄合著而成。前者曾担任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前美联储主席、是当今全球浮动汇率体制的主设计师、奥巴马任期内重新出山制定“沃尔克规则”解决金融危机。而后者是日本大藏省(主管日本金融、财政、税收)前副相,广场协议的亲历者,被称为“日元大师”。二者都是理论大师,也是具备实操经验的政治家。这本书不是“教科书”,而是两位亲历者站在各自角度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场景回顾,记录了从布林顿森林体系到卢浮宫协议这段历史中各国的博弈与合作、危机的产生与应对等等。

站在人民币的“7关口”,对于大家近处的问题可能是“要不要换点美元”,远处的问题——对宏观世界格局的认知,小善推荐大家来读读《时运变迁》。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被需要与被放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一种时代的需要。二战后,世界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各国需要开展广泛合作。如果把当时的世界经济比作一艘大船,那么统一思想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稳定船体之锚:各国以协定汇率盯住美元,而美元以固定比例兑换黄金(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撕裂已久的世界,最强烈需要的是“稳定”的预期,这种稳定的货币体系便应需要产生。本书中,保罗·沃尔克表现出了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肯定。他认为这种多边的合作可以创造稳定的汇率环境,降低经济效率的成本:

“目前还不清楚汇率的上下波动如何影响我们真正关心的事情: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增长、价格和生产率水平。总的来说,最专业的的计量经济学家的统计数据和公式仍未能得出结论。那没让我感到太过惊讶,在一个这么多事情同时发生的世界上,很难确定某一个因素的作用。但事情的逻辑启发我,长时间之后,经济效率的成本一定是巨大的。

一个开放的经济支序中的经济活动,最终更多出自“如果国际贸易和投资遵循比较优势模式,世界就会更好”的理念,比较优势是,在考虑了国家间不同的资源、劳动力供给和技术水平以及资本的可得性等因素,各国、地区应集中在期相对有效率的生产活动上。但当国家间的相对成本和价格受到20%-50%甚至更大的汇率波动影响时,要看到企业如何有效测算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哪里是很困难的。没有对冲所有不确定或无成本的方式,唯一确定的受益者,是那些操纵交易并发明了眼花缭乱的新工具来减少风险或便于投机的人们。”

但是,正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源自于时代的需要,它的被放弃也是一种必然。这个体系让欧洲、日本等国经济在稳定环境中得到快速恢复,而这样的趋势让美国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同时,该体系的内生缺陷决定了它的适应性有限(被称为“特里芬难题”),随着各国发展势头上升,这套体系的稳态失衡,最终被放弃。

"特里芬难题:如果美国保持贸易顺差,将会出现美元稀缺,国际储备流动性不足,形成通缩压力,势必影响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反之,如果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市场将对美元失去信心,人们必将抛售美元,使美国无法维持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承诺。"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这样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正好说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功,它成为其自身成功的牺牲品。……任何一种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设计,尤其是国际机构或体系的设计,“政治可行性”永远比“技术稳定性”更加关键。”

因时代需要而生,因时运变迁而灭,变化是永恒的。

二、广场协议:美元协议贬值的是与非
8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面临高财政赤字与巨额贸易逆差的双重压力,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干预美元汇率的构想逐步酝酿,最终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五国集团(美、日、英、法、德)协议对汇率进行干预,其他国对美元进行有序升值,美元在干预下贬值,市场投资者在一致预期下快速抛售,美元一年之内贬值幅度高达25%。

日元的快速升值使得资本大量流入,日本资产价格快速提升,股市、楼市泡沫集聚,而后1989年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泡沫戳破,日本经济进入长期停滞。

问人民币的未来,先看看国际货币历史:读《时运变迁》1
广场协议后,日元快速升值 数据来源:Wind

展开全文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